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營管理上,80/20法則所提倡的指導思想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將80/20作為確定比值,本身就說明企業在管理工作中不應該事無巨細,而要抓住管理中的重點,包括關鍵的人、關鍵的環節、關鍵的崗位、關鍵的項目等等。
那些胸懷大志的企業家,就應該把企業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到20%的重點經營項目上來,采取傾斜性措施,確保重點突破,進而以重點帶全面,取得企業整體經營的進步。
這一企業管理法則之所以得到國際企業界的普遍認可,就在于它向企業家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真理,要想創建優良的管理模式,為企業帶來效益,就要使自己的經營管理突出重點,就必須弄清楚企業中20%的經營骨干力量、20%的重點產品、20%的重點客戶、20%的重點信息以及20%的重點項目到底是哪些,然后將自己經營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到這20%上來,采取有效的措施。
80/20管理法則的精髓就在于使那些重點經營要務得到突出管理,并有效帶動企業的全面發展。
80/20法則也適用于人力資本管理。
實踐表明,一個組織的生產效率和未來發展,往往取決于少數(比如20%)關鍵性的人才,這些人可以幫企業獲取大部分的利潤。
我們傳統的觀念是,多數人才為企業的發展作出了主要貢獻。實際上,這些人看起來也很忙碌,但并沒有為公司創造什么價值。為企業或公司作出主要貢獻的其實是小部分人,是這20%的人創造了大部分利潤。
按照80/20法則進行人力資源開發,首先就是要找到這20%的關鍵人物。為了找出他們,企業需要做一次全面的80/20分析,其中包括:
產品或產品群分析;
顧客和顧客群分析;
部門及員工分析;
地區或分銷渠道分析;
財務及員工收入分析;
與企業員工相關的資料分析;
……
通過種種分析,我們會發現哪些人是重要的,而哪些人是微乎其微的。
運用80/20法則管理人力資本,有可能使人力資本的使用效率提升1倍。如果管理者無權或無力構建新制度,那么在現行制度下局部使用了80/20法則,也會有助于組織目標的實現。
發現“關鍵少數”成員,實際上就是要發現對公司貢獻最大的人。人力資本不像管理成本和營銷成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這就需要管理者有“伯樂”般的眼睛,找出那些真正能為公司出謀獻策的人。
對組織中的“關鍵少數”成員和由“關鍵少數”成員構成的團隊,要實行動態管理,即實行優勝劣汰制度,勇于啟用優秀人才,淘汰不合格員工,建立具有魄力的管理制度。這是維持組織活力,保持組織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