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兄長之刃
- 光武中興劉秀傳
- 作家iasKeb
- 1453字
- 2025-02-21 11:53:13
白水河畔的酒肆在暮色中飄著酒糟味,劉縯的青銅酒樽砸在榆木桌案上時,驚飛了檐下一窩乳燕。這位舂陵二十八宿之一的豪杰正攥著半截竹簡,上書新朝“限田令“的朱砂字跡在燭火下如同毒蛇吐信。“王莽這賊要我們種田不得吃飯!“他踉蹌起身,鎧甲上沾著的谷糠隨著動作簌簌掉落,“明日便帶人去砸了南陽府的度量衡!“
柜臺后的老掌柜縮了縮脖子。他認得這位昔日的游俠兒如今成了綠林軍首領(lǐng),但更怵的是他腰間那柄淬毒的環(huán)首刀——去年秋收時,這柄刀剛剮了七個催糧的官差。酒肆角落里,幾個年輕嘍啰正摩拳擦掌,他們腰間鼓鼓囊囊的布袋里,塞滿了從官倉偷來的粟米。
“且慢!“
劉秀的皂靴踏碎滿地竹簡,驚得劉縯手中酒樽脫手。青年從懷中掏出卷泛黃的《九章算術(shù)》,指節(jié)在“方田“篇的算例上重重一叩:“兄長可知南陽郡今年畝產(chǎn)實為三石,新朝官牒卻要按四石征糧?“他的目光掃過劉縯身后幾個捧著空糧袋的饑民,那些人脖頸上的黥印在燭火下宛如毒蝎。
劉縯的虎口青筋暴起。他記得三更天守著舂陵祖宅那晚,油燈下攤開的同樣是這份糧冊。當(dāng)時老仆劉福渾身是血爬進來,懷里還護著半卷染血的《河圖》——那是他們劉氏最后的念想。
“文叔這是要學(xué)那些迂腐儒生?“他突然拔出匕首,刃尖挑起酒肆屏風(fēng)上掛著的漢代銅鏡,“看看這上面刻的什么!'四海升平'!可如今...“刀鋒劃過鏡面,迸濺的火星照亮墻上新貼的告示:王莽詔令,私藏《河圖》《洛書》者,族誅!
劉秀的瞳孔驟然收縮。他認得那柄匕首——三年前兄長在祖宅大火中,正是用這柄匕首劈開了藏《河圖》的暗格。此刻刀刃上的血漬,仿佛還殘留著當(dāng)年那場大火的焦味。
“阿兄每殺一人,我需救十人善后。“他突然抓住劉縯執(zhí)刀的手,鮮血順著指縫滴在《九章算術(shù)》的算籌上,“你殺的這個稅吏,他女兒昨日剛歿在瘟疫里。“
酒肆外突然傳來馬蹄聲。劉縯的親信陳必達踹開木門,懷里護著個踉蹌的胖子:“大將軍急令!新朝派來的繡衣使者已到宛城,要徹查私鑄兵器...“話音未落,劉縯的刀已架在陳必達頸間:“來得正好!拿這狗奴的腦袋給王莽捎個信!“
劉秀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他看見兄長眼中跳動著與五年前不同的火焰——那不是守護家族的執(zhí)著,而是被仇恨豢養(yǎng)的瘋狂。當(dāng)陳必達的頭顱滾落酒肆門檻時,劉縯的狂笑驚醒了趴在柜臺打盹的老掌柜。老人顫抖著摸出懷表,表面玻璃裂紋蛛網(wǎng)般蔓延——這是他見證過的第三次舂陵劉氏滅門之禍。
深夜的露水浸透了劉秀的麻布短打。他在白水河岸徘徊至天明,看著兄長在晨霧中焚燒稅吏的文書。火光躍動間,那些“大泉五十“的銅錢在灰燼中閃爍,恍惚間竟與太學(xué)藏書閣里被焚毀的《赤伏符》殘頁如出一轍。
“文叔!“劉縯突然出現(xiàn)在身后,鎧甲上沾著陳必達的血,“你果然沒跟著那些儒生去修水利!“他的聲音混著酒氣,“明日跟我殺去宛城,把王莽那老賊的祭天臺拆了當(dāng)柴燒!“
劉秀轉(zhuǎn)身時,河面倒影中映出他從未示人的另一面。他摘下腰間浸透血污的玉璜,那是陰麗華昨夜在桐柏山溶洞里塞給他的信物。當(dāng)?shù)谝豢|陽光刺破云層時,青年突然笑了——他想起在蘭臺焚毀《赤伏符》時,強華鏡片上跳動的火光,與此刻兄長眼中的狂妄何其相似。
“阿兄可聽過'螳螂捕蟬'的故事?“他擦拭著玉璜上的血跡,“等王莽的追兵趕到宛城,咱們正好在城門口擺個慶功宴。“
晨霧散盡時,南陽官道上已張貼起新的榜文。劉縯的畫像旁寫著“南陽大將軍“,而劉秀的名字卻出現(xiàn)在綠林軍糧草賬簿的末尾——負責(zé)押送“賑災(zāi)物資“的監(jiān)軍,赫然蓋著陰氏宗族的火漆印。護城河對岸的茶樓里,說書人敲著醒木開始講述新的傳奇:“要說綠林軍里最年輕的謀士,當(dāng)屬那個帶著《九章算術(shù)》殺出血路的劉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