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皇帝決斷,立六部主官
- 明:七海帝皇
- 命運榴彈
- 2479字
- 2025-03-28 16:16:53
建文舊臣進入索赫納城。
引起了諸多圍觀者。
看著街道兩旁的民眾,引得這幫舊臣私下低語。
“哼,化外之人,毫無教養,不知規矩為何物。”
“看來以后要多行教化之道,諸位同仁要一身作則啊。”
“同感,這異邦還不如南洋,想要他們與我們同心,就得.......”
聽著他們的討論,嚴翰心中無奈,不知道一會上去面見陛下后,會是怎樣結果。
隊伍穿行城中,來到城北。
他們沿著坡腳道路而上,進入阿拉伯城堡中。
............
在城堡一層改造的大殿中,群臣跪拜。
為首老者將木匣高舉過頭:“臣攜先帝賜印,恭賀陛下重光正統!”
匣開,建文帝親筆文書,“靖難守正”,下角還有玉璽印記。
坐在上方的朱文奎,心中思索。
這人,名叫劉貞,是先皇看重之人。
早年建文帝派遣十萬大軍伐燕(朱棣)時,擔任大軍都督。
后來建文帝從應天府出逃,跟隨的大臣中,他算不上位置最高的。
這二十載時光,好些個老人已經過世,連建文帝都已經不在,他現在倒是成了資格最老的人。
朱文奎記憶里,有曾經建文帝對其評價。
‘為軍事,懦弱無擔當,帶兵打仗誤我大事,守成維持卻可用。’
因此,在南洋的時候,他以禮部侍郎的名頭,一直負責處理建文帝外交事宜,并且管理著通譯司,是嚴翰的老上司。
而他高舉木匣中的那封靖難守正,則是在南洋第八年,他成功出使阿瑜陀耶王朝,獲得一些成果,受到的建文帝嘉獎。
卻沒想,如今,成了倚老賣老的工具。
而排在他身后的那些建文舊臣,似乎也以他為首了。
朱文奎臉色微冷。
但他也明白,這無非是新舊交替之際,這幫老臣謀求政治地位的方式。
畢竟現在基業未穩,一切都還要看自己這個皇帝來決定。
如果跳脫出去看待這個問題的話,其實他們做的這些,對自己這個皇帝來說并沒有影響。
建文帝臨死前那段帝王之術的話語,又在朱文奎腦中回響。
【切記,帝王之術,深不可測,或分而治之,權衡利弊;或賞罰嚴明,用賢去佞;或聯姻結盟,外交縱橫;或軍事征伐,擴張疆土;皆以固權穩位,馭臣治民為本。】
馭臣!
是古代君王的必備手段。
這些人,只要對自己有用,一定不要因為個人感情,而偏向任一方。
只有他們處于競爭的狀態下,才會有更多動力,為自己的規劃努力。
想到這里,朱文奎掃視下方眾人,提取心聲,確定是否忠誠。
目前來看,他們更多想要的是權力和一展抱負,倒是可用。
隨即,朱文奎出聲道:“諸卿平身,如今基業未定,需要大家一同努力。”
眾臣起身,劉貞卻又出聲道:“陛下,聽聞你在此地設六部,想來是延續我大明正統,不知六部主官可有定論。”
他心無雜念,坦蕩詢問,正好代表建文舊臣開了這個僵局。
朱文奎點頭:“是啊,朕招募六房書吏,沿用國內官制,確實有重新設立六部的想法。”
這是必然的,沿用六部體制,可以直接啟用建文舊臣,讓整個體系更快完善起來。
但這些部門主官,由誰來擔任,這才是關鍵。
但今天,還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朱文奎起身:“諸位愛卿,遠道而來,朕為你們接風洗塵。”
隨即,這次廷會結束,一行人在太監的帶領下,前往城堡后面,進行聚餐。
阿拉伯式和中式結合的飲食,以及城內波斯胡姬的歌舞,讓氣氛逐漸熱絡。
坐在主位的朱文奎,平靜觀察著。
心中卻在思量怎么安排這些舊臣的位置。
劉貞繼續做禮部尚書沒問題,他做其他的不行,也就擅長這個。
卓玉明管理著皇財司,戶部尚書的位置自然就是他的,不然財權分散,反倒容易出亂子。
兵部尚書呢。
朱文奎看向馬文煥,以及另一位建文舊臣。
那人名叫謝伯鴻,在南洋時,代管軍機事務。
一個是自己的舅舅,一個在業務能力上不錯。
朱文奎猶豫下,做出決定,讓舅舅掌管兵權,暫代尚書職位,謝伯鴻則擔任兵部侍郎職位。
工部尚書,朱文奎心中已經有了人選,從港口司的管理情況看,嚴翰做的很不錯,倒是適合在工部作為主官進行管理。
接下來,是吏部和刑部。
前者管理官員人事,后者負責國內刑罰。
都需要剛正不阿,行事專一的人來擔任主官。
他一邊回憶記憶,一邊掃視下方。
心中有了決斷。
隨即,中途離場。
在御書房內,他吩咐牛旺德:“朕封你兼做秉筆太監,代朕起草圣旨,可好?”
牛旺德頓時激動不已,他的最高夢想,就是進入司禮監,而秉筆太監就是最向往的。
沒想到,如今,夢想就如此輕松實現。
他也清楚,現在是陛下身邊沒人,只能讓自己做。
為此,連忙跪地謝恩:“陛下,臣愿意。”
“起來吧,我來說,你來寫。”
“是。”
牛旺德起身,自己研磨,展開宣紙,提筆等待。
.........
一夜歡慶過后。
索赫納城小朝廷迎來的第一次正規朝會。
群臣穿上朝服,早早來到城堡等待。
在凌晨時分,牛旺德帶著太監提著食盒過來,為他們準備了早餐。
他笑著道:“這是陛下給你們準備的,今日朝會,諸位大人可要高升了,雜家在此提前恭賀。”
劉貞笑道:“如何分派,還得陛下安排,我們只管盡心做事。”
其他人也笑著應和。
牛旺德笑而不語,安排小太監們送上餐食,在一旁等著,過了會,大家吃完,太監們收好餐盒,便告辭離去。
半個時辰過后,鼓響,有太監高聲道:“早朝開始,諸位大人請入殿進諫。”
雖然目前情況簡陋,但儀式規矩卻還是延續國內那套傳承。
諸位臣子們紛紛整理朝服,以劉貞為首,向著城堡行去。
而另一邊,馬文煥,卓玉明,嚴翰三人也同時出現。
兩邊對望,誰也沒說話,徑直前行。
............
臣子們入場,早朝開始。
朱文奎直截了當:“如今百廢待興,先定下六部主管,將架子先搭起來,至于內閣,督察院,大理寺等,以后再議。”
下方臣子們一片安靜,都在等待結果。
牛旺德拿出圣旨。
郎聲宣讀。
“劉貞,今特授爾為禮部尚書,掌禮樂、祭祀、朝會、宴享之政令,望爾恪盡職守,以光國體。
卓玉明,今特授爾為戶部尚書,掌全國錢谷之出納,度支之經費,望爾廉潔奉公,以裕民財。
謝伯鴻,今特授爾為兵部尚書,掌全國武衛之政令,統率六師,以保邦國。
嚴翰,今特授爾為工部尚書,掌百工之政令,營造之事務,望爾精益求精,以興百業。
方思遠,今特授爾為吏部尚書,掌選官考課之政令,以舉賢任能。
錢伯陽,今特授爾為刑部尚書,掌全國刑名及徒隸、勾捕、關禁之政令,望爾公正無私,以明法紀。
另,馬文煥,今特授爾為中軍都督府都督,掌內武職官員之選授、升調、功賞、刑名之政令。”
念完后,接到任命的諸位,一齊上前,跪拜。
“謝陛下。”
朱文奎笑道:“可有不愿意的?”
自然是沒有。
現在有了王國的高層基礎管理架構,就看這些官員們怎么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