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東風夜放花千樹
- 從逆練九陰真經開始
- 言泉九流
- 2229字
- 2025-03-10 07:00:00
莊子說劍篇云:‘太子曰:吾主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縵胡之纓,短后之衣。’司馬注云:‘縵胡之纓,謂粗纓無文理也。
石壁上的文字落入謝長卿和程書羽這等練劍之人眼中,頓時讓他們挪不開視線,盯著上面圖形怔怔出神。
謝長卿看著圖形中練劍的身影,配合旁邊注釋的話語,腦海中已是浮現一門絕世劍法的雛形。
頓時激動的全身顫抖。
忍不住拔出劍,照著石壁上的劍法演練起來。
沐滄瀾雖是練的縱鶴擒龍手,但同樣看出石壁上記載的劍法是何等犀利,于是忍不住上前,想著先記下來,為崆峒派再添一門絕學。
在場數人,除了武會鏢局三人之外,都面帶激動之色,開始揣摩石壁上的劍法。
祖大智和楊鵬舉因為是練的刀法,加上眼界不夠,武學常識有限,根本看不出石壁上的劍法高明之處。
燕橫則是知道,這石壁上的圖形和文字,全都是陷阱。
想來龍木二位島主臨終前寫信時并未將其中關竅說明,門下弟子也不知太玄經真正的奧秘,所以石壁的秘密并未傳承下來。
他看向石壁中的文字,有意識的催眠自己,將那些文字看成一個個不認識的圖案。
然后找出那些形似長劍的筆鋒,細細揣摩。
這些劍形或橫或直,或撇或捺,在燕橫視線中化為一把把長長短短的劍。
有的劍尖朝上,有的向下,有的斜起欲飛,有的橫掠欲墜,燕橫一把劍一把劍的瞧將下來,瞧到第十二柄劍時,突然間右肩‘巨骨穴’間一熱,有一股熱氣蠢蠢欲動。
再看第十三柄劍時,熱氣順著經脈,到了‘五里穴’中,再看第十四柄劍時,熱氣跟著到了‘曲池穴’中。
心中微喜,這才是太玄經中武學真正的奧秘。
也不知寫下這驚世武學的高人,當初是何心態,在這經書中留下諸多陷阱,迷惑后人。
無論是看圖形還是看文字,都可悟出不一樣的劍法,但卻是走上歧路,永遠也學不會真正的太玄劍經。
當他再看石壁上所繪劍形,內力便自行按著經脈運行,腹中熱氣緩緩散之于周身穴道義,當下自第一柄劍從頭看起,順著劍形而觀,心內存想,內力流動不息,如川之行。
從第一柄劍看到第二十四柄時,內力也自‘迎香穴’而到‘商陽穴’運行了一周。
等記熟這劍法運氣路線,他轉移視線,開始細看旁邊圖形。
摒棄那些無用的圖形,他只專注圖中人身上衣摺、面容、長劍的線條,一筆筆均有貫串之意。
當下順著氣勢一路觀將下來,果然自己體內的真氣也依照線路運行。
這圖形的筆法與世上書畫大不相同,筆劃順逆頗異常法,自下而上、自右向左的直筆其多,與畫畫筆意往往截然相反,拗拙非凡。
若是沉溺于筆法之中,就等于中了陷阱,唯有摒棄常識,才能發現其中真意。
但人的意識往往最容易出現知見障,就算燕橫意識到問題所在,也花費了很大功夫才克制住本能,盡量不受文字圖案影響,只專注于筆畫行走。
只見一柄柄長劍不斷向前推涌,直如意欲破壁飛出,他看得片刻,內息翻涌,腦海中那套驚世劍法已是漸漸成型。
謝長卿演練劍法,初時順暢,十數招后遇到關隘,思索片刻,想不明白,于是停下手中劍法。
環顧四周,楊鶴已是先行離開。
余下沐滄瀾等人,均是站在石壁前,手指比劃,揣摩劍法。
唯有燕橫和楊鵬舉三人,站在后方,呆呆發愣。
楊祖二人是看不明白,燕橫摒棄知見障,在腦海中推演劍法的行為,落在謝長卿眼中,也是一副朽不不可雕的模樣。
“華山派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這等年輕后生,能懂什么劍法?這等無上武學,沉迷其中,學之無益。”
謝長卿和旁邊沐滄瀾說道。
沐滄瀾點頭同意:“這石壁上武學高明無比,以謝兄和我的見識,參悟的都很困難。區區后輩,暴殄天物罷了。”
程白櫻聞言,怒視二人一眼。
心道燕橫劍道天賦不知勝過你二人多少,仗著年紀大也敢在這里大放厥詞。
等我們率先悟出劍法,看你們老臉往哪里放。
燕橫悟透石壁上的劍法,回過神來,聽到謝長卿和沐滄瀾的話,笑了笑沒有接話。
最大的秘寶已經到手,何必和他二人一般見識。
他也沒打算指出石壁中的關竅,便宜了謝沐二人。
至于程白櫻他們,等這事過去后,倒是可以和她交流交流劍法。
唯一讓他覺得惋惜的是,楊家只有一副太玄經石壁,其余的石壁經文多半在七十年前已經沉入海底了。
此刻他悟出的劍法,也只是太玄劍經中其中一套劍法。
這套被他命名為太玄劍法的武學,論威力更在歐陽鋒傳授的漫天花雨劍法之上。
畢竟太玄經已經算是金系武功中的巔峰,而漫天花雨劍法只是歐陽鋒諸多武功中不算最強的一門。
他將目光又投向程書羽和黃木等人。
身為一個劍客,見到這等絕世武經,難免沉迷其中。
越是修為高深之輩,越是難以抵御這武經的誘惑。
燕橫也未出言打斷他們的參悟。
雖然上面的文字是陷阱,但是對于悟性一般的武者來說,即使走上了歧途,對于他們本身的武學之路,也是一種拔苗助長式的提升。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天資縱橫,悟性驚人,生來就有宗師之姿。
這也是七十年前,那些去俠客島的掌門,雖然未悟出太玄經,但也個個武功大漲的緣由。
至于旁邊一臉無聊的楊鵬舉和祖大智,燕橫也不知道如何形容他們的天賦和悟性。
唔,非要形容的話。
大約和大師兄黃真養的那條大黃,差不多?
在哺乳類動物之中,都屬于一般的存在。
燕橫開始思索,自己會的武功之中,有沒有適合他們兩人的刀法。
以他如今的武學見識,還沒辦法為他們二人量身打造一套武學。
但略加指點,讓他們功夫進步一番還是可以做到的。
畢竟也算是鏢局的嫡系人馬,跟著自己鞍前馬后。
平日里開玩笑歸開玩笑,面對兇險的江湖局面,燕橫也不希望二人有朝一日殞命江湖。
眾人的悟劍,被前院陣陣兵器相交和吵鬧聲打斷。
燕橫心中一凜,知曉是東廠的人馬到了。
而領頭的,十有八九就是曾經在鐵溪口一役中,有過照面的東廠大太監,曹正淳。
燕橫想到這里,手指輕輕彈動,按在劍鞘之上,大步走出。
既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