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應天府洪承疇的危機
- 明末,從救援揚州開始
- 追夢千里之外
- 2180字
- 2025-04-17 13:44:33
鎮江前線,李八也在想法設法的突破清軍綠營,畢竟劉秀要做漢王,說的是要在應天府,總不能一直拖著不做。
此時的鎮江軍團,已經完成了火槍的全配置,當然不能和后方的步槍比,但是比鳥槍強了不少,至少面對八旗騎兵,打的他們無法近身。
不光如此,劉秀還搞了不少轟天雷,只是一次沖鋒,李八就扔出去幾千個這玩意,這火力確實更猛,至少對面的綠營被打退了。
有轟天雷開路,加上火槍的三段擊,綠營根本擋不住,劉秀軍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了應天府城下五里外。
這還是劉秀下令,停止進攻,開始修建防御工事,李八這才不得不停止進攻,他還想一鼓作氣拿下應天府。
洪承疇在應天府,手下來報告,綠營敗了,還聽說了劉秀要拿下應天府,這可是驚天霹靂,他驚恐萬狀的站起身來,聲音顫抖。
又來了,這幫南明的不怕死,這些綠營也太菜了。不是綠營太菜,洪承疇真是想錯了,這一次不是南明來進攻,只是劉秀軍的獨立行動。
這一次進攻沒有試探,而是反清力量的一次集中進攻,劉秀軍從江北的揚州,鎮江的北固山陣地,還有皖南徽州方向,三面圍攻。
尤其主力是李八的鎮江軍團,揮舞著火槍,一下扎在了綠營的防御陣地上,打出了一個突破口。
在說這場全面反攻之前,得先講清楚一個事兒,就是目前綠營的底氣到底是啥?
簡單粗暴的講,洪承疇的底氣,就是江南的清軍綠營,哪里有反清,綠營就會去哪里。
本來沒有綠營,清軍的力量確實不夠,洪承疇建立綠營,這是為了填補窟窿的一種方式。
那么漢人為什么都心甘情愿做綠營,當清軍的二鬼子?
首先,多爾袞在這方面很守約,幾乎從未發生過胡說八道事件,只要二鬼子投降,清軍都是給予重視,至少高官厚祿,其違約風險幾乎是零。
清軍永遠不會違約,好像是二鬼子的一種共識。至少清軍從皇太極,一直到清軍入關,二鬼子都是得利的一方,在這種信譽下,投降清軍相當于穩賺不賠。
當然了漢人的選擇還是有的,騎墻派有三個選擇,如果不想割據一方,那就可以抱大腿,那么誰的實力強,當然跟著那一方。
于是投降清軍的二鬼子,最后的收獲,一般是高于投降南明的,尤其現在南明皇帝都不安全,這也是漢人的綠營,樂于投降清軍的重要原因。
如果沒有劉秀,投降清軍就相當于抱大腿,這個也很正常,能力不夠,就抱大腿,跟著大腿做后,領取狗糧就行了。
跟著清軍的二鬼子,不僅安全,可以保命,還能在約定時間拿到狗糧錢,所以綠營成立后,清軍的命令很好使,也樂于聽命洪承疇,做他的打手。
有了多爾袞,長期的信用做背書,再加上孔有徳,吳三桂,洪承疇作為清軍南下的頭號馬仔,為了維系跟清軍的關系,于是二鬼子很放心做了綠營。
綠營的武力其實已經超過了江南八旗力量,是滿清在江南最大的勢力。
清軍八旗很開心,綠營也很開心,兩兄弟其樂融融,在這種心照不宣的相互信任下,綠營一旦失敗,就跑去向清軍救援。
清軍號稱,滿萬不可敵,如此循環往復,反正清軍是獨一檔的實力,至少綠營認為,劉秀軍再強大也不怕,不必擔心。
綠營于是退了,他們很有信心,以前也是這樣,回頭清軍出動,就能奪回來,反正八旗騎兵在后面放著呢,也不怕應天府丟了。
洪承疇知道內情,八旗騎兵都去了廣東,應天府財政直接大出血,別說打退劉秀軍,應天府內的安全都保證不了。
不光如此,今天綠營的錢從哪來?根本沒有稅收,只能從多爾袞哪里借,借新還舊,可如今劉秀軍突然進攻,應天府財政徹底陷入驢拉磨死循環。
這下完了,洪承疇能不能還上錢成問題了,很多支持綠營的漢人,得掂量掂量他們的未來。
暴風雨來的是如此之快,洪承疇想和綠營心連心,沒想到這樣的二鬼子,卻對他玩腦筋。
洪承疇對漢人加稅,老百姓被壓的要喘不過來氣了,這可把騎墻派氣的不輕,本來還不想把事情做絕,但是你逼我的,快把能到手的肉撿回來。
他們算是明白了,與其抱著清軍大腿等死,不如去賣掉洪承疇回回錢。
雖然綠營否認報復,但懂的都懂,其實二鬼子自身的狀況不容樂觀,清軍根本不信任,劉秀軍的火力又太猛了。
為了緩解壓力,綠營需要獲取更多的支持,拋出洪承疇無疑是選擇之一。
同時,綠營希望通過和劉秀軍談判,來向洪承疇施壓,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沒想到這一炮,竟誤打誤撞掐住了洪承疇的喉嚨,觸發了應天府的蝴蝶效應,應天府瞬間陷入了動蕩,內外一片混亂。
洪承疇措手不及,被迫向劉秀軍打白旗,要求談判,這個停戰請求其實挺扯淡的,至少被清軍批評為投降行為。
不過洪承疇確實沒辦法,他毫無防備,瞬間損失慘重,而現在綠營只是一場失敗,就要退出應天府,這一偷襲,同樣讓清軍陷入了被動局面。
畢竟啊,這不僅僅是一個綠營的退群,而是漢人反清浪潮的一個縮影。滿清最怕的就是這個,一旦越來越多的漢人坐山觀虎斗,開始拋棄洪承疇,多爾袞的信用就可能開始崩塌。
清軍一共才多少人,根本控制不住漢人,應天府的滿城還沒建好,八旗貴族猶豫了,還要不要冒險,要是沒人接盤,還怎么混?
這下好了,八旗貴族有人退縮了,連自己人都開始跑路,其他漢人會怎么做呢?
洪承疇真的慌了,諷刺的是,劉秀當然派出劉良佐談判的時候,他一直忍著,結果這才一年不到,綠營要開始下船,要是多爾袞知道了,一定會覺得寒心。
洪承疇以為他是老大,結果發現帶的兄弟全在暗度陳倉,這滋味兒不好受吧?
江南綠營這艘航母看似堅不可摧,其實早已布滿裂痕,應天府的綠營不過是第一個敢動刀的老鷹。
接下來可能還有孔有徳,吳三桂都在默默摸出手里的軍刀,八旗貴族這回真要小心了。
畢竟世界不是多爾袞說了算,而洪承疇還在應天府里發呆。難道走錯棋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