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帝時期,蔡倫發明了紙,并創造了造紙術。不過紙剛剛創造出來時質量相當差,而且極其不利于保存,所以普及很艱難。
不過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造紙術工藝已經得到了改進。不管是質量還是成本都得到了改進,比如大名鼎鼎的左伯紙,更是得到了一致好評。
比如大儒蔡邕,就是非左伯紙不下筆,可見左伯紙的質量已經不算低了。
不過即便如此,紙的成本依然不低,依然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加上馬良打算設計的魚鱗冊,對紙張消耗巨大,且需要長久保存。即便是劉備愿意推廣,估計也負擔不起這么大的花費。
糜竺雖然說能隨時提供資金,但估計這么大負擔他也承受不了。所以總體上來說,這件事得慢慢來,但一定要快……
“咳咳……對了,玄德公呢?”
跟徐庶談論完這事,馬良才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天劉備貌似并沒有在軍中出現,又不在新野,這是跑哪了?
“還能去哪?自然是去拜會孔明了。”徐庶回答道,
“此次明公早早打探好消息,孔明剛剛云游回來,這回絕對跑不掉!”
“哦?這么說此次孔明一定能來了?”一聽到劉備去找諸葛亮,馬良瞬間就不困了,豁然站起身道,
“自從來新野出仕,與孔明多日不曾見面,關系都要生疏了。若是此次玄德公能招孔明來,許多事情也都能迎刃而解了。”
“你就是想著讓孔明來給你分擔活,讓自己有時間去釣魚吧?”徐庶毫不猶豫的戳穿了馬良的漂亮話,直截了當的說道。
對此馬良也不狡辯,而是笑吟吟的反問道,
“你就不想嗎?”
“想!”
徐庶同樣斬釘截鐵的回答道。
隨后二人對視了一眼,忍不住笑了出來。
“畢竟孔明辦事效率高,而且學習速度飛快。有他在,很多事情確實變得簡單了不少。”
在評價諸葛亮這方面,馬良與徐庶有著高度的共識。這就是個萬金油,啥領域都懂一點,需要的時候學習兩天立馬就能上崗。
所以在馬良和徐庶看來,主要諸葛亮來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說話間,就有士卒前來匯報,劉備從臥龍崗方向回來了。二人沒有一絲遲疑,立刻起身到城門口迎接。
很快,劉備一行已經近在眼前,馬良也看清楚來者,神情笑容更盛。
這一次劉備依然是三人進,四人回。而這一次不再是別人,正是一身白衣,羽扇綸巾的諸葛亮。
“孔明兄!某在新野等候多時,可算是把你等來了!”還沒等劉備等人的馬匹挺穩,馬良就已經率先走上前向諸葛亮打招呼道。
見馬良也在,諸葛亮神色顯得有些驚訝,
“季常?你竟然舍得離開臥龍崗了?莫非新野的魚更愿意咬鉤?”
“確實如此,我每天垂釣都有收獲,頓頓都猛吃到魚,這可比你那臥龍崗好釣多了。”馬良立刻回答道,看起來相當的滿意。不過都不用徐庶開口,諸葛亮就已經果斷開口道,
“季常就嘴硬吧,你在新野能頓頓吃魚在臥龍崗不能,只是因為臥龍崗沒有列肆而已。”
要是臥龍崗附近有賣魚的,馬良也能在臥龍崗天天帶回條魚來稱是自己釣的。
很明顯,馬良這點小心思騙不了諸葛亮。
馬良尷尬的輕咳了兩聲,立刻轉移話題道,
“孔明曾言愿為良主獻策,今與玄德公隨行,看樣子也認定玄德公乃良主也?”
“某不過一布衣,但玄德公三顧某于草廬,某自當拼盡全力以報之了。”諸葛亮微微點點頭,雖然沒有明說,不過這態度也表明了他很認可劉備。
“好了好了,吾觀孔明與季常乃摯友,不如先回新野府上,來兩杯茶再促膝夜談吧。”劉備則是笑著開口道,防止馬良與諸葛亮在城門口聊嗨了。
馬良和諸葛亮自然不會反對,于是一行人隨即下馬步行返回新野城內。
馬良徐庶皆為諸葛亮摯友,現在重見自然有不少話想說。不過在回到新野府上一番客套之后,劉備卻率先開口道,
“吾與孔明在隆中已經有詳談過,孔明給了某一個比較明確的未來長遠規劃。不過現在季常已是軍師中郎將,所行與此相似,不如聽聽季常的意見?”
劉備的一番話,立刻讓馬良坐直了身子。若是沒猜錯,劉備應該說的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了。
果然,劉備很快就將諸葛亮的隆中對原原本本的擺了出來,并開口道,
“孔明建議先荊州后益州,與季常所言有異曲同工之妙,不知季常以為如何?”
諸葛亮的隆中對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比較標準的戰略模板了。主體思想就是避實就虛,盡可能避開不好打的孫權與曹操,著重打擊軟柿子劉璋與劉表。
只要跨有荊州益州,保證其山川險阻,那看上去就有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優勢。若是東結孫權,那整個南方便連成一片,可以從多個方向北伐。
從戰略上來說這確實無可挑剔,不過作為過來人的馬良,卻對此有不同意見,
“孔明一如既往的慎重求穩,雖高明可行,但總歸是缺乏幾分進取之心。”
“缺乏進取心?如何看得?”劉備愣了一下,皺起眉頭詢問道。而諸葛亮也看向馬良,做出愿聞其詳的態度。
馬良搖搖頭,認真的分析起來,
“益州劉璋是標準的暗弱之輩,內不能安定益州,外不能開拓疆土。益州其治下亂況頻出,確實是個好的攻略目標。”
“加上益州險塞,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國,退而自保有著天然優勢,對玄德公來說,確實是最優選擇。”
聽了馬良也贊同益州的重要性,劉備也是微微點點頭。不過很快,馬良就話鋒一轉,
“但有優勢就有劣勢,益州自古為割據之地,并不適合為霸業根基。其退可守,但進取就麻煩了,蜀道艱險難行,糧道不順。”
“若是想從益州北伐,大概率難以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