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校園電臺(下)
書名: 華娛:從港島走向世界作者名: 奇洛李維斯沒回信本章字數: 2791字更新時間: 2025-05-28 00:39:00
“林謙!”
一聲“林謙!”讓林謙去往后臺的腳步一頓,腦袋一轉,看到了畫了全妝的許若盈,很顯然是正要去趕行程的模樣。
林謙見到許若盈的身影驚喜又意外:“若盈姐,你怎么會來的?”
“嘿嘿……晚上有個拉闊音樂會,下午要彩排,這不上午正好有時間過來看嗎,”許若盈笑著解答,隨后又夸贊道,“一個月沒見,你的唱功突飛猛進啊!”
“我接下來有活動逼我全力以赴,那我必須好好練啊,爭取以后有機會能和若盈姐一起拉闊……”林謙說完向許若盈道別,“接下來要準備面對媒體了,我要走了,若盈姐下次見……”
……
短暫的準備后,整個舞已經臺布置成了面對媒體問答環節的模樣。
林謙換了一套便服,站在舞臺上,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隨后示意媒體可以開始了。
這一次的《校園電臺》EP由于是全國語,所以放進來的媒體更多是從內地來的,問的問題不會有港島本地的媒體那般尖酸刻薄,問的問題還都是出于職業范圍內比較禮貌的。
第一家媒體,自然是老熟人《今日音樂》的唐雅雯,她的問題問的非常有水平,可以說直接把整張EP最核心的問題都給問了出來:“你的第一張專輯是全粵語的創作,在這張EP創作時會不會有語言上的困難?《林謙2.0》還會不會有?或者說以后的粵語專輯還會不會有?”
“我一個一個來回答哈!”
林謙做了個深呼吸,隨后開始作答:“第一個問題,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港島人,但我的父母并不是,我從小使用的是純華語教育,接觸的是全華夏文化,雖然我說粵語寫粵語,但普通話依然是我的母語,何談語言上的困難?”
“第二個問題!《林謙2.0》當然會有,不過今年出了兩張專輯以后,我不會再出新專輯了,我希望的是趁著我自己年輕,能夠多寫一些有青春有活力的歌曲,目前的樂壇暮氣太重,可以說是一潭死水,哪怕我進去是一個攪屎棍,至少能讓這潭水活起來一些,希望不論是新人還是在歌壇混跡已久的前輩們能夠做出一些改變,這個改變不是局限于港島,而是兩岸三地所有的歌手們。”
臺下的媒體被林謙的這個答案嚇到倒吸一口涼氣,絲毫不客氣地說道,他就是在“挑釁”整個樂壇的前輩,到底是年少氣盛啊……
“第三個問題!以后的粵語專輯都會有,但是下一張不一定會是《林謙2.0》,而且,我要說的是,或許未來兩個月,你們將會在港島市場上看到許多由我作詞作曲的粵語歌。”
“許多……嗎?”唐雅雯心中默念,望向面前的男孩,四個月前的他,除了褪去了那些靦腆,不論是長相或是打扮風格,都與那時無差,甚至堅定的眼神也沒有變化,但是這一刻的他在臺上放的話,怎么可信度就高了許多呢?
第二家媒體是來自番禺的《花城日報》,提問的是一個看起來很精明的中年男子:“聽說你為《雨幕》這首歌單獨起了一個曲風叫華夏風,但這種風格此前都稱為民歌或是鄉村風,你為什么敢為它稱之為華夏風?”
“當真嗎?我也不是沒聽過這些歌,那些‘民間風’‘鄉村風’的歌,它們其實是各種華夏傳統樂器搭配做出來的歌曲,并非是我這樣加入了鋼琴、提琴等西式樂器搭配的曲風,”林謙自信一笑,像是早就預料到會有媒體想要問這個問題,“我在寫的時候,就被我的經紀人夏先生提過這樣的問題,他說他的老師曾經說過‘在音樂上不要隨便搞中西結合,否則就會不倫不類’,但是,我搞的并不隨便,東西方結合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
“下一個!”
夏聰的聲音響起,第二家媒體的提問結束。
隨后第三家媒體開始提問:“《校園電臺》這張EP里,既有傷感,有甜蜜,有青春活力,也有回歸現實的一地雞毛,一張EP里塞這么多不同風格的歌曲,不怕沖突嗎?”
“校園生活本來就應該是有笑有淚的,何況,這只是學校電臺會播放的歌,雖然名字叫校園電臺,但視角并非全都鎖定在校園之內,從第一首歌唱到最后,其實是有關聯的,并不是隨便排的順序,還有,這張EP會選在三伏天的第一天在網上發行,也是有深意的——我希望能夠在這張專輯之中讓聽眾從炎炎夏日之中感受到一絲涼意。”
三家內地媒體提問結束,接下來上場的就是熟悉的港媒了,毫無意外,這些港媒又開始圍繞著人的祖宗十八代的八卦開始提問,問題一個賽一個的辛辣尖酸,可以理解他們作為狗仔的職業性質,但作為藝人,卻是這種職業的受害者,領略到這一點之后,林謙就不可能再對他們有著太好的聲氣,最多是不太高興罷了。
最后一家媒體是來自寶島的《音樂港灣》節目的記者,雖然林謙從秦佳瑜的嘴里偶有聽她提起幾句寶島的媒體比起港島那也是不遑多讓,林謙倒是沒有太多的親身體悟,但今天他接觸到的第一家,同樣也是最后一家的寶島媒體,問的問題倒是非常正常:“我們作為音樂行業的從業者,見證許多的歌手開專輯發布會,他們的專輯一般會將對唱的曲目放在最末,而你卻將對唱的曲目放在第四、第五首,用《你曾是少年》這首歌作為專輯的收尾,是何用意?”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樣的慣例是黑膠唱片時代就有的了,一張唱片的A面的頭幾首歌通常都是專輯的主打歌曲,這是因為黑膠唱片的性質導致的,黑膠唱片一旦開始播放,就不能往回倒,所以那時的歌手發唱片,一定要先聲奪人。”林謙如此說道。
“既然一張專輯要靠最開始的那幾首主打歌吸引聽眾,但后面幾首相對平淡的歌曲怎么辦呢?如果一路平淡到底,那么在聽眾已知答案的情況下,后面的歌曲收聽率就會斷崖式下跌,那么怎么辦呢?在專輯的B面最后幾首歌置入一些驚喜以讓聽眾保持新鮮感,同樣是黑膠唱片的性質,既然它無法往回倒,也就無法向前推,所以,為了聽到最后面的彩蛋曲目,中間歌曲的收聽率也就相應的提升了,雖然后來的數碼唱片已經支持快進和后退了,但是這樣的行業慣性仍然保留了下來。”
“讓我們再順著時代的腳步往前走,現在已經進入數字唱片階段了,雖然許多的歌手還沒有意識到,唱片行業已經是強弩之末,還在抱著發唱片的主流選擇當救星,數字唱片相對于傳統的黑膠唱片和數碼唱片來說,它的優勢在于——它可以挑選任意一首歌來聽,而不是非得從第一首歌聽到最后,這個時候,對唱歌曲放在一張專輯的第幾首已經無所謂了,它的排序也只是個數字罷了,只不過你仍然可以按順序播放,但是你完全可以跳過一張專輯里你不那么喜歡,甚至可以說是討厭的歌。”
“但我這么排序并不是隨意,之所以把《你曾是少年》這首歌放在最后,就是因為其他的歌唱的都是少年時期和青年時期,而《你曾是少年》這首歌的歌名就表現的很清楚了,這是一首多年后回憶往事的歌,那就很清晰了,這和《林謙1.0》一樣,是一張按照時間順序排下來的專輯。”
——
發布會到此結束,但林謙的這一番發言在網上迅速發酵,有許多唱片行業的從業者出來抨擊林謙,怒斥林謙雖然懂音樂,但不懂唱片行業的,還有斥責他小小年紀毛都還沒長齊就出來裝b的。
但仍然有許多人看清楚了,林謙說的是事實。
只是由林謙這樣這個第一張專輯就能賣出一千萬銷量,半路殺出的大黑馬來說這種話,屬實是有點黑色幽默了。
不過林謙也并不在乎什么唱片行業的從業者的看法,畢竟林謙也知道,連他一個相關行業的從業者都能看明白的事實,難道那群高層不懂?
只是為了保住第二天的公司股價,不得不出來挽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