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土地置換
- 1982:從歸國華僑開始
- 紅櫻煨雪
- 2016字
- 2025-02-23 11:18:24
老支書是個大男人,輕易不落淚。
但是看到這封信后以后,愣是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他生怕就這么一眨眼,眼淚就要從眼眶里掉出來。
老支書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看到陳振東在旁邊,就頗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
“東子啊,讓你看笑話了。小棉這丫頭,你也知道,腦袋瓜聰明。要不然屯子里那么多娃兒讀書,怎么就她一個人考上大學了呢?”
侄子陳有志站在一邊,表情有些奇怪。
他總覺得,支書這話把他也給罵進去了。
不過老支書這會兒看著遼闊的黑土地,又開始吧嗒吧嗒地抽起旱煙斗來:
“小棉這閨女,身上有股勁兒。也不知道這樣的好閨女,最后會便宜了誰?”
陳有志在旁邊探頭探腦,一聽到這八卦,頓時就笑嘻嘻地開口:
“叔兒,你們不是說,小棉姐以前還有個娃娃親嗎?”
老支書一煙斗砸在陳有志的腦殼上,沒好氣道:
“那都是陳年谷子爛芝麻的事兒了,別說你小棉姐知不知道那娃娃親對象是誰,就算找到了,又能怎么樣?”
封建包辦娃娃親這一套,早就淘汰了。
老支書看來,與其成日琢磨著這種不著調(diào)的事情,倒不如回過神來,想辦法多賺點錢。
養(yǎng)娃、吃喝、穿衣,這些生活瑣事,細細碎碎的日常,哪一樣不要錢和票?
陳有志捂著腦袋,頓時就委屈巴巴地不說話了。
老支書欣賞著在田埂上轟鳴的拖拉機,繼續(xù)開始吧嗒抽著煙斗。
他現(xiàn)在的心情,美得很!
只是看著看著,陳有志突然又鬼鬼祟祟地湊過來:
“支書,小叔……我這里有個事兒……”
老支書看到這小子的模樣,眉心就忍不住開始跳動,總覺得他沒辦什么好事:
“你不會又在外邊瞎吹什么牛了吧?”
有志這小子,吹牛不打草稿,滿嘴跑火車。
眼看著陳振東轉(zhuǎn)過腦袋來,陳有志不知道為什么,面皮有點發(fā)燙,臉色噌得一下子就紅了,似乎帶了幾分委屈:
“支書!我陳有志是那種人嗎?”
老支書“嘿”了一聲:
“難道不是?”
陳有志梗著脖子:
“是我一個老同學,他們屯子也想借用咱們屯子的拖拉機來犁地……”
老支書瞬間就吹胡子瞪眼:
“我就知道,你小子又在外邊瞎咧咧了……振東好不容易整來的拖拉機,咱都沒咋用,怎么能給人家霍霍?”
話還沒說完,陳有志就已經(jīng)抱住了自己的腦袋,連忙開口:
“支書!人家給錢!給錢!不是白借的!”
嗯?
不是白借的?
老支書想要揍人的手一頓,接著就在半空中轉(zhuǎn)了一個彎,單手握拳,放于唇邊,微微咳嗽了一聲:
“那什么……有志啊,你把這事兒,再給我說一遍。”
馬坡屯上上下下,在陳振東沒來之前,窮的都快要當褲子了。
就算眼下有陳振東,但總不可能一屯子人,都跟吸血鬼一樣,扒拉東子一輩子吧?
老支書自認沒啥見識,眼下這情況……能賺一點,是一點。
真要說全指望東子……不說別的,他們自己心里就過意不去。
陳有志一見勢頭有變,登時上前一步,抖起來了:
“支書,可不是我瞎說……”
……
泰和縣。
至少在1982年,這里的國營飯店,每到飯點,依舊是人滿為患。
窗口處的服務員,灶上的大師傅,一個個的,守著鐵飯碗,都是一副神氣十足的樣子。
國營飯店的崗位,在眼下的節(jié)骨眼上,算是頂好的飯碗了。
在旁人看來,這里油水多,只要是進了這地兒,但凡每天拿點“剩下”的湯湯水水回來,一家人都餓不著。
在這個年代,有什么東西會比吃食還要金貴嗎?
孫瑞明走進縣里的國營飯店,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兒的環(huán)境,比不得哈市的國際飯店。
也不知道陳振東在這個地方,究竟能不能習慣。
抱著這樣的念頭,孫瑞明點了好幾個硬菜。
像是紅燒大鯉魚、鍋包肉、紅燒大肘子,那更是不可或缺。
也就是孫瑞明一身干部打扮,這會子窗口的服務員才沒有罵出口,而是仔細打量了他一眼,確認了一句:
“同志,可別點多啊。”
兩個人吃的話,確實有些多了,孫瑞明也不是個喜歡浪費的人。
他微微一笑:
“同志,吃不完我打包帶走。”
服務員見狀,撇撇嘴,不再說話了。
人家有那錢造作!
也正是這個功夫,陳振東來到國營飯店外。
他這一進來,雖然穿的比之前低調(diào),好歹不是什么西裝襯衫什么的,但是比起這個年代的主流打扮,始終帶著幾分新潮。
用服務員的話來說,她此刻一看到陳振東,就驚得“呀”了一聲:
“哪來的南洋客?”
準確來說,陳振東并不是南洋那邊的。
不過這會兒也沒人在乎這些。
孫瑞明特高興地沖陳振東打了個招呼,兩人就找了個清凈的地方,開始聊起來。
旁邊人一瞅上面的菜色,瞬間忍不住吞咽了一下口水。
這中山裝的男人,出手倒是闊綽!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如果招待的人是陳振東這個“南洋人”,這樣的菜色……似乎還猶顯得有些不夠隆重。
孫瑞明也是這么想的。
不過好在,今天辦事第一,吃飯第二。
“陳同志……”
“孫主任還是叫我東子吧,咱都回國了,不講究端著那一套了。”
孫瑞明嘴角上揚:
“東子,那要是按照這個理兒,你別叫我孫主任了。”
陳振東就很有江湖氣地拱了拱手:
“瑞明哥,幸會,幸會。”
孫瑞明逗樂了。
到底還是年輕人有活力,這么快就接受了國內(nèi)的東西。
而且從說話的口吻和語氣來看,陳振東也比那些年紀大的華僑,要好接觸很多。
至少就孫瑞明來看,他目前對于陳振東的觀感……還蠻不錯。
孫瑞明這次來,就是為了滿鐵時期地契的事兒。
他也沒有多說彎彎繞繞的東西,而是直接開門見山地開口了:
“東子,這份文件,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