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6章 忽必烈來了

在成吉思汗鐵木真后,大蒙古帝國又迎來了窩闊臺、貴由、蒙哥這三位大汗,為什么說預言的應驗在忽必烈身上呢?

老薩滿預言的第二個是“蒙古刀將砍掉三個太陽——……一個沉入漢人的江河……”以上三位大汗并沒有達到這一成就,他們站在鐵木真的肩膀上進一步擴大了領土,但三人的綜合能力各有弊端,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大蒙古帝國的崛起,更多的是“擴大”了領土。

窩闊臺在位期間滅亡了號稱擁有百萬大軍的金朝,但這也是在鐵木真前期的征戰(zhàn)基礎上實現(xiàn)的。同時窩闊臺本人過于沉迷酒色,最終也因飲酒過度去世,年僅56歲。本應該在奮斗的年紀,卻貪圖了享受。

當然,南下攻金、征服華北地區(qū)、任命由耶律楚材為中書令的中書省、開科取士、復興絲綢之路等等一系列的成就,使得他在蒙古歷史上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

貴由是窩闊臺的長子,能力平庸和人緣不好也使得他飽受爭議。在登基時,依賴于母親乃馬真后的支持和靠窩闊臺硬塞過來的戰(zhàn)功。但貴由在位期間,并沒有繼承和發(fā)揚窩闊臺的領導才能,反而效仿自己老爹“沉迷酒色”,導致身體出現(xiàn)問題。

蒙哥則不同,作為托雷的兒子,他的文治武功都很強,在位時就展示出了極強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才能。在他的領導下發(fā)動了對南宋的大規(guī)模進攻,但不幸的是在這場戰(zhàn)斗中被流矢擊中,最終去世,未能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夢想。

個人之所以認為他們三人并不是要驗證第二個預言的人,關鍵還在于他們三人,并沒有真正以領導者身份去帶動大蒙古帝國發(fā)展,而只是“依葫蘆畫瓢”按部就班而已。

一個真正的領導者不能單純當甩手掌柜,要參與到重要事務中,其他零星的事務,也應該盡力指導其他部下去輔助完成,即要深度參與到事務之中。

而他們三人有各自的嚴重缺陷,或沉迷酒色、或過分依賴他人、或運氣不好等,致使他們并沒有在歷史中留下更多的足跡,三人的成就與老薩滿預言中的“沉入漢人的江河”相比,還相去甚遠。

而這位預言中的人物即將登場,那就是忽必烈。

祖謚號圣德神功文武皇帝,正是赫赫有名的忽必烈。他是睿宗托雷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莊圣太后,姓怯烈氏,二人給予了給予了他生命,也將基因中的優(yōu)良因子傳了下來。

與其他出生自帶異相的地王不同,忽必烈出生于乙亥年(1215)八月二十八日,這天風平浪靜,什么異相都沒,唯一值得紀念的事兒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率大軍攻取了金中都。

但就是這樣一位成就和地位全靠自己,最終靠努力和表現(xiàn)成為了大元朝的開國皇帝。

元太祖十年,即1215年,成吉思汗正率領大軍攻取金中都,擯斥著一貫的做法:“搶錢、搶糧、搶人”,見獵心喜的鐵木真命令汪古兒等人將金都府庫的財物盡數(shù)取出,并規(guī)定“每留一份為成吉思皇帝獻,余則敷俵有差”。

金中都的財物之豐富,是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帝國以來最豐盛的一次,而“俵分”這一盛事,也被后世傳為了佳話。忽必烈恰好在這個充滿喜悅和慶祝的時刻出生。

相傳,成吉思汗坐在高大的金色帳篷中,目光如炬,凝視著剛出生的孫兒忽必烈。這個小家伙在他寬厚的臂彎中顯得那么脆弱、那么較小,卻一聲聲響亮的啼哭,卻在表達著無盡的生機。

他端詳著這個新生命的面容,臉上露出了一絲深思的神情:“我們的孩子都是火紅色的,像草原上的旭日,充滿了活力和熱情。”成吉思汗緩緩開口,聲音里充滿了對部落血脈的自豪,“但這個孩兒卻生得黑黝黝的,膚色與眾不同,顯然像他的舅父們。”

帶著一絲疑惑的話語中更多的是飽含著的期待,看著這個與眾不同的孫兒,他想起了自己剛出生時老薩滿的預言,“你或許將帶來別樣的命運吧”成吉思汗深思著。

“去告訴唆魯禾帖尼別吉,讓她把這個孩子交給一個好乳母去喂養(yǎng)。”成吉思汗吩咐道

侍衛(wèi)領命而去,成吉思汗的目光再次回到忽必烈身上,雖然膚色不同,但同樣流淌著自己部落的血脈,聽哭聲就有著成為偉大領袖的潛質。

就這樣,帶有部分克烈、突厥血統(tǒng)的忽必烈被交給拖雷的次妻撒魯黑撫養(yǎng)。出身乃蠻部的她溫柔而堅韌,是個極好的乳母人選。

因為對托雷的“溺愛”,順帶著也喜歡他的家人們,成吉思汗看著她,眼中滿是信任。

“把這個孩子交給你撫養(yǎng),希望你能用你的愛和耐心,將他養(yǎng)育成一個勇敢、智慧、有擔當?shù)哪凶訚h。”成吉思汗對撒魯黑說道。

撒魯黑恭敬地接過忽必烈,她的眼中閃爍著母愛的光輝。畢竟她是穆哥的生母,在此后的日子里她待忽必烈如自己的親生兒子,盡心盡力,不僅僅在生活上照顧他,更重要的是將自己的高情商傳遞給了忽必烈,使得他在成長后也能夠始終與人為善、尊重別人。

自此,忽必烈開始了在撒魯黑家的“寄養(yǎng)”生活。

不知不覺,到了滿月的時候,欣喜的成吉思汗在宮殿里大擺宴席,邀請眾多賓客以期分享這份喜悅。

在宴會上,成吉思汗給這個孩子正式起名“忽必烈”(蒙古語中有承前啟后的繼承者之意),這種變相的身份認同,使得眾人對幼小的忽必烈都高看了一眼,畢竟這可是成吉思汗的寄托和對他未來繼承并發(fā)揚光大蒙古帝國基業(yè)的殷切期望。

賜名中所蘊含的“厚禮”,不光是他個人對這個與眾不同孩子的喜愛,也是為整個蒙古帝國的未來定了基調,更是在冥冥之中回應預言。

不得不承認,你可以質疑他的人品,但一定不要懷疑他的眼光。忽必烈在精心培育下,不僅騎馬、射箭等各項技能都非常精湛,而且小小年紀就孝順有禮,懂得尊敬別人。

但千萬不要以為他只是草原上的勇士,天生對周圍世界充滿了好奇,對知識有著超乎常人的渴望。最難能可貴的是,從小就接觸到成吉思汗身邊的儒學大師耶律楚材,他對漢文化極其更感興趣。之后認識了劉秉忠、姚樞、張文謙、竇默等人,更是被稱為“儒教大宗師”。

當黃金部落聚會時,別的人都在吃吃喝喝,長輩們圍坐起來,講述著成吉思汗的征戰(zhàn)故事、治國方略等,別的孩子只當故事聽,只有忽必烈時真正聽在耳中,記在心里,每每在眼光中閃爍著憧憬、思索和欲望。

而在成吉思汗召見各族商人、迎接覲見的使者時,忽必烈從他們口中聽聞了遠方的繁榮昌盛、先進的農(nóng)業(yè)技術、深邃的歷史故事、深厚的儒家文化、完備的政治制度等,這些都像吸鐵石一樣,緊緊地吸引住了他,這也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了博采眾長的種子,進而為開展雄才偉略的帝王人生奠定了基礎。

有禮貌、聰明,受到成吉思汗喜愛,長輩們稱贊,這樣一個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孩子,對下屬又安撫有嘉,深得人心,怎么能不愛。

1224年春,西征歸來的成吉思汗,抵達阿拉馬克委時,這個位于現(xiàn)今額爾濟斯河畔的地方時,眾多親屬早已等候在此,迎接這位偉大的征服者。

一眼萬年,成吉思汗的目光就鎖定在了兩個年輕人——忽必烈和旭烈兀的身上。這二人剛從原乃蠻部邊境的愛蠻·豁亦之地初獵歸來,臉上洋溢著少年特有的興奮與自豪,致使他們在人群尤為突出。

看到忽必烈手中提著的兔子,而旭烈兀(后來稱為了伊利汗國的建立者)帶著山羊時,成吉思汗大笑起來。

按照蒙古人的傳統(tǒng)習俗,孩子第一次出獵歸來后,長輩會為他們舉行拭指儀式。這是一個蘊含著祝福與期許的儀式,也就是從獵取到獵物的這一刻起,說明孩子長大了,能夠“養(yǎng)活”自己了,類似成人禮一樣。

成吉思汗走上前去,親手為這對嫡孫舉行了這個儀式。他用所殺獵物的肉或油脂,輕輕地拭過他們的手指,一邊拭,一邊口中念念有詞,為他們祈福,希望他們能夠健康成長,將來能夠繼承他的事業(yè),繼續(xù)蒙古的輝煌。

屬于忽必烈和旭烈兀的未來也正在來的路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屏县| 宁城县| 墨竹工卡县| 乡城县| 蒙城县| 东兰县| 五台县| 凌海市| 巢湖市| 贡觉县| 新乡县| 太保市| 大方县| 临潭县| 咸丰县| 无棣县| 陵水| 攀枝花市| 乌什县| 会同县| 万荣县| 镇雄县| 南川市| 芷江| 安乡县| 曲沃县| 准格尔旗| 高青县| 通州市| 濉溪县| 乌什县| 嫩江县| 永顺县| 旬邑县| 石城县| 砀山县| 团风县| 中江县| 神池县| 崇义县|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