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京城的房子】(求追讀)
- 1985:我的文藝時代
- 后來者
- 2014字
- 2025-03-09 23:59:00
昌平詩會結束之后,周向南這邊也就回了《人民文學》雜志社的招待所。
雖然說周向南這邊可以去好好逛一下這個年代的京城,不過他并沒有花時間去看那些景點,而是去了解京城的房子,他很想買四合院,不過很顯然即便是以現(xiàn)在的四合院價格,周向南也還是不一定能夠拿下。
他前面兩本小說在《人民文學》發(fā)表之后,攢了四千的稿費,現(xiàn)在再加上《人民文學》要給《情書》和《贖罪》發(fā)行單行本,這又是一筆稿費,算下來他這邊攢了有八千多,后面要是別的雜志給他轉載《贖罪》小說,稿費可能還有一些。
至于,兩部小說的劇本改編費,電影制片廠這邊倒是還沒有和他這邊談。
反正《人民文學》在這,朱煒也會替他聯(lián)系,至于要是真得能夠有電影劇本的改編費,可能又是一筆稿費。
到那個時候,他可能也就是成為真正的萬元戶。
這個年代的萬元戶可一點都不簡單。
其實真正說起來,這還是周向南這位作者還沒有遇上后面的稿費版稅制,要是等到以后小說出版按版稅算稿費,周向南會更早地成為萬元戶,甚至還遠遠不止如此。
雖然說現(xiàn)在周向南手里有一筆錢,但現(xiàn)在買四合院沒有那么容易,尤其是現(xiàn)在很多四合院都是大雜院,住了好幾戶人家,想要撿漏,碰上合適而且手續(xù)齊全的四合院,那絕對是要看運氣的,甚至可以說是相當難的。
最大的問題就是四合院的產(chǎn)權不明,很難會有單獨合適的小四合院主人家想要出手賣掉,這樣的還是要看時機。
當然,周向南也有了解京城現(xiàn)在的商品房,依舊很少有合適的,主要是京城的住房本就緊張,而且商品房的市場很少,而且價格也不低。
其實從建國開始的1949年至1978年這接近三十年時間內,城市里生活的人民群眾,他們本身都擁有編制,都有單位,而單位會給他們蓋房子,他們居住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單位分配的。
這項制度就是福利分房制度,大多數(shù)人在這個時代都是不缺房子的。
雖然說現(xiàn)在福利分房制度從行政體制上已經(jīng)不復存在,但是在具體執(zhí)行的過程中還是會有一些影響。因為有些單位會集資為自己員工修房子,然后再把房子分下去,這是單位福利政策體系的一部分,也是被國家所認可的。
因此在這個時候,房地產(chǎn)并不像如今這樣繁榮,可以說這會搞房地產(chǎn)基本掙不到錢,因為人民都有房子,不存在要買房子的現(xiàn)象。
雖然說現(xiàn)在京城的商品房并不多,但是也已經(jīng)有了商品房,只是很少,而且也很搶手。
朱煒這邊也是知道周向南有在了解京城的房子,他自然是非常期待周向南能夠來京城定居生活,在他看來,周向南就是一位文學界的天才作家,自然是希望周向南能夠留在京城這個文學的中心,不要一直待在偏僻的南方小縣城。
他這邊也已經(jīng)在和京城文聯(lián)反饋,想要調周向南這位作者來京城,至于組織關系調動,也沒有那么簡單,而且最重要的還是要推薦周向南加入中國作協(xié),不是京城作協(xié),而是中國作協(xié)。
“向南,你要是后面調到京城作協(xié)這邊,文聯(lián)協(xié)會這邊一定會替你考慮住處的。”
聽見朱煒這話,周向南并不看好文聯(lián)會替他解決,畢竟他又不是住單位宿舍,而是要帶弟弟妹妹來住,至于分房,他這樣的新人就別想了,最好的還是自己買房。
只是很顯然,現(xiàn)在并沒有特別的合適的房子。
周向南望著朱煒,說道:“朱編輯,我后面就要回德城東陽縣,要是可以的話,你就給我留意一下,如果有人要買房子,不管是四合院,還是住宅樓,價格合適,你到時候告訴我一聲,我都會再來京城一趟。”
告訴當然也不是寫信,而是可以直接打電話,雖然說東陽縣不大,但是縣文聯(lián)這樣的單位還是有電話可以聯(lián)系。
朱煒點了點頭,他明白周向南的意思,笑著說道:“你放心,我會替你留意的。不過四合院,我勸你還是不要考慮了,現(xiàn)在根本就沒有人會買四合院。”
在朱煒看來,四合院又亂又舊,而且價格也不便宜,根本就沒有人會愿意花那筆錢去買。
要是真得周向南有那筆錢,他也不會建議周向南去買什么四合院。
周向南聽著朱煒的話,只是點了點頭,他其實很清楚這一點,現(xiàn)在農村里面農民月收入就十多塊錢,城市里工人工資也就三四十塊,根本就不可能會花錢去買房子,畢竟現(xiàn)在人民普遍認為,有一套可以居住的房子就行了。至于房子的來源,要不是家里祖?zhèn)飨聛淼模痪褪菃挝环峙涞模蛘咧苯幼≡谒奚嶂小?
即便是家里如果有錢,更多的會去考慮買彩電、冰箱、電視機這些大件。
“其實向南,我覺得要是合適的話,你也可以先租房住。”
“我知道的,不過這件事不急的,順其自然。”
聽見朱煒這話,周向南點了點頭,他的確是也有這個想法,只不過他覺得還是要真正定下來才好一些,總不能帶著弟弟妹妹在八十年代的京城當北漂,租房住,那他這個做大哥也實在是太對不起弟弟妹妹。
當然,周向南現(xiàn)在也并不著急,也沒有想著立即就來京城,不是這一時半會就能定下來的。
周向南這邊也沒有在京城繼續(xù)久待,很快也就坐上了綠皮火車,又晃晃悠悠地回了德城東陽縣城。
其實周向南很清楚,東陽縣雖然小,但那邊也畢竟是周向南和弟弟妹妹的家鄉(xiāng)。
現(xiàn)在他們兄妹三人在東陽縣也算是生活不錯,要是帶弟弟妹妹來京城吃苦,那肯定是沒有必要的。
他可真不想剛剛結束重生之我在田里搞雙搶的苦逼生活之后,又開始重生之我在京城當北漂的吃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