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您糊涂了吧
書名: 中醫1977,從拯救女知青開始作者名: 燃了個紙本章字數: 2270字更新時間: 2025-02-16 19:55:24
“來了。”
等王世鈞穿戴整齊,來到院門口的時候,晨霧還未散去,墻頭和籬笆上都是濕漉漉的。
王紅河正杵著掃帚,有些拘謹的站在一位挺翹的身影跟前,臉上帶著討好的笑。
郭明月則俏生生的往院子里張望。她本就白皙的臉蛋兒在濃霧中顯得愈發細嫩,見到王世鈞出來,立刻堆起了笑容,眉目便更加生動了。
她當即就迎了上去,明明很激動,卻依舊矜持的打著招呼,“王世鈞同志!”
“嗯,為孩子的湯藥來的吧?”
王世鈞等著去洗漱,也不拐彎抹角,直接了當道:“昨晚上我已經看過了,你的孩子……小南舟是吧?
他屬于熱證驚厥,有的地方也叫驚風,癥狀雖然嚇人,但也屬于五歲以下孩童中常見的疾病。
古人甚至總結了驚風八候,分別是:搐、搦、掣、顫、反、引、竄、視。
也就是小南舟昨晚上表現出的:頭后仰、雙眼上翻或凝視、口唇青紫、口吐白沫、雙手握拳、雙腿直伸、手足抖動、嚴重者還有大小便失禁。
既然確定了證型,你又提及過他經常性發熱,那就用經典的小兒驚厥方劑加減即可。”
王世鈞說著,挽起袖子,捧了一汪清水,嘩的潑在臉上,快速搓洗起來。
郭明月站在他身旁,聽得人都蒙了。
什么驚風八候,什么證型,什么經典方劑,即便她讀過幾年書,初中畢業,也聽得滿臉茫然,根本就不懂。
可莫名的,心里便愈發踏實起來,連連點頭,迷迷糊糊道:“哦,好!”
“那行,我需要抓的藥材告訴你,公社衛生院里應該都有。”
王世鈞擦著臉,隨口道:“蟬衣、鉤藤、甘草、珍珠母、黃連、防風、梔子……”
“等、等一下!”
郭明月徹底麻爪了,連忙找出紙筆,可裝模作樣了半天,連草藥的名字都不會寫,不由嚅囁道:“王世鈞,要不,你幫我把藥抓回來吧?
我、我記不住……
放心,今天我允許你缺工!”
王紅河站在一旁,聽得眼珠子一凸,滿臉驚愕。
要知道,郭明月雖然是生產隊里的婦女主任,卻不只是管婦女,平日里社員們上工點名都是由她負責。
因為大隊院里那些個知青時常缺工,她一個剛嫁過來不到兩年的小媳婦兒都在老少爺們兒面前發過幾次火了,屬于是氣壞了,完全不顧及什么形象不形象的了。
現在,竟然慫恿一個昨天還氣得她咬牙切齒的新知青曠工……
王世鈞也禁不住笑了起來,忙擦了擦手,把她的紙筆接過去道:“郭明月同志,不至于的。
昨晚上開會的時候大隊長特意強調過,今天墾荒,所有人都要到場,我可不能再給你添麻煩。
沒事,我把藥方子給你寫下來,劑量什么的也都標注上,你只需要把條子遞給衛生院的同志就行了,沒什么問題的。”
“好吧。”
郭明月嘟了下嘴,見他刷刷幾筆就寫好了,只好接到手中,捧起來看了看,然后才小心翼翼的揣進褲兜里,嘟囔道:“讓你享清閑,你還正經上了,真是奇怪……”
王世鈞想不到她還會碎碎念,感到有些好笑,但也不好再說什么了。
郭明月也神色一整,又恢復了干部的樣子,一本正經道:“那行,等下你就去葦子地上工吧。
知道葦子地在哪吧?
紅河叔,等下你和他一起去。我這么早過來,就是通知大家伙兒的。”
王紅河怔了一下,連忙點頭。
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山道上,清脆的聲音又在另一戶門口響起,一家人才聚在一起吃早飯。
“世鈞,昨晚上開會是為了開荒的事情?”
“對呀,隊里說糧食不夠吃,想把葦子地開墾出來。”
“哎呀,那可是個大工程!”
聽著二人的交談,謝培英一陣出神,忽然道:“掌柜的,等下我和玉堂也去吧?”
“你們去干啥?”
王紅河眉頭一擰,臉上滿是憂慮。
“去掙工分呀!”
謝培英知道他在擔憂什么,堅持道:“這又不是剔苗除草,看不看得清又沒關系,我就幫著拾蘆葦根,摸著也能干的。
咱家去年就欠隊里的,我雖然不中用,但能掙一分是一分。
玉堂也有把子力氣,幫著往外抱雜草,記分員要是有良心,也不至于讓他白干吧?”
王紅河還是有點不情愿,欲言又止。
有些話當著外人的面兒,他不好意思說出口。
王世鈞明白他的難處,一直沒有吭聲。
一個大男人,老婆是個殘疾在村里本就是讓人抬不起頭的事情,再讓她當著所有人的面兒下地干活,人家會如何議論他?
他的面子往哪擱?
可看著謝培英渾濁眼眸中的希冀,以及她局促不安的表情,他一個做丈夫的,又怎么忍心直接把話挑明?
見氣氛有些僵硬,王世鈞暗自嘆了口氣,不得不站出來打圓場,“叔,嬸想去就讓她去吧。
就像她說的,反正是墾荒,地里也沒莊稼,幫著干點雜活也是可以的。
實在不行,就再讓她回來嘛。”
短短幾日,王世鈞已然看出謝嬸兒是個要強的人,她不想成為一個累贅,但凡有一點可能,都想為家里做點什么。
對于這么一個自尊心強的女人來說,讓她閑在家里,實則是對她的煎熬。
見他開口了,王紅河不好再說什么,嗯了一聲便開始收拾農具。
吃過早飯,一家人走在鄉間小道上,謝嬸兒和小玉堂都顯得很高興。
即便王世鈞,望著阡陌縱橫的田野,內心也十分舒暢,哪怕露珠打濕了鞋襪,冰涼涼一片,也難掩他激動的心情。
過慣了鋼筋水泥叢林里循規蹈矩的生活,終于再一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真切。
為此,他甚至故意蹚在路邊的牛筋草上。白茫茫的露珠濺射開來,留下兩條清新的腳印,在田間地頭拖出去很長。
王玉堂小孩子心性,也有樣學樣,把鞋子蹚得濕漉漉的,惹得謝嬸兒一通好罵。
兩口子笑著搖了搖頭,終于意識到這高大的外地知青,骨子里也只是個長不大的小年輕罷了。
一家人趕到蘆葦蕩的時候,地頭早就擠滿了人。
大隊長王西山已經講完話,說是要到公社開會,早早就離開了。只留下幾個生產隊干部維持秩序。
郭明月自然也在其中。
但是,正在分派工作的卻是王長林和當初有過一面之緣的張會計。
兩人商議了一陣兒,開始派活。
“王世鈞,割蘆葦!”
“王志國,挖蘆根!”
……
只是,念到王志國三個字的時候,人群中一位個子不高的男青年當即就不干了,嚷嚷道:“長林爺,你是不是搞錯了?
讓我去挖地,讓一個外地來的知青割蘆葦?
你糊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