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兵馬多多益善
- 晚唐霸主
- 迷惘的小羊羔
- 2064字
- 2025-03-27 01:12:27
真正大規模的北方人口遷移南方地區,要從西晉末年開始。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原地區被胡人占領,大量北方士族和百姓遷往南方江東、江南一帶。
在東晉十六國與南北朝交織的那段長達兩百余載的歲月里,南方的諸王朝仿佛被某種魔力驅使,頻繁地掀起北伐的壯闊波瀾。
然而,令人嘖嘖稱奇的是,盡管他們北伐之心熾熱如炬,卻始終未能跨越那道無形的界限,實現南方對北方的一統大業。
究其原因,乃是由于當時的南方,在人口基數與經濟實力上,相較于北方,猶如稚子之于巨人,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將大量中原的文化和財富帶往南方,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
隋朝末年,由于北方戰亂影響,大批工商業、農業者逃亡至南方江浙一帶,這也造成了南方經濟的繁榮。
到了南宋初年,南方經濟地位徹底超過中原,成為了經濟之重心!
古往今來,從南到北一統天下成功的,也就是明朝的洪武皇帝朱元璋。
“先生,我欲拜你為記室掌書記,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蕭頃,拜見主公!”
蕭頃也不再猶豫,欣然接受了朱瑾的任命。
記室掌書記,只是一個從八品的官職,但是掌朝覲、慰問、聘薦、祭祀、祈祝之文及號令、升黜之事。
軍隊中的記室掌書記也負責軍隊戰情軍需的記錄、文書、信件等事務。
實權很大。
“子澄,依你看,我們現在還有什么不足之處嗎?”
朱瑾虛心求教。
蕭頃則是抿了一口茶水,想了想,便道:“主公,屬下認為,咱們當前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缺乏可用之才?!?
“宋州、亳州的官吏,良莠不齊,且基本上都是貪官污吏,或是尸位素餐之徒居多,也非主公您的嫡系?!?
“這些官吏在任上毫無作為,甚至還魚肉百姓,盤剝鄉里,敗壞了咱們的名聲?!?
“主公不可不引以為戒?!?
“畢竟,節度使掌管地方上的軍、政、財,主公您只抓軍事與財務,對于官吏的人事任免以及審核,不聞不問,如何可行?”
對于蕭頃的這一番話,朱瑾微微頷首,頗為認同。
節度使,出鎮一方,那是一方土皇帝的存在。
在大唐,每個節鎮就相當于一個獨立王國了。
雖說一切都是為了軍事而服務,但朱瑾如果不把財、政搞好,也是白搭。
“子澄,我受教了?!?
朱瑾有些心虛。
他作為歸德節度使,而今連自己下邊有多少個官吏,多少個當差的人,多少的錢糧,都不得而知。
不怪朱瑾會這樣,只因為他從一開始就在征戰。
沒完沒了的戰事,也讓朱瑾分身乏術了。
“子澄,依你看,我要怎么做?”
“是發布《求賢令》,唯才是舉嗎?”
蕭頃點了點頭道:“正是。主公,人才難得,咱們可以發布《求賢令》,讓有能力的人,都來為主公您效勞,共謀大事?!?
“另外,可以讓官吏舉薦人才,經過考核之后,一一選用,使人盡其能?!?
“至于現有的官吏,也要經過一番篩選。這樣一來,主公您對他們就有了知遇之恩,能者上,次者下?!?
“優勝劣汰!”
朱瑾鼓掌笑道:“好一個優勝劣汰。子澄,這些事情,就交給你全權負責處理。有任何難題,可以找我幫助。”
“多謝主公!”
朱瑾還是懂得放權的。
畢竟有些事情他的確不擅長。
如果他什么事情都親力親為,還要手底下的人做甚?
……
“刺!”
“殺!”
宋州城外,睢水之畔。
偌大的校場上,無數的唐軍士卒正在操練。
他們組成了若干個方陣,井然有序的站著,一一進行軍事訓練。
有的士卒入伍不久,所以只進行隊列訓練,以及辨別鼓角聲、旗號所代表的含義。
有的士卒則是在練習槍術,或是練習箭法,抓對格斗、騎射等等。
朱瑾則是在王彥章、張歸霸、尚讓等一眾將領的陪同下,到處巡視。
看著在校場上揮灑著汗水,賣力操練的士兵們,朱瑾也頗感欣慰。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這是不折不扣的事實了。
有模有樣的軍事訓練,能讓士卒們盡可能的在戰場上幸存下來,甚至是更好的斬殺敵人。
“走?!?
朱瑾以及眾將一起進了帥帳,各自落座。
作為統帥的朱瑾,毫無疑問坐在了上首。
張歸霸旋即給朱瑾遞上了一道公文。
公文中悉數記錄著歸德軍現有的兵將、馬匹、盔甲、角弓、箭簇等數據,十分詳盡。
歸德軍而今有兵將四萬五千余人,有一部分是來自尚讓、林言等從黃巢賊軍那里投靠過來的降卒。
馬匹的話,得益于前不久幽州馬幫販賣過來的一千二百匹馬。
加上原來就有的,現在歸德軍擁有的戰馬超過了三千匹。
披甲率相對較低一些,不到百分之四十!
“我軍的士兵有些多了,要裁撤一些人?!?
朱瑾把公文放在了帥案之上,沉吟道:“就裁撤萬余人,只保留三萬馬步軍吧。被裁的士兵,全部去屯田墾荒,寓兵于農?!?
一聽這話,尚讓的臉色有些難看。
他想了想,趕緊朝著朱瑾躬身行禮,進言道:“大帥,末將認為不妥?!?
“而今乃是亂世,唯有兵強馬壯,兵多將廣,方能保境安民,方能守土開疆,建立不世之功。”
“大帥何故反其道而行之?”
朱瑾看得出尚讓有些不服氣。
為何?
因為朱瑾要裁軍的話,尚讓、林言等投奔過來的原黃巢賊軍的士兵,多半都會被裁掉。
想要成為朱瑾的士兵,可沒有那么容易。
時至今日,宋州、亳州,有屯田士兵超過了八萬人。
他們多是青壯,閑時農耕,戰時出征。
這樣亦耕亦戰的屯田士兵,讓朱瑾有了充足的兵源。
只是,想要成為正規軍的話,可沒有那么容易!
朱瑾淡淡的瞟了一眼尚讓,緩聲道:“尚公,兵貴精不貴多也?!?
“我朱瑾也想要更多的兵馬。然,談何容易?”
“兵馬,多多益善。只是咱們養不起那么多的兵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