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 女皇息怒,我懿德太子納頭而來
- 洗澡的兔子
- 2013字
- 2025-04-10 17:00:00
而現在,經由把李仙蕙提前指給武延秀,李重潤就算是把兩樁歷史上很差的姻緣全都給打破了。
日后,事件的發展軌跡一定會發生重要的變化。
而對于女皇武媚娘那里,這樣的安排也算是可以過關的,這是最重要的。
畢竟,現在掌權的還是武媚娘,短時間內是無法改變這樣的現實的,而孩子們的年紀也是一天大過一天。
如果不能先下手為強,說不定就讓他們逮著空子,真的結成婚姻,再想分開他們,可就難咯!
然而,這樣的安排,難免會讓李仙蕙為難。
這位難得的溫柔嫻靜的李顯之女,李重潤的親妹妹,卻要嫁給武延秀這樣的爛咔。
未免是委屈了。
然而,武延秀這樣的定時炸彈,也確實不能讓他飛到別處去,脫離李重潤的視線。
那樣的話,危險性只會更大……
“太子,你們回東宮的時候,也帶上阿妙。”
“啊……”
“啊?”
萬事都是是是是,好好好的太子李顯,也禁不住頓住了。
“陛下,這不太好吧!”
眼看儀式就要散場,女皇陛下親自來到了東宮的陣營當中,而此時,武三思已經識趣的帶著武延秀和武崇訓先行一步。
為表善意,武媚娘也是做足了姿態,笑道:“這有什么不好?”
“婚事已經定下來了,阿妙以往在后宮走動的還是少些,朕的意思是,他們幾個人的婚事,宜快不宜慢。”
“最好呢,就是盡快定下來。日子也不會太多了,成親之前,讓阿妙及早的熟悉東宮事宜。”
“日后,相處起來也方便。”
這一次,武媚娘還真是替孫媳深入考慮了一下呢!東宮的女眷還是有些不同。
別家的大王,娶親之后,往往就要在城里獨自開府,不能在長期生活在內宮中。
可是,太子以及太子的直系親屬就不同了。
他們是一直都要和太子生活在東宮的,不需要拆散,作為太子的嫡長子,李重潤自然是要遵守這一條規矩。
以往呢,咱皇嗣是光棍一根,也沒什么需要在意的,自然是老老實實的住在東宮。
雖然流放多年,但畢竟還是在皇家的氛圍里成長的,歸來半年之后,就已經迅速的適應了宮廷生活。
倒是裴阿妙,初看起來都沒什么不妥,可到底還是跟著父親走南闖北許多年的女子了。
性子多少有些野,想要長期的生活在宮廷里,要熟悉和學習的事情,很多。
“陛下放心,阿妙就交給我了,待到婚禮舉辦之時,必定讓她體體面面的,不出一點差錯。”
韋香兒這邊都已經和裴阿妙接上頭了,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大好的機會。
武媚娘看向阿妙:“阿妙,你的父親,朕也會著意提拔,不過,他的官職,朕還要仔細想想。”
“不會虧待你的。”
“陛下不必多慮,阿耶一向不為俗事所困,又是個閑云野鶴的性子,阿耶常說,承蒙陛下的厚待,他才能夠在國子監有一方清凈之地,只要有道學相伴,卷冊管夠,他別無所求。”
“加官進爵的事,就先放了吧。”
“你這個女娃,還真是有意思……”
“這樣看來,和潤兒成親,真的完全是你自己心思,你的阿耶,一點也不知情咯?”
武媚娘饒有興致的打量著這個美麗的,大膽的少女,果然啊,還是宮外生活過的野草,生命力更加蓬勃旺盛。
“這不是你能做主的事,你做了王妃,照例父親就要擢升。但你的意思,朕也明白了,官位都是虛職,裴粹還可以干他喜歡干的事,朕不會阻攔。”
“臣女謝陛下恩典!”
這小丫頭,一旦進入角色,反應的還挺快的,李重潤也算是長了見識。
而此時,女皇陛下的眼神也轉到了李重潤這邊。
“潤兒,你呢?”
“我?”李重潤頓了一下,隨即就頓悟了。
“孫兒謝陛下恩典!”
“孫兒多謝陛下賜婚,有如此美眷在側,孫兒和阿妙必定會盡心盡力侍奉陛下的!”
不就是表演嗎?
誰不會啊!
洗洗腳,洗洗腦,誰都是影帝!
李重潤這邊演上了吧,裴阿妙卻又尷尬了,她自己臨時起意,當然明白李重潤是不服氣的。
可不服氣歸不服氣,疑惑歸疑惑,卻還能繼續打配合,這就……不能不讓人誤會了。
邵王殿下才無所謂,反正沒把張氏兄弟和武三思送走以前,他也還不能死。
既是如此,該演戲的部分,咱也不會耽誤。不止不會耽誤,甚至還會表演的非常精湛。
明堂一日,所有的戲份都演完,天都已經蒙蒙黑了,女皇陛下發話,李重潤終于可以帶著裴阿妙逃離現場。
然而,很多疑問都還沒有解開,還有很多話,都沒有說明白,皆是因為,場合不對。
李顯在。
韋香兒也在。
還有那噘著嘴,一臉憤恨的李裹兒,在這些人的嚴密盯防之下,李重潤如何開口?
來的時候,明明是兩架車,待遇可好了。
可這回去,居然要那么多的人,擠在同一架車上,李重潤不滿之余,忽然一個人影掠過眼前。
上官婉兒……
對了!
唯一的不同,就在于這個女人。
有上官婉兒陪同,李重潤就可以獨坐一車,可現在,內舍人她跟隨女皇陛下一起返回仙居殿了。
嘖嘖……
怎可這樣半途而廢呢?
不過,機會也不是沒有的,機會都是自己創造的,李重潤深諳此道。
作為父母,李顯和韋香兒十分開明,他們對年輕男女的交往,從來都是舉雙手雙腳贊同。
絕不會阻攔。
很快,李重潤就借著帶裴阿妙游覽東宮理由,溜出了殿門。
天也黑了。
這古代的照明條件也不行,雖然也算是有光亮,但是,還是四處黑漆漆的。
能看個什么景?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但凡是親身經歷過古代夜間的照明條件的人,都會對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那燈火,很多時候還沒有月光明亮嘞。
當然要人往亮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