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云中子指點
- 黃天化:開局拒絕上封神榜
- 龍語春秋
- 2199字
- 2025-07-08 13:48:42
賈夫人含淚取來錦囊,內盛當年天化胎發結就的五彩纓絡:“此去山高水遠...”
“母親且寬心。”
黃天化口吐金丹懸于纓絡之上,“待此丹由青轉赤,便是你我再見之日。”
那丹丸忽化作白鶴虛影,繞著賈夫人連鳴九聲。
旁邊黃天祿拽住兄長袍角:“阿兄莫走!前日教的火遁術還未...”
黃天化聞言反手拍其靈臺,一道紫氣直貫泥丸宮:“此乃一篇演武法門,算不得仙法,勤修可強健體魄。”
又對黃天爵額間虛畫符咒,“此是避劫金紋,可防備些不成氣候的小妖,慎之!慎之!”
忽聞云外傳來鶴唳,黃天化足下自生七朵靈芝。
賈夫人欲撲上前,卻被黃飛虎鐵臂攔住。
但見仙童周身紫氣翻涌,對雙親再行三拜:“孩兒去了!”
語畢化作清風遁去,唯有旁邊柱上,忽生九節靈芝,滿園異香經宿不散。
且說黃天化離了武成王府,轉過朱雀大街,見東南角矗著座三層木樓,酒旗書“醉仙居“三字篆文。
那四尺余仙童方踏檻而入,忽聞二樓傳來歌訣:
“朝游北海暮蒼梧,袖里青蛇膽氣粗...”
聲如金玉相擊,震得梁上積年蛛網簌簌而落。
抬頭望時,只見云中子憑欄而立,真真是好摸樣:
頭戴青紗一字巾,腦后飄搖水火絳;
額前三光分日月,兩眉入鬢壓云霄。
身穿八卦描金氅,腰懸松紋斬妖鞘;
足下登云虎頭履,手執拂塵三千條。
那道人拂塵輕掃,梯前忽現虹橋。
黃天化見了拾級而上,但見臨窗方桌上,白玉壺自轉生風,傾出的琥珀酒自壺中飛出,被道人飲用。
“弟子參見師伯!”
黃天化正欲行大禮,卻被一道清氣托住雙臂。
“賢侄來得正好。”
云中子拂塵輕掃,杯中酒液忽化青煙顯影,現出西海怒濤拍岸之景,
“可是為求仙杏而來?”
煙影里分明映著株三丈杏樹,枝頭兩顆金果吞吐月華。
黃天化暗驚師伯未卜先知,躬身道:
“弟子欲煉【杏子假尸術】,需仙杏為引......”
話音未落,云中子忽拍案大笑,震得樓板間塵埃化作六丁六甲神將虛影,持戟列陣。
聞黃天化之言,云中子復嘆道:
“我終南后山原有仙杏十二株,原有三十六枚仙果,如今卻僅余兩枚金果,我另有用處,卻不能與師侄。”
說著袖中又飛出一枚焦黑杏核,雷紋密布,“三日前煉誅邪劍時,已耗去第三十四枚。”
黃天化見那杏核落地生根,霎時長成三尺焦木,枝頭虛影中現出兩顆金杏,異香引得樓外麻雀化鸞而飛。
黃天化眉心朱砂痣紅光驟亮,三昧真火自涌泉穴升騰:
“懇請師伯指點他處仙杏蹤跡!”
說話間,火光照得滿樓通明,驚起后院拴著的青驄馬嘶鳴不斷。
云中子聞言,立時蘸酒畫圖于案,只見西海波濤間現出孤島輪廓:
“此島名滄溟,尚存上古仙人赤松子舊圃。
昔年赤松子在此種杏十株,想來此處有師侄所需之物,然此事卻也有一難處,三百年前此島被一九首巨黿占據.......想來要費一番周折。”
說著,云中子繼續以酒代墨,在檀木案上繪出怒海孤島。
只見,酒液所過之處,駭浪間竟顯出一株參天杏樹,樹冠卻被黑云籠罩,隱約見得九首巨黿盤踞,每個黿首都銜著半截龍骨。
云中子屈指彈劍,松木鞘中迸發赤芒:
“此乃九首黿龍老巢,這老龍煉就玄冥重水神通。上月貧道路過時,見其吞吐丹氣已結冰煞,師侄一人恐難有......”
話音方落,酒繪黿龍忽活,中央首級竟噴出玄冰,將半幅杏樹圖影凍作冰雕。
黃天化聞言,眉心朱砂驟亮,頂門現出三朵虛焰,想起自己日后的劫難,泠然道:
“縱有萬難,弟子也愿往一試!”
云中子見了,卻搖頭笑道:“汝雖有三昧火種,終究修道日短,難破萬丈玄冰。
此事還需一個好幫手啊!”
說著,將拂塵往東南方指去,“可記玉泉山金霞洞?那位三眼師侄的八九玄功,非比尋常,有他相助,定然功成。”
仙童聞言恍悟,當即拜謝:“師伯指點的是,楊戩師兄確有破煞手段!
若是大師兄肯幫忙,仙杏定然手到擒來。”
云中子大笑起身,腰間松木劍忽化白虎虛影繞梁三匝,震得滿樓風鈴齊鳴。
待光影散盡,唯留案上酒漬顯四行偈語:
“火里種金蓮,海中捉月眠。玄功破萬法,雙鋒可逆天。”
黃天化袖了偈語,摸出三枚青蚨錢壓住桌角,付了云中子的酒錢。
臨窗捏個巽地風訣,四尺身形化作青虹貫日,直奔玉泉山方向奔去。
檐角驚起的金翅鳥長唳三聲,羽翼拍散云中子殘影,露出滄溟圖上新添的火蓮紋路。
且說黃天化駕著【白鶴紫芝遁】,不久便至玉泉山。
但見云海間玉泉山十二峰如青玉簪破空。
方行至第三峰腰處,忽聞得松濤里夾著稚子清音:
“那前方的仙童,且收了足下遁光!莫驚了池中墨龍!”
黃天化聞言,轉頭望去,只見一小童:
雙髻各系五金繩,額點朱砂透玲瓏;
身穿藕絲步云履,腰纏蛟絳映日紅。
手持白玉凈瓶的童子立在三丈外,瓶中斜插著七節翠竹。
那竹葉簌簌作響,竟化出三十六道劍氣屏障,將仙童足底三昧真火盡數阻隔。
黃天化忙掐避火訣,細觀這童子,見其面如中秋滿月,目似曉星含光;
肩頭蹲著玄豹紋,背后懸著太極囊。
“師兄可是玉鼎師伯座下?”黃天化稽首道,“貧道黃天化,特來拜謁楊戩師兄。”
童子將竹枝輕搖,劍氣忽化游魚歸潭:
“我乃金霞童子,老爺命我在此等你。楊師兄平日里不常在此處,你若尋他可去灌江口......”
說著拂袖顯露出圓光術,顯出萬里外江畔廟宇景象,續言到:“近些年灌江口常有水患,好似有蛟龍作亂,師兄說是要效仿大禹鎮水之法,庇護一方百姓。”
黃天化見那圓光術中楊戩法相莊嚴,額間天目正映著江底蛟宮,道:“還望金霞師兄指點路徑!”
話音未落,金霞童子懷中忽然躍出只墨龍,叼著塊龜甲擲于地面。
童子足尖輕點龜甲,霎時江川地理如活物舒展,“順岷江而下九千里,見石犀鎮水處,自有草頭神接引。”
忽聞峰頂傳來鐘鳴,金霞童子聽了忙將翠竹插入山巖:“老爺煉丹時辰至了,恕不遠送,師弟自去吧!”
但見竹節落地生根,眨眼長成青玉階梯直通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