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偏偏火上澆油
書名: 中醫1977,從拯救女知青開始作者名: 燃了個紙本章字數: 2205字更新時間: 2025-02-13 19:08:44
“你真要借?三十斤粗糧換十斤細糧?想好了?”
郭明月盯著他,再三確認。
“當然!”
迎著她異樣的目光,王世鈞依然不為所動。
十斤白面,關鍵是不要糧票,這種好事兒哪找去?
郭明月徹底失望了,垂下頭,當即就讓他簽字。
可想到他是一位外地來的知青,人生地不熟的來到這個窮山溝里,可能不了解狀況,還是咬著牙補充道:“王世鈞,你真要把三十斤粗糧換成十斤細糧?
我告訴你,這里不是首都,你這么點糧食吃完可就沒了。夏糧收獲之前,生產隊是絕對沒有糧食再借給你了!
三十斤粗糧你摻著野菜還可以堅持到麥收,十斤細糧你是無論如何都撐不到的。”
“知道,知道!”
王世鈞翻了個白眼兒,雖然明白她是在為自己考量,可還是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你話可真多,說幾遍了?”
郭明月氣結,砰的把筆拍在他跟前兒,再不吭聲了。
王世鈞心中歡喜,拎起面口袋就走,臨出大門的時候才想起來道謝,“郭同志,麻煩了。”
“下午去上工!”
郭明月懶得搭理他,攥著圓珠筆,咬牙切齒道。
一路回到家中,見他背回來十斤白面,王紅河和謝培英同樣滿臉錯愕。
兩口子嚅囁半天,也不知道該如何勸他。
反正東西都提回來了,再說又有啥用?
只是,這十斤白面……頭幾天是舒坦了,可往后的日子咋過?
沒想到看著這么聰明的一個小伙子,咋只顧眼前,不往長遠打算呢?
望著他們臉上的愁容,王世鈞心中好笑,心說自己重活一世,若是連口細糧都吃不起,豈不白活了?
為此,他下午沒去上工。
而是一頭扎進了山里。
前世懵懂,空守寶山而不自知,現今回想起來,伏牛山綿延千里,其中寶物不計其數,就看你認不認識了。
遺憾的是,上輩子他只是個高中都沒畢業的小知青,剛到河西屯的時候還懷揣著夢想,可幾個月的生活磋磨下來,就失去了所有的生氣,和大多數上山下鄉的知青一樣,行尸走肉般混日子。
如今想想,這個年月的經濟活動表面上看起來猶如一潭死水,可水面下卻有暗流涌動。
只要有膽識,不說發大財,混個溫飽還是不成問題。
就比如這春山,今天冬季剛過,正是茯苓出土的好日子;一個月之后,金銀花含苞待綻;再一個月后,石菖蒲舒展腰肢;又一個月后,半夏芽珠成熟……
一年四季,各種草藥適時而生。
其中不乏靈芝、過橋草、金釵石斛等珍稀藥材。
眼下山林尚未經過大規模開發,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只待有緣人發掘。
王世鈞對自己的草藥學知識十分自信;唯一不自信的就是這大山他進得去,卻不知出不出得來……
山林是很危險的。
作為一名下鄉知青,他前世就聽聞過許多不幸的事情,導致他待在河西屯的三四年里都沒敢深入過伏牛山。
如今,既然下定決心采藥賺錢,他就不得不做足準備。
所以,按時上工掙工分他自然需要,卻不想綁縛在上面,庸庸碌碌度過自己最美好的青春。
否則,豈不是辜負了老天爺讓自己重來一次?
一直到日落西山,王世鈞才匆匆忙忙趕回。
一個下午,他也只是在山林的外圍轉了轉,藥材倒是發現不少,除了一味危險的藥材,合適采收的卻不多。
尤其是茯苓,那玩意兒大多生長在松木較多的山林中,必須往里走才能找到。
王世鈞入山的時候都下午了,他不敢以身犯險,就沒有收獲。
不過,對此他并不氣餒。
世間的藥材實在是太多了,單是《神農本草經》里就列了三百六十五味之多,分為上、中、下三品。只要他想采集,就必定不會空手而回。
紅日沉入山巔,投下一大片濃重的陰影。
偏偏衍射而來的億萬道霞光不愿就此消逝,飛虹一般,將整座山村的上空都映照成了金色。
望著這瑰麗的景象,王世鈞心懷舒暢,沿著山道,一路往家走去。
恰好,社員們也剛從田里回來,村頭熙熙攘攘的,都是扛著鋤頭的身影。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王世鈞一陣失神。
不知道是不是重活一世,心態發生了轉變,往日再平凡不過的場景,都能讓他覺察出美來,滿臉陶醉。
“王世鈞!”
哪知道,正出神,一道清亮的嗓音在不遠處響起。
人群一靜,都望了過來。
郭明月?著籃子,扭著細腰,氣呼呼走上來,顯然是氣急了,瞪著他質問道:“你下午又曠工!
中午你跟我承諾的話呢?
你一個知識分子,言而無信,也好意思!”
王世鈞瞅見是她,就覺得不妙,聽著四周的哄笑聲,更覺尷尬,不好意思道:“郭同志,我、我下午有事兒……”
“啥事兒?”
郭明月毫不相讓,氣憤道:“是肚子疼還是腦袋疼?
我看你們幾個能不能把人身上能得的病癥全用一遍!
你們這幾個知青,沒一個讓人省心的!
算了,我郭明月也不怕得罪人,今晚上大隊支部開春季生產動員大會,各個干部和生產標兵都要參加,你也來,知道嗎?”
王世鈞一臉錯愕,疑惑道:“既然是干部和標兵參加的會議,我就不夠格去了吧……”
“你來接受批評教育!”
郭明月沒想到他臉皮這么厚,竟還以為叫他去是讓他出風頭,不由杏眼圓睜,連忙補充一句。
山道上,社員們笑作一團。
“哦。”
王世鈞翻了下眼睛,也不好公然和她對著干。
郭明月瞥了他一眼,氣哼哼的走了。
留下眾人議論紛紛。
“不是,明月平日里性子挺好的,怎么被他氣成這樣?”
“哈哈,沒聽明月說嘛,這小子估計中午答應去上工,結果轉臉就變卦,擱誰誰不生氣?”
“好嘛,還以為那幾個鱉孫兒就夠氣人了,沒想到新來的這個更不是個省油的燈。你說長得瘦瘦高高,這么排場的一個人,骨子里咋恁憊懶呢?”
“哼,再不是省油的燈又能怎樣?知青了不起啊?縣官不如現管。明月脾氣好,可骨子里有股子擰勁兒,這王世鈞惹到了她,往后有他好受的!”
……
王世鈞一臉無語,懶得再聽這些人嚼舌頭根兒,施施然回到院子里,砰的把柴門關上了。
只是,站在院子里的王紅河和謝培英卻滿臉不安,想到他一個心高氣傲的大小伙子晚上要去大隊院接受批評教育,就愈發不知所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