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改革
- 重生1977之南下北上
- 江月秋水
- 2003字
- 2025-04-19 08:00:00
“一個孩子,咱們每個月要給公社食堂補交3塊錢,縣教育局出兩塊,那么我們一個月就自己出1塊,一百三十七個孩子,加上今天來的二十三個,就是一百六十個,那么一個月就是要補一百六十塊錢!對嗎?”
李松林點了點頭,不知道陳志飛到底要干什么。
“咱們學校除了你我,一共還有六名老師,戴春玲和周向東,一個月是三十五塊,兩個人加起來就是七十塊。剩下四名老師,每人一個月是二十塊錢,也就是八十塊,加上門衛老張的十塊,加起來正好一百六十塊!”
李松林瞇起眼睛:“你數學倒是好,但那又怎么樣?”
“一百六加一百六就是三百二十塊,再加上其他的消耗,滿打滿算,一個月花費超過三百五十塊錢!那如果說,我們能招到一百七十五學生,光吃教育局,每個孩子兩塊錢的補貼,我們這三百五十塊錢是不是就出來了!”
李松林一愣,雖然他一開始沒有跟上陳志飛的思路,但是說到這里,他也有些明白陳志飛的意思了。
“事兒是這么個事兒,可是不交伙食費,咱們這么多老師和孩子,去哪里吃飯呢?”
“自己做!”
“自己做?”
“沒錯!咱們中心小學這么大的地方荒廢著干嘛,留一塊兒能給孩子們活動的地方就行了,其余的蔬菜什么的,我們自己種。都是要去工作,為什么不讓咱的孩子們留一部分在咱們這兒幫著自己種地?”
這一次,李松林已經跟上了陳志飛的思路:“你的意思是說,我們不交伙食費,全靠自給自足?”
“當然了,種菜可以,糧食和豬肉,還是得從公社那邊兌換。不過我們可以給孩子們分班,年紀大一點兒的,就按照和趙書記說的那樣,去生產隊掙工分,分紅我們可以不要,直接換成糧食和豬肉。”
“年紀小的孩子,課余時間就跟著咱們幾個老師,在校園里種菜!吃什么種什么,種什么吃什么,就當課余活動了。”
“可是不去公社食堂,我們誰給這幾百號人做飯呢?難道還要再雇幾個廚子?”
陳志飛腦子一轉:“我媳婦兒,吳秀蘭同志一直都在公社食堂幫廚,做飯自然是沒問題,可能還需要點兒人手打下手。我想咱們都不收孩子們的學費了,每月少給點兒,肯定會有學生家長愿意來幫廚的。”
李松林點了點頭:“這倒是個辦法,但做飯在哪里做?我們廚房食堂什么都沒有。”
“食堂就不需要了,反正都是打飯,中午的時候就直接在教室吃,至于做飯的廚房的確是個問題,只能校長您想想辦法,就當前期投入了。”
“等等,你容我好好想想。”李松林眉頭緊鎖,看著陳志飛寫的那幾行算數。
“食堂……食堂的話,可以用值班宿舍改一改,畢竟睡覺都是晚上睡,白天可以生火做飯,但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問題。”
“您說。”
“以前我們一個學生一個月五塊,那一百七十五個學生就上八百七十五塊錢。除去老師的工資和食堂伙食費,還有五百五。再除去雜物費,怎么說也有五百塊的收入。可按你這么說,學生多了,咱們學校不僅沒有多賺錢,還很可能虧錢啊!”
“問題是校長,您不免費,哪里能來一百七十五個學生,按照咱們現在一百三十個學生算,一個月也就二百多的收入,這還沒除去咱們倆的工資。”
“二百多不是錢嗎?你這又要搞廚房,又要種菜的,事情多不說,沒有收入,我們怎么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
陳志飛一扶額,神情激動的說道:“李哥!咱們不能這么想,現在收錢,我們死乞白賴就能招上來一百多個學生,你想想咱們和平鄉這么多村子,這么多大隊,幾千個孩子是有的吧。
咱就不說多了,如果不收任何費用,每個年級一百個孩子,加起來五百個孩子不多吧!你想想,五百個孩子,我們一個月的補貼就是一千塊,出去亂七八糟的,一個月能有多少收入,是不是比五百塊多的多得多!”
可李松林并沒有被陳志飛的說辭沖昏頭腦:“你這么算這筆賬是沒錯,但是真要有五百個學生,咱們白石村的學生不說了,離著近晚上可以回家。但是其他兩個大隊的孩子們呢,多數都是要住校的對吧。你想想,幾百號學生,住哪里?總不能也跟著睡教室吧!”
“教室?這倒還真是思路,晚上把課桌拼在一起,你就成了大通鋪,幾十個孩子,還是睡得下的。”
“你真是瘋了……”
很顯然,李松林并不想再和陳志飛爭論下去。
其實以李松林的立場來看,陳志飛的說法和做法簡直就和瘋了無異。沒有哪一家民辦小學會是這樣的運作方式,就連縣里面的純公立學校也沒有敢這么做的。
“不瘋魔不成活啊李校長,時代在變,國家的風向在變,我們也需要改變啊!”
“可你這種改變簡直就是在胡鬧!”
“我這不是改變,是改革!歷史上哪一場重大改革的初期不是遭人詬病不被理解,可只有真正從人民群眾中來,才能最終回歸到人民群眾中去!我相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這樣的做法,一定會得到咱們公社所有社員的支持!”
李松林就這樣默默地看著陳志飛,可腦子里一定是刮起了腥風血雨,電閃雷鳴。
“志飛啊!我知道你一心是想為了山里的孩子們,可你說的這些,都是對未來的憧憬,能否實現,怎么實現,他都是有著很大的隱患。這樣,咱不能一口吃個胖子,步子也不能一步扯得太大,我給你個折中的辦法,你看怎么樣?”
見李松林松口,陳志飛也就沒有再繼續堅持,其實他也知道要想把免費的小學做成規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