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烈火烹油
書名: 快婿作者名: 我的長槍依在本章字數: 2046字更新時間: 2025-03-17 22:07:07
十余人目光全看向上方。
吳光啟也充滿期待,他從沒想過,自己當初在宣州偶遇的小孩,如今竟靠著自己走到這步。
不可否認有其岳父的原因,可走到如今步步艱險,他居然挺過來了。
特別是在瀘州前線,光從戰報中聽也明白其中的兇險。
別的不說他帶三千邊軍敢為先鋒這點,就是禁軍中諸多大將也不如他一個孩子。
想想和他同輩的自家孫子孫女,真乃奇人也!
趙立寬和自己說的那些,也算對自己有恩情,加之愛才之心,便出言相助,不過最終能獲得何種封賞也只能全看陛下了。
就見上頭陛下稍加思索后鄭重道:“知制誥。”
“臣在!”知制誥連出列,他負責按照天子領命擬寫詔書。
“擬旨,歸化軍團練使趙立寬勇冠三軍,舉措有方,殺敵制勝,克紹箕裘,因功加封左衛大將軍。”
話音落下,吳光啟剛松口氣為趙立寬高興。
突然反應過來,連拱手問:“陛下是說左衛大將軍?”
陛下點頭。
在場不少人都驚訝了。
吳光啟自己更是驚訝,他為趙立寬求的是左衛將軍,陛下封的是左衛大將軍!
一字之差卻完全不同,左衛大將軍可是正四品武官!
而且他也有些疑惑,陛下封賞為什么要說克紹箕裘這樣的詞?
陛下圣心已定,所有人都不好說什么,便都同意了。
之后鄭親王表示,他愿再出八千兩資助給前線的趙立寬,讓他更加專心為國殺敵,不必為軍餉錢糧操勞。
吳光啟心里自然明白鄭親王意欲何為。
他當初把趙立寬當棋子,沒想那小孩如此爭氣,如今再給趙立寬送錢就是提醒陛下提醒百官,趙立寬是由他資助才有如今成就,沒有他出力也不會有如今的戰果。
陛下也當著眾人的面稱贊其識大體。
趙立寬如今有了功勞,是各方都想去拉攏結交的人物了。
......
從殿內出來,眾人一一道別。
吳光啟為趙立寬高興,只要他活著回來也算拼出頭了,以后在朝堂上大有可為。
心想高思德不愧是封疆大吏,眼光卓絕。
選中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女婿,原來是匹泯于眾人的千里良駒,乘龍快婿啊。
這時入內內侍都都頭魏浦從后面走來,拱手說:“吳相公留步,陛下請見。”
他點頭留步,隨后跟著魏浦沿著回廊走到后院,陛下已在院中白玉石桌旁等候。
見他來后屏退左右。
吳光啟行禮:“臣吳光啟遵令而來。”
陛下還手背在背后:“出征時你曾對趙立寬諄諄教誨,你與其早就相識。”
吳光啟沒想到這么久的小事陛下還記得,點頭道:“稟陛下,在宣州便相識許久。”
“哦?”陛下頗為好奇:“你方才對他多有好話,怎么,這么一個后輩能入你法眼。”
吳光啟拱手,趙立寬既是他欣賞的后輩,最重要的是他在南方打勝仗也解救了自己的長子長孫。
西南局勢好轉,如果能度過難關,自己的兒子也定會高升。
便有意為其說好話,將在宣州偶然認識趙立寬的事與陛下說了,還加以粉飾。
陛下應該是想知根知底,才好用人。
當他說到趙立寬點醒他,跟他說錢稅法壞處時,陛下也頗為驚訝。
“這是真是他跟你說的?”
吳光啟點頭,陛下的驚訝并不意外,想當初他也很驚訝。
于是感嘆:“陛下,趙立寬這人年紀輕輕卻很有見識膽識,可能是邊地長大的孩子,從小吃苦,早慧早熟,全不似他年紀那樣。
只不過說話有些粗魯,禮節不太周到。但所謂‘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臣以為他那些都是小毛病。”
陛下不說話,似乎在思考什么,好一會兒才開口問:“依你之見,他能獨當一面嗎?”
他頓時慎重起來,陛下問的可不是小問題。
獨當一面是像孔炿一樣獨領一軍指揮一場戰爭,那就不光是要會打仗的事了。
他謹慎道:“臣以為他還年輕,需要多磨練磨練。”
“你留下跟朕吃了飯再走吧。”
吳光啟受寵若驚,拱手謝恩。
飯桌上山珍海味琳瑯滿目,陛下沒怎么動筷子,而是又問了他一些最近的政事,說著說著不知怎么又問起趙立寬在郡王府如何。
吳光啟心里略微詫異,陛下的關心怎么感覺.......有些過了。
嘴上還是說了他在北方時了解的一些情況,每天有小丫鬟跟著伺候,聽說他的妻子對他也很好。
不過也笑著補充:“畢竟是高郡王的女婿,他一個無名無勛的小孩,自然不會那么自在,聽他說零花錢也是每月妻子發的。
總好過那些贅婿。
但他們兩口子都住在王府,寄人籬下也不會好到哪去。”
陛下放下筷子,突然問:“吳相公,你家千金多大?”
吳光啟又一個沒料到,趕緊道:“稟陛下,虛歲十七。”
大概是見他擔心,陛下輕描淡寫說:“皇后很喜歡她,是個好孩子。”
“謝皇后娘娘厚愛。”他連道。
.......
從宮里回家的路上,吳光啟皺眉思索,他總覺得陛下和他說的話有些.......摸不著頭腦,總覺得有深意,又好像沒有。
次日,官軍首戰大捷,擊敗叛軍萬余的消息就在神京之中傳開。
官府到處張貼公文告示,派官差敲鑼打鼓四處宣揚。
原本就是洛陽城里頗有名聲的趙立寬,這次又出了大名。
全城上到達官顯貴,下到平頭百姓,人人高興,處處歡慶,勾欄酒肆里到處都在傳這件事,似乎誰不知道就算孤陋寡聞了。
官府在官署、城頭張燈結彩掛出彩旗慶祝,百姓奔走相告,口耳相傳,人人都在說少年猛將趙立寬沖鋒陷陣,以一當百,身受幾十處傷大破叛軍的故事。
這件事不僅鼓舞了戰場士氣,也振奮了后方民心。
前面的捷報入京才沒幾天,官府又有告示,趙立寬部不僅破敵殺賊,還擒獲叛軍二號頭目,正在押解入京的路上。
這下京城輿論更如炸開了鍋,似烈火烹油一般欣喜若狂,戰打了快三年,還從沒有過這樣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