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翰林院?
- 穿越大秦,我成皇子了?
- 邩鳥無敵
- 2026字
- 2025-02-23 23:53:02
“區區匈奴,我韓信到時候斬了他們的頭領,給大伙兒助興。”
韓信的話說得堅定無比。
別的不好說,但打仗?
在這方面,他有著絕對的自信,絕不會讓信任他的小公子丟臉!
“一千兵力?若是能媲美大秦銳士的隊伍,斬殺數倍敵人不在話下。”
經過昨日的風波,項羽的脾氣收斂了不少。
他甚至已經仔細研究過匈奴的戰術。
昨日還親眼見識了能大幅提升騎兵穩定性的馬鐙。
再加上項羽這樣的猛將同行。
這是經過周密計算得出的結論,絕非信口開河。
“放心,我給你們的一千部隊,絕不遜色于大秦銳士。”
嬴子季依舊信心滿滿地說。
大秦銳士固然勇猛,但受限于時代,騎的馬匹自然比不上虎豹騎座下的大宛良駒。
這話傳到群臣耳中,簡直像是天方夜譚。
比大秦銳士還強悍的一千兵力?
斬首數倍敵人?
生擒匈奴將領?
連小說家都不敢這么寫。
“殿下,這兩位小兄弟畢竟年輕,還是讓他們跟隨大軍行動吧。”
蒙恬也感到頭疼。
沒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拼過,是不會明白匈奴有多難對付的。
來去如風,猶如狼群一般。
就算是大秦這樣的強軍,也只能被動防守。
年輕人心高氣傲,哪懂沙場的殘酷,到時別把命丟了,讓他被嬴子季責怪。
“蒙將軍不必擔心他們,這事就這么定了。”
嬴子季堅定地說。
然后他頓了頓,取出一卷錦書。
“除了韓信、項羽這樣的將才,文官方面也有三位人選了。”
“蕭何將擔任司農內吏,張敖和張耳則會成為博士,至于張良,我打算為他設立一個新的官職。”
嬴子季的聲音雖稚嫩,卻在麒麟殿內清晰回蕩。
司農內吏,負責大秦的糧草供應。
博士,則是管理典籍和藏書的關鍵角色。
這些職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瞬間,朝堂上炸開了鍋。
“若是些無關緊要的小職位,我們也懶得計較,但這司農內吏和博士,怎能交給幾個胸無點墨的人?”
“我等出身顯赫,豈能與此等人為伍?還請小公子慎重考慮!”
“小公子莫不是被這些人蒙蔽了?等始皇歸來,只怕會將他們斬首示眾。”
“讓鄉野村夫登上朝堂,傳出去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
“什么?還要增設新官職?沒有陛下首肯就隨意變動?”
朝堂如同煮沸的油鍋,喧鬧不已。
不僅是勛貴,幾乎所有朝臣都表示反對。
嬴子季讓韓信和項羽參軍,大家尚能接受。
但讓幾個無名小卒擔任要職,騎到自己頭上,誰會樂意?
馮去疾一站出來,議論聲才逐漸平息。
“啟稟小公子,微臣有不同意見。”
“馮丞相請講,子季洗耳恭聽。”
嬴子季將一張寫著礦鹽精煉步驟的紙條塞入懷中,抬起頭來。
他好奇地眨了眨眼睛,似乎不明白馮去疾為何如此嚴肅。
“小公子,這幾個官職,歷來都是我秦國上卿的位置,還是由甘、孟、白三家的人來擔任最為妥當,畢竟咱們對他們知根知底。”
這話的意思很明顯,三家之人值得信賴。
不就是說站在朝堂上的人,總得讓人放心嗎?
“知根知底?看來馮丞相對于之前那些在職的官員,確實是頗為信任啊。”
嬴子季的小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今天的情況,他早就預料到了。
“雨化田。”
“在!”
“把你查到的東西拿出來吧。”
查到的東西?
群臣面面相覷,不知道嬴子季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但雨化田的名頭可是響當當的,他查出來的事兒,肯定不簡單。
頓時,有些人開始緊張起來,背后直冒冷汗。
只見雨化田取出一卷錦書,展開念道:“甘家甘燕,任職司農期間,今年六月私吞糧草三千石;白家白起,掌管兵部,上月受賄黃金百兩,導致軍需物資短缺。”
每念出一個名字,群臣的心就跟著一顫。
這些事兒,他們可都是頭一次聽說。
嬴子季掃視一圈,淡淡道:“看來,有些人表面光鮮,背地里卻干著見不得人的勾當。這樣的‘棟梁’,咱們秦國可用不起。”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還有不少人借著職務之便,撈了不少好處,反正沒一個是干凈的。”雨化田的聲音在麒麟殿中回蕩。
隨著一個個名字從他口中蹦出,殿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無比。
馮去疾的額頭上,青筋一根根暴起,顯然是氣得不輕。
世家之人當官,為自家謀利,中飽私囊的事他早有耳聞,連始皇也多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些人竟如此膽大包天,連糧草都敢貪!
這要是查實了,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小公子,這些事都是真的嗎?”馮去疾轉頭看向一旁的頓若。
心里頓時涼了半截。
掌管黑冰臺的頓若沒吭聲,這消息恐怕假不了。
難道這情報是頓若給小公子的?
“這些也是雨總管偶然查到的,至于真假,等父皇回來再說吧。”嬴子季回答得模棱兩可。
他用這些證據暗示,世家的人未必靠得住。
目的顯然已經達到。
“也好,等陛下回來查清楚,到時我一定全力配合,絕不姑息。”
“不過小公子你任命蕭何那幾個人,我還是不同意。這些職位,得交給真正品性優良、能力出眾的人。”
馮去疾并未就此罷休,繼續提出反對。
聽到這話,嬴子季臉上露出了一抹天真無邪的笑容。
“馮丞相所言極是,這正是我提議設立新官職的緣由。”
“張良擔任翰林院院長,即日起便是大秦的正式官員,廣招天下有才之士,不論身份貴賤,只要有真才實學,均可通過考試入讀!”
“從中選拔出才能卓越者擔任官職,正如馮丞相所說,為我大秦選拔賢能良才。”
“屆時,若蕭何、張敖等不如其他賢才,我便讓他們讓位,如何?”
“翰林院?”
這兩句話如重錘落地。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一時之間都有些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