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返紫陽師徒論道
- 黃天化:開局拒絕上封神榜
- 龍語春秋
- 4222字
- 2025-07-20 16:34:27
且說黃天化于荒山澗底,仗玉虛玄功,運莫邪神鋒,祭攢心奇釘,誅百毒妖道,斬獓狠兇獸,滌蕩妖氛,超拔冤魂。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但見他袍袖輕拂,似欲滌盡塵寰濁氣。
仰觀天象,日已西沉,云霞流金。
“蟠桃盛會期近,不可再耽!”
心念動處,周身騰起金紅烈焰,正是那火行大遁之術!
“疾!”
火光一閃,人已化金虹一道,破空而去,瞬息無蹤。
荒山澗底,唯余焦土劫灰,清風徐來,天地復歸清朗。
青峰山,紫陽洞。
仙家福地,紫氣氤氳。
洞府門前,古松虬勁,仙芝吐瑞。
兩個道童,正在松下嬉戲。
一個身著云紋素袍,眉目清秀,乃白云童子。
另一童,著月白銀絲勁裝,膚若凝脂,眸含星月,頂挽雙髻,周身隱隱流轉(zhuǎn)太陰清輝。此乃太陰玉蟾得道化形,名喚玉靈兒。
二童手持松枝,比劃劍招,嘻嘻哈哈。
忽見天際金紅流焰如電,瞬息落于洞前山坪。
光華斂處,現(xiàn)出黃天化身形。
頭戴束發(fā)金冠,身著水合道服,面如冠玉,目似朗星,頂門清氣氤氳,隱現(xiàn)三花聚頂之兆。
“呀!是天化師兄!”白云童子眼利,歡叫上前。
玉靈兒亦蹦跳而來,聲若清泉:“師兄!師兄!可算歸來!周身暖意融融,似蘊日精!”
黃天化見二童,面露欣然,稽首道:“白云師弟,玉靈師弟,別來無恙?數(shù)月不見,道氣充盈,更勝往昔!”
白云童子繞行一周,嘖嘖稱奇:“師兄功行大進!頂上清氣盤旋,莫非火劫已渡?”
玉靈兒用力頷首,瓊鼻微嗅:“然也!暖意如陽,恰似小日輪!”
黃天化哈哈一笑,輕拍玉靈兒發(fā)髻:“僥幸功成,三花初聚,火氣稍旺耳。走,隨吾拜謁師尊!”
“謹遵師兄法旨!”二童雀躍,引黃天化步入洞天。
洞府之內(nèi),清氣充盈,明珠映輝。
穿廊過廡,來至丹房靜室之外。
白云童子方欲通稟,黃天化已朗聲笑道:“師尊!弟子黃天化回山復命!恭請金安!”
聲透歡愉。
室內(nèi)傳來清虛道德真君溫潤帶笑之音:“頑徒歸來,聲震屋瓦,進來罷。”
黃天化推扉而入。
但見清虛真君端坐青玉蒲團,八卦仙衣,鶴氅星冠,三縷長髯,道骨天成,雙目開闔間似有星河生滅。
黃天化趨步上前,恭行道家稽首大禮:“弟子黃天化,拜見恩師!托師尊洪福,弟子此番下山,火劫已渡,道基初固,特來復命!”
清虛真君慧目如電,掃過弟子周身,見其神完氣足,火氣內(nèi)蘊,三花隱現(xiàn),眸中欣慰之色愈濃,捋須笑道:
“善哉!吾徒功行精進,可喜可賀。濯垢泉底引動太陽真火熬煉法體,滋味如何?未成焦炭否?”
語帶玄機,暗含調(diào)侃。
黃天化撓首,嘿嘿一笑:“師尊說笑!全賴恩師所賜金丹護持元神,弟子方得保全。那滋味……熾烈難當,然劫波渡盡,通體陽和,妙不可言!”
形容頗為生動。
清虛真君莞爾:“滑舌!根基尚可,心性未失,未辱我紫陽門庭。”
“皆師尊教導有方!”黃天化笑嘻嘻近前兩步,自錦囊中取出一卷暗沉冰涼、邪氣隱透的獸皮古卷,“師尊請看,弟子外出途中誅滅二妖道,偶得此物。”
正是《玄陰三十六法》。
清虛真君神念微掃,眉頭輕蹙:“嗯?邪氣盤踞,盡是些抽魂煉魄、血祭生魂的左道惡法。”
“正是!”黃天化面現(xiàn)嫌惡,“弟子略觀數(shù)行,便覺穢氣沖心!然則……”話鋒一轉(zhuǎn),目露狡黠,
“師尊道妙通玄,學究天人,可否……嗯,以此卷為‘引玉之磚’,推演一二,化腐朽為神奇?
譬如其中‘凝陰成煞’、‘驅(qū)役鬼物’之思路,若摒棄血祭邪術,純以自身真炁或符箓引動天地陰濁之氣,約束無主游魂……師尊以為如何?”
清虛真君斜睨他一眼:“哦?頑徒,算計到為師頭上了?欲使為師為你‘改良左道’?”
黃天化忙擺手,狀甚“委屈”:“弟子豈敢!豈敢!唯覺……唯覺棄之可惜。師尊試想,弟子家中老父、叔伯兄弟皆凡俗之軀,倘遇山精野魅侵擾,豈不驚惶?弟子又不能常侍左右。
若傳其幾手門檻低微、不傷天和、可預警驅(qū)邪之‘小術’,使其心安,待弟子或洞中援手趕至,豈非兩全?
且此等微末小術,威力有限,絕不涉玉虛真?zhèn)鳎瑤熥鹨詾槿环瘢俊?
言之鑿鑿,一臉期盼。
清虛真君觀其“邀功”之態(tài),又好氣又好笑,虛點其額:“狡童!道理頗多!”
言雖如此,真君仍袍袖輕拂,那獸皮古卷飛入掌中。
指尖清光流轉(zhuǎn),拂過卷面,其上陰邪怨戾之氣如雪消融,唯余法理脈絡。
“罷了,念汝孝悌之心,且所言……亦非全無道理。”
真君將凈化之卷置于膝上,“‘凝陰成煞’、‘驅(qū)役鬼物’……若去其血祭,純以真炁符箓引動天地游離陰濁,約束無主游魂,輔以玉虛金光護體、清心辟邪之咒……或可衍出‘役鬼小術’、‘陰煞護身符’、‘破邪金光咒’之類。
威力僅可御尋常精怪陰魂,斗法不足為憑。施法清正,不沾因果。如此,可稱心否?”
黃天化聞言大喜,眉飛色舞,深施一禮:
“稱心!極稱心!師尊道妙通玄,點石成金!弟子代家中親眷,叩謝師尊大恩!”語透親昵。
“休得聒噪。”清虛真君笑斥,眸中無慍,“待為師閑暇推演完備再傳汝。
切記,此等小術,僅傳至親,且需嚴誡,不可恃之妄為,欺凌弱小,否則為師定不輕饒!”
“弟子謹遵法諭!必嚴加約束!”黃天化拍胸脯保證。
家傳小術既得允諾,黃天化心緒甚佳。
復自錦囊取出一物,獻于真君座前:“師尊再觀此寶!乃妖道壓箱底之物!”
正是慘白骨哨——白骨吹!
“此物名‘白骨吹’,邪戾非常!”
黃天化道,“弟子以玄微神瞳觀之,竟是上古魔神蚩尤胸骨所煉!
吹之可攝生靈魂魄!然妖道以‘萬魂蝕骨’邪法祭煉,更嵌獨門惡咒,旁人得之亦難吹響,強為之必遭兇煞反噬。”
清虛真君接過骨哨,指尖清光籠罩,隔絕兇戾。
凝神探查,眸中精光一閃:“果是蚩尤遺骨!雖只微末,不滅戰(zhàn)意與兇煞之氣精純無匹。
妖道手段歹毒,激其兇性,煉成此專攻神魂之魔器。”
然后對黃天化道:“此等邪器,留之無益,毀之可惜。蚩尤遺骨,乃天地間罕有煉材。”
黃天化目露精光,接口道:“師尊!故弟子思忖,懇請師尊出手?
滌蕩其邪怨穢氣,再以玉虛秘傳煉器法門,重鑄寶禁?
或可煉成一件專克邪魔、震懾神魂之護身正寶?豈不勝過邪器百倍?”
清虛真君把玩骨哨,感其本源,微微頷首:
“善。此骨本源精純,滌盡邪穢,以其為基,重鑄寶禁,或可成護道正器,威能當勝往昔。此事可為。”
話鋒一轉(zhuǎn),似笑非笑道:“然汝下山一遭,惹禍之能亦不小。
誅血袍、黃眉尚可,竟牽出蚩尤遺骨?
為師觀此寶祭煉路數(shù),陰毒詭譎,頗有骷髏山白骨洞馬元一脈之風?”
黃天化嘿然一笑,渾不在意:“師尊法眼如炬!弟子歸途遇一老妖,號百毒,豢養(yǎng)獓狠兇獸,生啖人心,弟子觀之不忿,遂順手誅之。
后有二小輩,自稱百毒徒弟,名黃眉、血袍,欲行報仇,然道術微末,亦為弟子所滅。
百毒身懷白骨洞令牌,黃眉等尊馬元為師祖。因果既結(jié),便由他去!弟子乃替天行道!”
言如拂塵掃蠅。
清虛真君聞言,淡然一笑,語帶傲然:“骷髏山馬元?
哼,此獠兇戾,門下多行不義。汝所誅者,咎由自取,殺之乃順天應人,何錯之有?至于因果……”
真君語氣轉(zhuǎn)冷:“我玉虛宮門下,行事但求無愧于心。
彼若不服,盡管來尋為師!
諒其亦無膽為幾個不成器、自取滅亡之孽徒,與我玉虛宮撕破面皮!此事毋庸掛懷。”
“得師尊此言,弟子更可放手施為矣!”黃天化笑嘻嘻應道。
既得師尊承諾,黃天化心神俱暢。
忽憶正事,忙道:“啟稟師尊,弟子于濯垢泉底,除渡劫外,尚得二物,請師尊法眼一觀,或可煉器?”
言罷,先取天一歸墟珠,寶光瑩然。
神念微動,珠內(nèi)水華蕩漾,緩緩浮出一百零八朵金焰跳躍、至陽至剛之物——太陽真火本源!
復取出一拳大小、通體赤金、沉重如山、光芒內(nèi)蘊之金塊——太陽金精!
“謹呈師尊法鑒。”
黃天化將二物奉上,面含期待,“此太陽真火本源,暫存于珠。
太陽金精,堅沉異常。弟子愚鈍,不知其用。懇請師尊,以此二物為主材,為弟子祭煉一件趁手法器?或攻或守,總勝閑置。”
清虛真君觀那精純無匹之太陽真火本源與上乘太陽金精,眸中掠過訝色,旋即含笑:
“善哉!此‘微末’之物,實乃罕世奇珍!太陽真火本源,太陽金精,皆可遇難求之煉器至寶!濯垢泉機緣,汝已盡得。”
略作沉吟,道:“以此二物為主材,輔以他寶,或可煉成一件至陽至剛、破邪焚魔之護身攻伐利器。
嗯……此事亦需費些周章,待為師細細推演。”
“妙極!謝師尊厚恩!”黃天化喜形于色,“師尊且自思量,弟子靜候佳音!”
諸事已畢,黃天化欲辭。
“師尊,弟子告……”
語未竟,忽一拍額:“哎呀!險些忘卻大事!”
清虛真君挑眉:“尚有何事?”
黃天化面現(xiàn)赧然,又帶幾分得色:“啟稟師尊……弟子下山時,偶遇斗牛宮龍吉公主。”
“龍吉公主?”清虛真君微訝。
“正是!”黃天化道,“公主殿下溫雅和善,知弟子乃玉虛門下,遂……遂邀弟子赴天庭蟠桃盛會!”
言畢,偷覷師尊神色。
清虛真君聞言,先是一怔,旋即撫掌大笑:“哈哈哈!善!大善!好個‘偶遇’!吾徒下山一遭,非但功行精進,竟得瑤池蟠桃之邀?
此等際遇,較為師當年尤勝!”
眸含深意,上下打量黃天化:“看來吾徒福緣深厚,人緣亦佳!竟得天庭公主青眼?”
黃天化面頰微熱,赧然道:“師尊休要取笑!公主殿下乃看玉虛宮與師尊金面。弟子不過沾光!沾光!”
“呵呵,能沾此光,亦是造化。”
清虛真君笑道,“蟠桃盛會,乃天庭盛典,群仙畢至。
汝得此緣法,自是天大福分,為師豈有阻撓之理?去便是!正好開眼界,觀天宮氣象,結(jié)仙道良緣。”
“弟子遵命!”黃天化心下一松,復露躊躇,
“師尊……那……那赴蟠桃會,弟子是否……需備些獻儀?若空手而往,恐……恐墮我紫陽洞威儀?”
清虛真君聞言,捋須沉吟,頷首道:“嗯……此言在理。蟠桃盛會,非同凡響。與會者皆三界翹楚。
吾徒初臨此會,備一份合宜賀儀,亦是禮數(shù),免教人小覷玉虛門庭。”
視黃天化道:“然獻儀貴乎心意,不必奢華貴重,反落俗套。汝且思之,何物既能表心,又不失體面?”
黃天化眼珠微轉(zhuǎn),目光落于太陽金精之上,嘿然一笑:“師尊,您看……此塊太陽金精如何?
此物雖非絕頂,然至陽純粹,暗合光明正大之意,且乃弟子親從濯垢泉底‘采’得,亦算心意?
再勞師尊法駕,稍加祭煉,使其形制雅觀?”
清虛真君觀其“物盡其用”之態(tài),忍俊笑罵:“好個憊懶徒兒!欲驅(qū)為師為匠作?
方允煉寶,轉(zhuǎn)瞬便思以主材充賀禮?”
黃天化忙賠笑:“弟子豈敢!此金精師尊盡用!
弟子之意,待師尊煉寶功成,所余邊角……咳,所遺微末金精,再煩師尊費神,祭煉成一小物為賀?
譬如……煉一金桃?或鐫一‘壽’字金符?既應景,又不負師尊煉寶辛勞!”
清虛真君氣極反笑,虛點其額:“汝啊!算盤聲震為師耳矣!
罷罷罷,念在汝為紫陽洞‘儉省’份上,此事為師一并應承!定予汝煉一體面又‘惜材’之賀儀!”
“師尊圣明!弟子拜謝!”黃天化眉開眼笑,深施一禮,心中大石落地。
蟠桃賀儀既得,煉寶亦有所托,此行圓滿!
“去休去休,莫再聒噪,擾為師清修!”清虛真君揮袖逐客,眼中笑意未減。
“弟子告退!師尊靜安!”
黃天化笑嘻嘻再施一禮,步履輕快,退出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