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論道紫霄宮
- 洪荒:從金須鰲魚茍成混元大羅
- 霧妖三零
- 2254字
- 2025-02-28 11:56:50
吳云和玄龜收斂心神,回到周山上,現已將問題解決,相視一笑。
緊接著,二人再也忍不住,便放聲大笑起來,即便是億萬載的修為,如此巨量的立教功德落下,他們也難以把持得住。
如此多的功德,不可遇,不可求。
“賢弟!借用你的話來說,我們發了!”
吳云終是眉開眼笑:“這次獲得的功德,遠甚我們從前度化血海亡魂三萬載,加上這些年那山中供奉的香火無數倍啊!”
玄龜樂得遨游天空,翻滾不停:“如此,此行下了周山往東大陸去,不知又能獲得多少機緣,實在讓我期待!”
吳云聞言暗暗盤算起來,這么巨量的功德,能夠大幅提升他的福緣和氣運。
如此說來,東大陸武夷山的落寶金錢及一些先天靈根,便可去尋一尋了,三島十洲上的機緣,若有機會也可走一遭。
身負如此多的功德,沒準走到路上都能掉下來件先天靈寶砸腦袋,實在好處多多。
玄龜樂道:“這次獲得立教功德,還真是意外之喜,玄松子此人愚直,卻總是為我倆辦好事,賞他兩門大神通我都覺得虧待于他。”
吳云笑道:“將來若有機會,自要送他幾件機緣,不過現在,我們還是上山去尋我那樁吧。”
“好。”
于是二人坐上蓮臺,往周山上端去了。
……
……
玉京山,紫霄宮。
鴻鈞圣人端坐云床,帷幔叢叢,無風自動。
只聽得他的聲音,見不得他的真容。
“咦?”
正這時。
鴻鈞忽然頓了一下,發出一聲極輕極淡的疑惑。
眾洪荒來客本沉浸玄妙道法中無法自拔,此刻也都紛紛醒轉過來,面露迷茫之色。
圣人何故停下?
鴻鈞心頭暗道:洪荒中又有大功德者誕生了,但也有天道庇佑算不到,難道是與從前那位大功德者是同一人?
念頭一閃而過,其實并未占據鴻鈞心頭多少地方,甚至連多想也不愿,左右不過是又有生靈得了機緣而已,頗為普通。
他只是懊惱自己即便成為圣人,也難以掌控洪荒的所有,處處受到天道限制,但這一絲懊惱立刻消散,無法動搖他純粹堅韌的道心。
三次講道,身合天道,志在必行。
但這講道終究是停了下來,滿宮來客面面相覷,難以理解圣人也會有這般姿態。
便聽鴻鈞妙音又啟:“吾講道幾多歲月,不曾考較過你們,今時便要查問一二。”
聞及此言,三千紅塵客正襟危坐起來,圣人當面,一個個都要裝作泰然自若,然心頭難免緊張,立刻回憶從前圣人的句句箴言。
便聽鴻鈞問道:“準提、紅云,五百洪荒年前,你們同時分神一瞬,為何緣故?”
準提起身,躬身道:“圣人在上,我聽圣人道法玄而又玄,妙而又妙,不由沉浸其中,故而失神。”
紅云則是如實道:“圣人在上,我感到有機緣離我而去,故而失神。”
鴻鈞聲音毫無波動,仿若沒有情緒:“準提,你心不靜,言不實……吾且問你,‘生靈’二字何解?”
準提看了眼旁邊的接引,便心里暗暗叫苦,面色卻如沐春風,輕松自在,仿若成竹在胸。
“圣人在上,我于生靈二字有一解。”
“講。”
“生靈者,陰陽交感,乾坤化育,千般姿態,萬種形象,然此乃表象也,實則生靈無色無相,無情無緒,乃一點靈光蒙昧,借軀殼行于洪荒也。”
聞言,眾三千客頻頻點頭,似有所感。
鴻鈞不看準提,反看向接引:“接引,你很不錯。”
接引忙起身行禮:“圣人當面,接引無禮了,非是我之見解,而是圣人妙道啟迪。”
原來是他傳音準提回這問題,可又怎么能瞞得過圣人?
三千客看著準提,眼中不約而過閃過一絲不屑,對于接引倒是多有敬意起來。
準提自是無所謂,他們師兄弟二人向來一榮俱榮,只要回了圣人問題便好。
待二道人坐下,鴻鈞又問:“女媧,你于這二字有和見解?”
女媧起身,裙裾生輝,行禮道:“圣人在上,生靈者,造化也。”
“哦?何解?”
女媧抬掌,掌心有水凝魚,遨游半空。
“萬物本愚,造化孕靈,正如魚不知水,然無水不存,靈不知道,然無道不立。”
“洪荒生靈,皆因一點靈光得天道造化,方成‘生靈’,然洪荒浩瀚,尚有萬靈蒙昧,待造化點撥,正是我等聽道之緣由。”
聞及此言,眾紅塵客紛紛認同,三兩交談,便是前排的三清,也是若有所悟。
鴻鈞頷首:“善。”
他復又看向玉清道人:“玉清,你對此二字作何解?”
玉清起身拱手道:“圣人當面,我觀生靈二字,解出“不公”二字。”
“嗯?”鴻鈞問道:“且講講,何為不公?”
玉清便環顧三千紅塵客,隨后朗聲笑道:“凡洪荒生靈,出身有高有低,高者高至父神元神所化,生而為大羅金仙,低者低至濕生卵化,卑劣低賤,匆匆數個洪荒年消散一空,故而……不公。”
鴻鈞便問:“如此,你當如何?”
玉清直言道:“雖為不公,然天道如此,我便如此。”
“依天道既定規則,萬物生來尊卑有序,便按資質教化,順應天道,即是不公,是為大公。”
正這時。
一旁的上清起身道:“二哥此言,倒是啟發了我。”
玉清笑道:“三弟有何見解?”
上清便道:“愚弟認為,既有不公,便要消除不公,擇其良者而教之,擇其庸者而改之,如此,萬物生靈皆可得道也。”
玉清拱手言道:“三弟倒是頗有一番見解,二哥只不過突然想到,此般想法尚需細細打磨。”
上清也行禮道:“二哥所言也不無道理,愚弟受教了。”
鴻鈞心有喜意:“你們皆有大智慧,今后多多溝通,交流道法,多有裨益。”
“是!”二道人齊齊行禮。
鴻鈞復又看向太清,見他端坐不言,便問:“太清,你兩位兄弟交換意見,你為何不言?”
太清起身撫須道:“不言即不為,不為即自然,自然即生靈。”
“生靈之道,不教不改不造化,無為而治,是為大治。”
鴻鈞更喜,雖三千大道盡數掌握,卻恍惚幾多歲月不曾聽到這般妙言了,心情大好。
他的語氣中難得多了幾分喜氣,朗聲道:“爾等皆是可造之材,吾當盡心竭力講道,助你們明悟道法,造福洪荒。”
問過這幾位道人,鴻鈞便是不問了。
這倒是讓太一、帝俊,羲和、常曦,鯤鵬、冥河,帝江、后土,伏羲等,都松了口氣,卻也遺憾不能闡述自己之理解。
三千客齊齊謝恩。
圣人妙音復又響起,繼續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