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夜話
書名: 三國:亂臣賊子作者名: 吃瓜子的犀牛本章字數: 2048字更新時間: 2025-02-26 00:10:00
孫策心悸之時,卻正是朱治梟首之際。
主將死的太過突然,朱治部曲群龍無首,猝不及防之下,自然不是早有準備的紀三部對手。
即便有部分人馬奮勇抵抗,終究難挽敗局,死傷數百之后,剩余人馬四散而逃。
這也在紀陟意料之中,平原地形開闊,加之自家人馬本也不多,根本做不到盡殲的可能,方才大喊“不可放走一人”,本就是為了恐嚇所用,只為讓朱治部曲人心不齊,或戰或逃,無法形成合力抵抗,從而讓自家贏得輕松一些,兵馬折損也少一些。
這一場廝殺下來,另一股官軍自也來不及再去追擊了,所幸朱治之前為廬江軍主帥時,早已暗藏私心,截留了不少糧草弓箭,此番收獲也算不少。
尤其是糧食,竟有六千多斛,也算是解了紀三部的燃眉之急,王槐、吳勝等人皆是喜笑顏開。
來時只有人馬,回城時卻多了幾十輛載滿輜重的貨車,遠遠看去,反而聲勢更大了些,車輪碾過泥濘的道路,發出低沉的咯吱聲,仿佛奏響了凱旋的樂章。
回到尋陽城時,此時東方泛起一抹魚肚白,紀三帶著黃騰等人再次出城迎接。
聽聞此番追擊,紀陟又斬殺了官軍的主帥朱治,眾人無不既驚且佩,對自家這位少當家愈發拜服,而看到那些貨車后,黃鶴等人更是紛紛面露喜色,連走路的步伐都輕快了幾分。
紀三更是老懷安慰,當即便令人將此消息通報全軍,振奮士氣,同時決定,今日入夜后便要舉辦筵席,一則慶功,二則也為犒賞,每隊士卒亦會加餐賜食,酒肉管夠。
消息傳開,頓時引起一陣歡呼雷動,一時間,整個尋陽城都充滿愉悅的氣氛。
......
宴席之后,待眾人散去,已是深夜時分,父子二人在書房秉燭夜談。
燈火昏黃之下,紀三面上帶點潮紅,呼吸有點渾濁,顯然已有幾分醉意,只是看著紀陟的眼神里,卻只有說不盡的滿意和喜愛。
不僅是滿意和喜愛,紀陟的表現太過出色,讓本已有些心灰意冷的紀三,又再次生出了雄心壯志!
“有子如此,夫復何求?”他笑呵呵地道,“待尋陽渡口重建后,咱們回去再多招人馬,積蓄輜重,下次起兵,大業可成矣?!?
下次?
還要造反嗎?
紀陟聞言暗自苦笑,自己這位義父莫非是和劉氏皇族有什么深仇大恨嗎?怎么一直都想著造反呢?他今日同樣喝了不少,一邊揉著額頭,一邊忍不住便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來人,取碗醒酒湯來?!?
紀三看見紀陟動作,先對外大喊一聲,方才吐著酒氣道,“能有啥子仇怨?呵,俺本出自皖城紀氏,說來也算士族出身,亦想過為皇帝效命出力,只是幾次舉孝廉,都沒選俺,心中難免不滿。”
“后來偶遇一相士,說俺面帶紫氣,有帝王之相。”紀三說道,“俺原本也不信這等術士之言,只是自那時起,這天下便一年比一年亂,眼見老劉家似乎是真不行了,俺這才動了心思,與黃穰一同起事?!?
“漢室的確日漸衰微,但終究氣數未盡?!?
紀陟搖頭勸道,“大漢立國四百余年,早被天下萬民視為天命所在,正統所歸,此等民心所向,便是大勢所趨!“
“故而即便龍蛇并起,英雄輩出,卻也沒有多少人敢于犯上作亂,縱有人此時已生異心,亦要隱忍蓄勢,潛伏爪牙,以候時機?!?
“義父何苦來哉,偏要逆勢而行,強去做這出頭鳥呢?”
他這番話說的言辭懇切,更是有理有節,紀三默然良久,長嘆一聲,“歲月流逝,華發早生,之前俺總覺得時不我待,不免急切了些,今日聽吾兒一言,方才醒悟過來,此前卻是做錯了?!?
“吾兒放心,今后俺不會這般心急了,”紀三面帶笑意地道,“便由你去作為,吾兒如此英武,來日門楣必將光耀?!?
說這話時,紀三一直凝視著紀陟,目中盡是灼灼期許。
紀陟卻沒紀三這般好高騖遠,雖暫時擊退了官兵,但孫策一旦擊敗陸康,亦不會允許他們繼續盤踞尋陽,形勢依然危如累卵。
眼下尚要為安身立命苦心籌算,哪有心思去想來日之事?
不過既已勸住紀三暫緩造反大業,紀陟便打鐵趁熱,繼續勸道,“王朝末年,確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以孩兒之見,若要建立基業,必要名實兼具?!?
“何為名?便是獲得朝廷正統的身份,哪怕是一亭長,亦勝過咱們眼下身份百倍!”
“何為實?亂世之中,自是兵馬為重,城池為基?!?
“孩兒原本打算拜師朱治,如此便可與袁術麾下的大將孫策攀上交情,到時候我父子二人設法獲取一官半職,也算得了正統的名望,誰曾想...”
說到這里,紀陟頓了頓,言語流露出一絲懊悔,“朱治此人不識好歹,太過猖狂,卻是將孩兒的性子激起,一時沖動,不慎殺了此人,袁術這邊怕是斷了門路?!?
紀陟確實后悔了,朱治固然該死,但是卻得罪了孫策,更沒法去投袁術了。
他記得前世曾經看過一篇對漢末諸侯的分析,其他人對賊匪一流皆是態度不屑,唯有袁術這位骷髏王獨樹一幟。
明明出身高門望族,卻從年少時便是游俠性格,廣結好友,無論三教九流,皆是來者不拒,很少擺出世家子弟的派頭瞧不起人。
更難得的是,袁術也很少如其他諸侯一般,一旦招撫賊匪,便想方設法地奪其人馬,據為己有。
這也是袁術每次大敗之后,總能迅速再集結大批人馬的重要原因。
他以國士待寇,寇亦以國士報之,如黃巾賊,黑山賊、白波賊,南匈奴等眾,竟都對袁術敬重仰慕,愿效死力。
在紀陟看來,如果要為紀三部和他這位少當家選擇一個投效的對象,袁術幾乎是最好的選擇了,只可惜...
想到這里,紀陟愈發深感遺憾,對朱治更是憤恨不已。
你自擇死路倒也罷了,偏卻壞了我的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