第23章 推介馬掌
- 大唐:速請?zhí)颖O(jiān)國
- 雜牌大學(xué)生
- 2150字
- 2025-03-09 17:05:11
代國公府。
太子車駕緩緩?fù)O隆?
“太子至!”
李靖長子李德謇早已恭候多時,上前行禮:“臣恭迎太子殿下!”
李承乾臉上堆滿笑意,在諸多勛貴后代子孫中,李德謇算是李承乾為數(shù)不多好友。
歷史上曾記載,倒霉李德謇沒有參與李承乾的謀反,但其與太子交善被流放,找誰說理去。當(dāng)然了,這一世,李承乾怎么也得讓好友好過一些。
“德謇,孤不料是你親迎,好些時日不見,不進東宮,可是等孤宴請你。”李承乾笑道。
李德謇略囧,道:“臣早有求見之意,但太子諸事繁多,且流言紛紛,怕輕率前往,惹來不便。”
“德謇,過謹(jǐn)矣!容后孤再與你把酒言歡。”
“臣之幸!太子,阿耶在府中恭候多時!請!”
李德謇頭前引路,李承乾抬頭望著代國公府,思緒繁多。
歷史上有兩人,在大戰(zhàn)記載中筆墨略少。
一是漢帝劉秀,魔法攻擊,以少勝多,收編銅馬,掃蕩天下。
二便是李靖,一條龍服務(wù)送至敵人,帶兵出征,速戰(zhàn)速決,了卻對手,班師回朝。
其過程無比順利,甚至有些無聊,史書都懶得多花筆墨。
史書記載李靖主導(dǎo)幾次滅國之戰(zhàn),換作別人,恐怕沒個十年八載都拿不下。
李靖出兵,偷襲,追擊,敵潰敗,投降,沒了;實力稍弱一些對手,直接橫推,完全不講道理,關(guān)鍵都獲勝。
衛(wèi)青霍去病等看了都要流下羨慕淚水。
以史官優(yōu)良傳統(tǒng),沒有失敗人生,不值得費筆墨。
興許是軍事上太完美了,史書寧愿在其私德與同李世民君臣關(guān)系中多做文章,搞搞花邊新聞,也不愿多寫其戰(zhàn)功卓著以及那“平平無奇”大戰(zhàn)過程。
至于為何不寫劉秀花邊新聞?那是漢世祖光武皇帝,大膽!
……
李承乾行至正廳,一老者坐在主座,年逾花甲,仍精神抖擻,眼光如炬。
見李承乾至,瞬成和藹可親老丈之狀。
李靖頷首,行禮。
李承乾不敢托大,行叉手禮以示尊重。
李靖笑邀入座。
一番賓主相宜之后,李靖不由佩服李承乾好耐性,論家常不提及正事,還能滔滔不絕,端是健談無比。
“太子親至,所為何事,不妨告知?”李靖只能開口問道,不然恐怕直至天黑,也扯不到正事上。
李承乾環(huán)顧左右,正廳不是議事之所,起身再行禮,道:“李公,可否借書房一敘?”
李靖神情一斂,略作思索,道:“隨某來!”
兩人至?xí)俊?
李承乾從袖中掏出畫紙,攤開遞給李靖,問道:“李公,可曾見過此物?”
李靖端詳幾眼,搖頭道:“不曾!此乃何物?”
李承乾頓感莫名,莫非歷史有誤,答道:“此物俗稱馬掌,亦稱木澀。”
李靖驚訝看李承乾一眼,道:“此物便是木澀?某所見之木澀與你畫中不同。”
“李公見過?”李承乾驚了,瞬便釋然。
李靖頷首,眼神落在畫紙上,同腦海中木澀相互驗證。
“既有木澀,為何不裝至馬蹄?”李承乾問道。
“木澀難得,不好打造,且易傷馬,三四匹方有一匹功成,功成之后,木澀亦是極易脫落,得不償失,且馬蹄可用烙鐵燒硬。大唐地平,對馬匹損耗遠(yuǎn)遠(yuǎn)不及產(chǎn)馬之速,故棄之,亦無人啟奏陛下。”
李承乾微微發(fā)愣,這算不算了卻一段公案了。
史書記載,馬蹄鐵大規(guī)模使用要到元朝,但考古資料顯示,馬蹄鐵一早便出現(xiàn),甚至在高句麗太王陵(該墓下葬約公元414年)出土完整馬蹄鐵,敦煌莫高窟也記載開皇年間“馬掌圖”。
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直至元朝之前,沒人意識其存在價值,當(dāng)真匪夷所思。
現(xiàn)聽聞李靖說辭,不是沒想過,是技術(shù)不過關(guān),弄壞馬蹄了,且經(jīng)常掉落,而且馬匹還能供給得上,燒硬馬蹄也可以其保護作用,至此就沒有再去折騰了。
“李公,可否將此前所見木澀畫出?”李承乾好奇心大盛,想探個究竟。
李靖頷首,寥寥數(shù)筆,便畫于紙上。
李承乾再驚,這分明便是倒扣長釘鞋,底部裝上鞋子,倒回來穿。不能說像了,一模一樣。
這東西也起不到防滑作用,粗糙至極,難怪沒人想用,那“柱子般”釘子同蹄鐵連在一塊,不釘壞馬蹄才怪。
“此釘便是這般粗細(xì),為何不小一些?”
“易斷!”
好好好,這理由強大!
李承乾竟無言以對。
“太子,你圖中木澀倒是有所不同,某觀之,尚可,不妨一試。”李靖越看心中越明悟,眼神漸亮了。
看歪瓜裂棗和國色天香,即便都是人,感官自然不同。
“此物你從何處得來?”李靖頓感好奇,太子身居宮中,怎曉這般物件。
“有自遼東而來下臣曾上稟,道遼東之人騎馬奔跑于砂礫之上,如履平地,后發(fā)現(xiàn)馬蹄中藏有秘密,便是此木澀,孤令匠人多番修繕,卓有成效。李公久經(jīng)沙場,孤同德謇兄親如兄弟,故登門求教。”李承乾編起故事,打起感情牌。
“此話當(dāng)真,如果真如履平地,我大唐鐵騎將所向披靡。此木澀工藝可有得到?若是輕易磨損,不牢固,恐很難奏效。”李靖問道。
“此事李詹事想必不日便有眉目。”李承乾答道,若是李百藥連抄作業(yè)都不會,那就白活了。
“李重規(guī)?他如何識得這般技藝?”
李靖以為聽錯,驚異問道。李百藥就一書生,還能知曉技藝,當(dāng)真詭異。
“李公,天下能者多矣。李詹事修齊書,便有記載齊人綦毋(qí wú)懷文灌鋼之法,即當(dāng)世流行之法,其不滿足于此,夙夜鉆研,終有所得,數(shù)日前曾跟孤提及,想必定有喜訊傳來。”
再施恩于李百藥,李承乾就不信其不死心塌地。
李靖神色稍悅,道:“如此說來,此事成矣,若是奏效,此乃潑天之功。”
李承乾頷首回應(yīng)道:“此事還請李公上奏陛下,陳述要害,孤對此物并無深究。”
“此乃何意?”李靖面露難色。
李承乾并無注意,繼續(xù)道:“孤一稚兒,何以曉暢軍事?若是只言片語告知陛下,其未必重視。李公乃柱國重臣,軍中宿將,此事李公上奏,陛下必然慎重。”
“此事某應(yīng)下。”
“如此勞煩李公!”
兩人達(dá)成一致,李靖再細(xì)細(xì)琢磨起來。
“李公,孤尚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