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我爺說——這陳振東是個人物!
- 1982:從歸國華僑開始
- 紅櫻煨雪
- 2122字
- 2025-03-16 18:20:26
跟著陳振東這一批來的大學生,在縣城里暫時安排不開。
陳振東索性帶著這一大幫人,坐著拖拉機、小轎車,一塊兒回到馬坡屯里。
小轎車里。
陳有志趴在車窗邊,看著隨著轎車行駛,外界閃過的風景畫面。
一時之間,陳有志口中的嘖嘖聲不斷響起。
“老叔兒,你說買車就買車啊?我那些同學哥們剛剛看見的時候,簡直下巴都快要驚掉了。”
“我還聽我一個哥們說,說是這輛車是豪華車型,只有大老板才會開這車。老叔,真是這樣嗎?”
陳振東擺了擺手:
“開個農機廠,就成大老板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輛車而已,有啥好嘚瑟的。”
陳有志琢磨著這話,總覺得有點兒不對味。
什么叫做“一輛車而已”?
老叔說這話的時候,在陳有志看來,渾身上下,似乎都散發著一種迷人的金錢光彩。
不愧是他陳有志的老叔兒!
陳有志咧著嘴角,傻乎乎地笑出聲來。
嗨呀。
自打老叔回來后,他總覺得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連帶著自己也越來越有人樣了。
……
馬坡屯。
當小轎車再次駛入屯子里的時候。
再一次掀起了軒然大波。
只是相比于第一次到來的轟動和不可思議,這會兒的馬坡屯眾人,都還算是能夠接受。
東子都是大老板啦。
又換了一輛車,那咋啦?
雖然口頭上,大家都似乎都是很能理解。
但現實中,一幫叔嬸還是很誠實地圍在小汽車旁,興高采烈地談論起來。
馬坡屯窮慣了。
正是因為窮慣了,再加上村干部當得好,所以大家有勁兒都往一處使,反倒是比起隔壁的劉家屯來說,要顯得和睦融洽許多。
如今陳振東回到家鄉,在短短的時間內,給每家每戶帶來諸多變化,大家伙心中都明白,這一切都是托了陳振東的福氣。
只有陳振東越來越好,陳振東越來越有錢,他下面的農機廠愈加欣欣向榮,那么作為同鄉的馬坡屯,才能夠跟著分口湯。
說句難聽的,跟在陳振東屁股后面干活,就算只是喝湯,也比自己一個人在地里面蠻干要來得強。
至于誰吃肉,誰喝湯這事,大家其實心里都清楚。
陳振東那個農機廠子,地皮、機器、技術什么的,都是陳振東掏出來。
他們只是干活,能分口湯喝,那已經算是陳振東做人厚道了。
不然瞅瞅隔壁的劉家屯,劉麻子自己倒騰糧食,錢票嘩啦啦地流入左右手。
可是屯子里的其它人呢?
別說是幫襯著劉麻子賺點錢了,就連吃一口他家的窩窩頭,那都沒有過!
更別說后邊的拖拉機里,還坐著許多知識分子模樣的大學生。
陳振東知道這幫大學生,這次下鄉來暫時住一段時間,在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會不適應。
他這會兒就對著這幫大學生狂吹起來:
“老支書,鄉親們,這些可是哈工大出來的機械系大學生,那都是跟咱們村的任曉棉一樣,是實打實的高材生!”
“這次是聽說學校里有支農實踐,所以毅然而然跟著我陳振東下鄉,幫助鄉親們搞建設。扎根在祖國的第一線,做到學成知識,為人民服務。”
“鄉親們,咱們這批大學生,那是相當有理想,相當有信念。我提議啊,為了感謝他們的到來,感謝他們相信我們振興僑誼農機廠,先鼓掌十秒鐘,歡迎哈工大出來的大學生!”
啥玩意?
這幫人,都是跟任曉棉一樣考上哈工大的?
要知道,一個任曉棉出現在馬坡屯里,已經跟草窩里的金鳳凰似的,簡直能夠亮瞎人的眼睛。
可是現在,一排排的金鳳凰就坐在拖拉機兜里,裹著小棉襖和小花被,一個個凍得眼淚鼻涕直流,兩頰酡紅。
陳振東說,這些都是大學生!?
在場寂靜了片刻。
隨后,雷鳴般的掌聲響起。
一幫淌著鼻涕的娃兒,也不知道大人究竟在激動啥,只是看著大家伙都喜氣洋洋,一副很高興的樣子。
孩子其實有的時候是最敏感,最能夠感知大人心情的存在。
眼見大人高興了,于是一幫娃兒也呱唧呱唧地鼓起掌來。
哈工大的大學生,原本對于坐了一路的拖拉機,震得屁股蛋子生疼,只覺得那兩瓣肉都發硬了。
本來心中都升起了些微的后悔之情。
但是在這個時候,聽到陳振東這個華僑對他們大肆吹捧,又看到馬坡屯的父老鄉親雙手拍動,對于他們的到來,顯得極其熱情和歡迎。
這一刻,眾人的心田宛若流入了一絲暖流。
或許……下鄉支農實踐,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
這不,陳振東開始放大招了。
他招呼人從后車廂搬東西。
一扇扇的豬肉,一條條的羊排,好幾捆應時鮮嫩的菜苗,像是東三省春天的應時蔬菜,其實也不多,陳振東基本上這次采購,都算是包圓了,把一整個兒的空間都塞得滿滿當當。
黃心白菜、紅蘿卜、土豆。
這是種植的蔬菜。
而像是一些早市上挖出來的野菜,比如婆婆丁,刺嫩芽,也被一塊兒囤回來。
至于這么多菜究竟是為了干啥……
顯然很簡單。
就一個字——吃。
陳振東心里清楚,大學生初次支農實踐,來到馬坡屯這地兒,肯定會有落差,再加上遠離熟悉的環境,多多少少都會心情低落,甚至影響后續工作的勁頭和效率。
既然這樣,索性大家伙聚在一塊兒,痛痛快快吃一頓接風宴,也算是在上磨之前,給大家伙兒鼓鼓勁。
眼看著屯子里的叔嬸一個個都忙活起來,切肉、剁骨、熬湯,還有熱心鄰居拿出自家做的大粉條、大苕皮,伴著鮮嫩的蔬菜,做了一大盤七彩大拉皮,五顏六色的,看上去煞是動人。
一時之間,等到天色黑下來,熱熱鬧鬧坐在一塊兒的大學生們,看著周圍樸實的鄉親們,一個勁兒地勸他們吃白面饃饃。
一群大學生都感觸頗深。
這就是農民同志啊。
這是扎根在第一線,出現在屯子里,才能看見的最地道的農民同志。
這一刻,他們看著這幫面龐黝黑,骨節粗大的鄉親們,腦海中,陡然冒出一句話來:
如果天道酬勤,合該是這群農民同志發財致富!
相比之下,帶領鄉親賺錢的陳振東……是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