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核戰準則
- 21號地球
- 老撒馬爾罕
- 2984字
- 2025-03-14 12:00:00
“爺爺你又來了!”
李星尋不耐煩地把手中的杯子放下。雙手環抱,往后一栽,窩進沙發里。
“因為爺爺老啦,真怕你和你爸媽一樣啊!”
“二十年前吧,這里的人口,是發現它以來最多的一個時期。好像比最初翻了一倍還多,有四五千人呢。而且很多都是出生在這里的年輕人。”
“人們成天聚在一起討論如何返回地上去,也有一些人零星進入后巷,摸清了部分通道的結構。”
“很快地下城組織了規模最大的一次探索行動。數百人的隊伍,有人負責設立中轉站點,有人負責物資轉運,還有人負責繪制地圖。”
“那時候真是干勁十足啊。廣場上用布料車間生產的白布豎起一個巨大的地圖,每天都有人把最新的探索測繪成果畫在上面。男女老幼聚集在那里仰著脖子指指點點嘰嘰喳喳。”
“有個年輕人負責指揮,這個小伙子,朝氣蓬勃的。每天都組織源源不斷的物資運進后巷,又把畫著圖的紙條傳出來。”
“他叫什么來著?哎老了......記不得了。”
“這隊伍中就包括星尋的父母。初期很順利,人們只是在后巷的淺層進行測繪,白布上畫滿了巷道的支岔。幾個月過去了,隨著探索區域越來越大,畫布也越來越復雜。因為后巷的結構是立體的,豎井和橫巷間還有各種螺旋樓梯、斜坡。在平面的圖上也難以展現。于是又豎起一面布,按工程制圖的方式畫上側視圖,俯視圖。看不懂工程圖的人也只能望圖興嘆了。”
“那時起無論是聯絡還是轉運都變得異常困難。岔路越來越多,很多時候一轉身就很難找到來時的路徑了。”
“不斷有人失去聯系,探索隊伍人數越來越少。最終停止行動時,只有前幾個轉運站聯絡站的人回到了這里。四五十人再也沒有回來。”
“也包括星尋的爸媽,我的孩子......”
喪子之痛時隔多年仍狠狠捏著老人的心。渾濁的眼睛泛起淺淺的水光。
“見笑了,唉,人老多情啊。”
“有組織的大規模的探索從那時起就停止了,后來雖然一直有人拿著最初測繪的地圖闖進后巷,但再也沒有什么新的發現,又賠上了不少生命。”
老人摸摸小羅蘿的頭。
“最后一次,是幾年前。這孩子的父親和幾個年輕人,說是從地圖中發現了一個什么秘密,不顧勸阻進后巷去尋找驗證。結果再也沒有回來。孩子母親受了刺激,整日里神神叨叨念念有詞的,終于一個晚上也孤身進入后巷,便杳無音訊了。”
“我就收養了這丫頭。哎都是可憐孩子呀。”
羅蘿顯然對那時的事情沒什么記憶。只是木訥的聽著,把頭埋進老人懷里,手遮住臉,只露出一只眼睛。
“從那以后,后巷就成了禁區,雖然沒有徹底封閉,不過沒人敢再去了。除了......”
一指星尋。
“只有這個丫頭,成天抱著不知從哪抄來的當年的地圖,沒事兒就溜進后巷里。唉,不聽話呀!我活的太久了,見了太多的生離死別,承受不起了。我現在只有你們兩個孩子了,你們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我這老頭子......唉!”
李星尋坐直了身子,因為激動臉上一片紅暈。
“我哪有成天去后巷,我只有周三和周日兩天趁著不在工廠輪班時才去的。總比蹲在家里或者廣場上發呆強吧!”
“爺爺,你們是認命了。這里所有的人都是認命了!尤其是這些生在地下的人,從來也沒有見過外面的世界。我們從小都是聽你和老師講,外面的川流入海四季更替,花紅柳綠鳥語蟬鳴,太陽月亮斗轉星移。可現在呢,學校里的老師自己都沒見過這些!他們還用著當年你們畫的畫片,給孩子講哪個是老虎,哪個是大象。”
“可我們呢?羅蘿呢?”
“我們只見過偶爾跑進來的老鼠!然后當寶貝一樣養起來!”
“反正吃穿不愁,年輕人只是吃飽喝足后發呆!你看看廣場上那群人,眼里什么都沒有,把自己收拾的白白凈凈坐在那里,等著下一頓飯,這就是認命的下場。你讓我和這樣的人交流、相處、談戀愛?”
“絕不!”
“這就是個大籠子,養老鼠的大籠子,我們才是老鼠!。”
“我記得爸爸給我說,我們本不屬于這里,所以他一定要找到回去的路,要帶我去看真正的世界。看看他給我講過的天空、星辰、宇宙。為什么他要給我取名星尋?這個尋字,就是要我一定找到照亮自己的那顆星!”
“雖然你們說他失敗了,但誰知道呢?我總覺得他一定是走了出去,只不過沒有辦法再回來而已。所以我才不會認命呢!”
突然用手指了指柏葦杭幾人。
“他們!證明了我是對的。這里是有出路的,只是我們還沒找到,不然他們是從哪里來的?另外,這個什么李星知,為什么和我長得一模一樣?也管你叫爺爺?”
提到李星知,星尋還是充滿了警惕和敵意。
是啊,誰在生活中見到一個和自己如雙胞胎一樣的人,第一反應都是這樣吧。
沉默著聽星尋宣泄的李教授,這時也困惑的看著柏葦杭,又看看李星知。
“這......你們到底是誰,怎么進到這里來的?”
是啊,我們是誰?這本來是個很蠢的問題。他們是蘭市的警察和近物所的博士嘛。柏葦杭和魯昊辦著棘手的案子,李星知做著復雜的實驗。
日出日落,年復一年,雙腳摩擦著蘭市的地面。
可在這地面下,在這個地下城里,尤其是聽完李教授的講述,柏葦杭覺得自己的存在就像一個講不通的BUG。
1962年那場核爆是怎么回事?此刻地上的世界明明一片祥和啊。雖然這許多年來各種危機,不斷輪番肆虐著。可最終人類都戰勝了它們。老人描述的這場災難,是怎么回事呢?
“1962年.....”
“1962年......”
柏葦杭小聲念叨著......
“啊!1962年!”
沉思良久的李星知忽然想起來什么,脫口而出。
眾人齊齊望向了她。
“那個什么古八導彈危機,是不是就是1962秋天啊!”
對哦,柏葦杭怎么就沒想起來,虧他還是個歷史愛好者和軍迷呢。1962年10月27號,白熊國和老鷹國兩個核大國在古八海域劍拔弩張,雙方的核武器全部處于待激發狀態。如同繃著一根弦兒,彼此努著勁兒,互不相讓。那是人類最接近全球范圍核大戰的一次了。
據說對抗前線某個白熊國的核潛艇因與上級失聯,無法接收命令。差點按規程向老鷹國發射核魚類和核導彈。幸而最終艇長或者其他什么人沒有按下發射按鈕,才避免了一場毀滅人類戰爭。
人類的命運真真切切的掌握在了一兩個個體的一念之間。
“可為什么他們打核戰爭,我們要被炸呢?”
魯昊有點想不明白,那時候我們不是還沒有蘑菇彈嗎?也不是參與沖突的國家呀。
“這是核戰爭的法則。”
李教授沉著臉說道。
“兩個核大國若爆發核戰爭,有一個要務就是不能讓第三個大國獲利。所以一旦受到核攻擊,便會無差別攻擊所有的人。也就是如果我毀滅了,地球都要跟著陪葬。蘭市作為咱們重要的工業、樞紐城市,看來也上了他們的打擊名單。”
“看上去沒什么邏輯,但這種同歸于盡的態度本身就是核武器存在的意義。讓一個狹小屋子里的幾個準備你死我活搏命的大漢能冷靜下來,并且合作、談判、相安無事的唯一辦法,就是給每個人腰間都綁上能摧毀整棟房子的炸彈。如果你沒有,就只能在角落瑟瑟發抖地看著其他人耀武揚威。”
“傘只有在自己手里,才不會淋雨。”
“這就是我們為什么勒緊褲腰帶也要搞出大蘑菇的原因啊,我們也要手里捏著這種炸彈,有了這個才能和其他人坐在同一個桌子前心平氣和地談。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沒有啊。可惜!可惜還是晚了幾年。”
柏葦杭陷入矛盾的循環。明明現實中那場危機化解了啊。為什么李教授這里說的,蘭市會被攻擊呢?
可如果沒有被攻擊,李教授為何又會在這里呢?
......
......
“爺爺,您并沒有晚太久。僅僅兩年而已。”
李星知緩緩開了口。
“兩年后,您,和其他許許多多科研人員一起,親手種下了我們的第一顆大蘑菇。”
“你?你說什么?”
老人顫顫巍巍站了起來。
“我是說,爺爺是您和同事們,在地上,1964年,研發成功了原子彈。在大戈壁升起來我們自己的蘑菇云。”
“可,我沒有啊。我在地下,我的手稿,我們的成果都留在那些燃燒的房子里了。”
“因為,這里!”
“和我們在的蘭市,不是同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