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帝皇秘術:無線電裝置
- 明:七海帝皇
- 命運榴彈
- 2443字
- 2025-04-19 16:24:44
皇帝在接見了錢澤安后,便閉門不出,整日思量書寫繪圖等等,有時候還會自言自語。
這些是他在回憶未來的記憶,穿越前作為半導體工程師,他也有過制作無線電的愛好,曾經做了一些設備用來和同好好友之間交流,這些記憶,隨著工作繁忙而變得零散,需要重新整理出來才行。
但他的這些舉動,在太監宮女們眼中卻是另一番意象,并私下議論紛紛。
“陛下這是在天人感應啊!神仙在和陛下對話呢。”
“所以說,這才是真正的天子,有漫天神佛保佑。”
“陛下就是得到天上神仙的幫助,才能連克二城,還有諸多神異。”
他們將從幾個月來發生的一切,都歸于神佛對朱文奎的幫助,反倒形成了一致的判斷。
包括太監總管牛旺德和后宮女官之首安碧霞在內,大家都是這么認為的。
畢竟朱文奎自己也說過天授秘術之類的話語,更是鐵板釘釘了。
對于太監宮女們的私下議論,朱文奎從牛旺德那里聽聞,倒也沒有辟謠。
在全世界都認為天授君權的年代,這是對自己最好的宣傳,也是鞏固皇權的一種方式。
他的心思還是放在無線電技術上。
..........
無線電技術,對于朱文奎來說,目前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蒸汽機。
只要掌握了這套技術,就可以與外派人員保持聯絡,而不用等待數月才能收到消息。
它的適用方面很廣:外派的外交人員和情報人員可以用,皇財司下面的海上商團也可以,派回國內和南洋的人同樣有大用。
如果有了無線電裝置,朱文奎就能坐鎮蘇伊士地峽,了解周圍各地情報,并與不同勢力建立外交關系,并及時做出各種針對性手段。
信息的時效性,是現代人思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的,就能提前布局,甚至左右別國局勢。
為此,朱文奎很用心的去研發。
有線電報技術被直接排除。
半導體技術的無線電裝置雖然很香,但因為技術跨度太大沒法實現。
畢竟晶體管需要的材料,如今完全沒有這個基礎。
在半導體晶體管技術之前,無線電技術用的是電子管,那也需要一定的工業基礎才行。
在電子管無線電設備之前,還有一種更原始的裝置。
那就是礦石電報機。
朱文奎經過幾天時間的整理后,設計出了這個時代第一款礦石電報機。
并立即著手制作。
............
礦石電報機有三個部件,一個是發報,一個是接收,還有一個是電源。
沒有電,一切都是白費,因此,第一個試制的設備是手搖式發電機。
這玩意,很簡單。
它由木質底座,鐵制轉輪,還有連接在轉輪上的皮帶,以及包含線圈和磁鐵的定子組成。
這種結構設計,在未來不過是小朋友們的電學知識啟蒙玩具而已,現如今卻成了實現電能的工具。
但就算是這樣,其中的部件原材料,也需要一步步來實現。
比如:磁鐵和漆包線。
未來世界的手搖式發電機小玩具,用的是工業強磁鐵(釹鐵硼磁鐵)。
在沒有工業生產磁鐵的情況下,只能使用自然界的磁鐵礦進行替代,同樣能夠使手搖發電機產生一定的電能。
但這種磁性條件下,需要的線圈匝數更多,并且得是絕緣外殼的漆包線才行。
沒有漆包線,只能自己想辦法替代。
朱文奎讓鶴九山去弄來松香。
松香是一種樹脂,也是自然界的絕緣物質。
將其融化,涂抹在銅絲上,也能形成絕緣效果的漆包線。
這樣簡陋條件下,手搖式發電機還是做好了。
有了電源,接下來是礦石接收器和火花發報機。
........
礦石接收器是利用礦石晶體(方鉛礦)的單向導電性來實現對電報信號的檢波。
通過天線接收無線電信號,經過調諧電路選擇特定頻率的信號,再由礦石檢波器將高頻信號中的音頻信號檢出,驅動耳機發出聲音,以聽到電報的莫爾斯電碼信號。
它需要天線,地線,調諧電路、礦石檢波器、耳機、導線、開關等結構。
將10米長的銅制天線,固定在屋頂或樹木上,用于接收無線電信號,另一端通過導線連接到調諧電路的一端。
然后把鐵棒做的地線打入地下,另一端連接到調諧電路的另一端,由此接通天地線形成一個閉合回路。
調諧電路包括一個可變電容器和一個線圈。可變電容器用于調整接收信號的頻率,朱文奎在目前的條件下使用了空氣可變電容器,其中線圈是用松香漆包線繞制在空心紙筒上。
而礦石檢波器,則是使用方鉛礦晶體和一根細金屬絲(貓須)作為檢波元件。
將方鉛礦晶體固定在絕緣底座上,貓須輕輕接觸晶體表面,通過調整貓須的位置來獲得最佳檢波效果。
還有耳機,原本朱文奎考慮現有技術條件,做的是壓電式耳機。
這種用電氣石制作的耳機,當有音頻信號施加在壓電材料兩端時,材料會發生形變,進而帶動膜片振動發出聲音。
但它的音質效果奇差,會導致音效失真,不利于電報信息的傳遞。
為此,朱文奎放棄了壓電式耳機,而是轉用電磁式耳機。
其原理是通過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當音頻電流通過線圈時,會產生變化的磁場,這個磁場與固定磁場相互作用,使膜片振動發聲。
用松香漆包線,磁鐵礦,紙殼膜片做成的電磁式耳機,音質效果相對于壓電式要好得多。
(礦石接收器示意圖)
............
最后的制作步驟,就是火花發報機。
在沒有電子管技術的情況下,火花發報機是最好的發報裝置。
其原理是利用高壓電源對電容器充電,當電容器電壓達到一定程度時,在放電間隙產生火花放電,激發高頻電磁波,通過電鍵控制火花放電的通斷來發送莫爾斯電碼信號。
采用手搖發電機作為電源,能產生穩定的直流電壓,需要通過裝置將發電機輸出的低電壓升高到所需的高電壓。
朱文奎選用鐵芯變壓器,初級繞組連接發電機輸出,次級繞組匝數更多,以實現較高的電壓比,可將電壓升高到數千伏。
升壓后的電流經過兩個可調節的金屬電極,電極采用導電性良好的銅制成,通過調節電極之間的距離,控制火花放電的強度和頻率。
信號輸出的功能有了,還有輸入裝置。
發報電鍵。
朱文奎采用簡單的杠桿式電鍵,由金屬片和彈簧組成。
按下電鍵時,電路閉合,電容器放電產生火花;松開電鍵時,電路斷開。
通過操作電鍵,按照莫爾斯電碼的規則就能發送信號。
最后是信號輸出強度。
朱文奎選擇使用直立式天線,長度根據短波頻率確定。
(短波可以利用電離層的反射進行遠距離傳播,能夠實現數千公里甚至更遠距離的通信,)
因為全球只有他一個無線電頻率使用者,朱文奎將頻率定為 10MHz的短波信號,根據波長與頻率的關系,波長約為 30米,天線長度可取為四分之一波長,即 7.5米左右。
由此,1420年版本的短波無線電裝置制作完成。
接下來就要看看它的效果了。
(火花發報機和發報電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