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得人恩果千年記!
- 四合院:從交道口街道辦開始!
- 小腕骨來嘍
- 2082字
- 2025-03-09 20:21:28
易中海見狀立刻急了,慌忙解釋道:“那啥,安子,你甭誤會,易叔我沒毛病,我跟你易嬸兒生不出孩子也不賴我。
只是男人年過四十,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當然,你易叔還是很強的。我并沒有這些煩惱。
我買這個只是防范于未然,真的,不騙你。”
張平安深深看他一眼:“易叔,您別說了,我都懂。”
剛跟易中海揮手告別,就看到劉海中等在后院月亮門那里。
“嘿,怎么我去保城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他就納了悶兒了。
“傻柱今天一回來,就跟整個院子宣傳過了。”劉海中搓著手,大肥臉上的神情有些不好意思,“小張干部,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你能幫我帶點兒高碑店的豆腐絲嗎?
我們車間主任沒別的愛好,就喜歡吃。
廠里現在不是在競選小組長嗎?我尋思著,給他送點兒禮。”
張平安上下打量了一番劉海中:“我說劉大爺,給領導送禮您送豆腐絲?這不合適吧?”
“怎么就不合適了?”劉海中背著手,說話的時候還是很有范兒的。
雖然他目前還沒有當上干部,但一直在偷偷觀察那些干部們走路的姿態和平時的小習慣,然后學習之。
“領導家里也不差這點兒豆腐絲啊。您得來點兒硬貨。”
劉海中搖頭:“那不成,還不知道事情會是個怎么結果呢,就下那么大本不合適。”
張平安覺得自己要提點一下對方了,于是便道:“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做,而是做了,才能看到希望。”
“咦??”劉海中眼神一震,似乎被觸動到了靈魂。
張平安還以為對方被自己啟發,正想再說點兒什么,卻聽到劉海中突然拿出一個小本本:“這句話有深度,一看就是高小以上文化才能說出來的……”
說完,低頭就是個抄。
得,說了半天,說了個寂寞。張平安也不跟他扯淡了,接下這個單子,扭頭就回了家。
一進門,就看到六個小家伙齊齊坐在飯桌前,臉上帶著藏不住的喜悅。
“你們幾個,怎么這么高興?吃了喜婆婆的尿了?”張平安張嘴就問。
莊曉山嫌棄地看向他舅舅:“舅舅,您現在大小也是個干部了,說話辦事兒代表的都是國家的臉面。
您能不能別這么低俗?”
“嘿,你個小子還管起來你親舅舅了?知不知道什么叫娘親舅大!簡直是倒反天罡。”張平安二話不說就一個爆栗上去。
讓你裝叉!!
小家伙摸著頭,呲牙咧嘴:“我媽媽給你包餃子,還是大肉丸餡兒的,你還打我。”
“包餃子?”張平安微微一怔,“這也不逢年過節的啊,包什么餃子?”
怨不得他心有疑問,實在是他們家這條件,往年也就除夕,中秋,端午能吃上餃子。
而且除了除夕,其他時候吃的餃子都是韭菜油條餡兒的。
“這不是您要出差嗎?我媽說了,上車的餃子下車的面。”莊曉山解釋。
“我去廚房看看,你們幾個趕緊寫作業,到飯點兒誰寫不完,就不讓吃飯。”
張平安走到廚房里,就看到他姐和姐夫一個搟皮兒,一個包餃子,配合默契。
看到弟弟出現,張萍萍讓他剝一頭蒜。
趁著弟弟扒蒜的功夫,她捏著餃子事無巨細的叮囑。
什么到火車站拎好包,那地方賊多。
什么上火車之后別坐在窗戶邊兒,有些不厚道的專門往火車上扔磚頭,砸到頭就不好了。
還有什么火車上不要睡的太死,上廁所的時候,要把包兒一起帶著。
張平安聽的有點無語:“姐,我是十八歲,不是八歲。”
“你就算是八十八歲,在你姐心里也是個小孩子。”張萍萍瞪他一眼,“再說了,你這頭一次坐火車,我不提點一下,到時候你露怯了怎么辦?
你這孩子什么都不懂,聽你姐的準沒錯兒。”
張平安默默地跟她對視:“難道你就坐過火車嗎?”
張萍萍:“……”
莊大志在一旁呲著大牙拱火:“你姐雖然沒坐過火車,但不妨礙她覺得自己啥都懂。
你信不信,今兒你就是去坐飛機,坐坦克,你姐照樣能給你掰扯出個一二三四。”
話音未落,張萍萍的巴掌就到了:“就你話多。”
莊大志一把抓住她的手,含情脈脈:“媳婦兒,我夸你呢。我就稀罕你這什么時候都不露怯的勁兒。”
張平安只覺得一陣惡寒,雞皮疙瘩都出來了。
一家九口人吃餃子是個大工程,張萍萍包的餃子放滿了兩個高粱桿做的蓋簾,足足有二百來個。
小胖鴨子似的餃子下了鍋,點上三次水,等它們飄起來也就熟了。
張萍萍煮餃子的功夫,張平安拿出蒜臼子開始砸蒜,莊大志在一旁則是收拾案板。
一邊干活,一邊跟張平安閑聊,詢問他工作上的事情。
末了,感嘆道:“我是真沒想到安子你能進街道辦。
姐夫知道那邊競爭不小,但你既然進去了,就好好干。
哪怕最后沒能留下呢,有在那里的工作經歷,以后去別的地方也要容易些。”
張平安點頭:“姐夫放心,我省得。”
“一會兒讓你姐給你拿十塊錢,等你回來的時候,給王姨帶點特產。”莊大志又道。
這次張平安能留下,王主任是出了力的。
張平安搖頭:“這就不必了吧?”
“你這孩子懂什么?人王姨都幫你了,你不得表示表示?”張萍萍急了,扭頭看向弟弟。
張平安則是告訴她和莊大志,答謝別人對自己的幫助,也是有技巧的。
“王姨自己是街道辦主任,林叔在部隊工作,是營長,他們家不缺這十塊八塊的東西。
王姨幫助我,是看在咱們去世多年的媽的份兒上。
咱們提著她不需要,甚至看不上的東西過去,倒顯得生分了。”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
“當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說要讓家里舉債送貴重東西給王姨。
王姨知道咱們家的情況,送太重的禮,她也不會收。”
張萍萍有點沒聽明白:“那就白受了王姨的恩情了?得人恩果千年記,這不合適吧?”
莊大志看向小舅子:“那以你的意思,咱們應該怎么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