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瑾雖然有心南征亳州,但是不能急于一時。
六月初,朱瑄率領天平軍一萬人馬趕到下邑,跟朱瑾合兵一處。
對于堂兄朱瑄的到來,朱瑾很是高興,親自出城相迎,并設宴款待朱瑄。
“兄長!”
“愍哥!哈哈哈哈,多年不見,你更加高大、壯實了。”
兄弟倆一見面,朱瑄就放聲大笑著,大步流星的走上前,舒展雙臂,給了朱瑾一個大大的懷抱。
朱瑄上下打量了朱瑾一番。
那一身沉穩(wěn)的玄色鎧甲映襯著朱瑾年輕而堅毅的臉龐。
他的一頭烏黑長發(fā)以錦緞扎著,眸子中閃爍著淡淡的精光,深邃而難以探察。
身姿雄偉,宛如山岳般屹立不倒,渾身上下散發(fā)著令人心悸的威猛霸氣。
朱瑾也在打量著自己的堂兄朱瑄。
朱瑄面如重棗,濃眉如劍,眼神犀利如鷹隼,仿佛能洞察人心。
直視之下,連鐵石心腸也要為之掉一層皮。
朱瑄的鼻梁挺直,嘴角緊抿,透出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堅毅與果敢。
“兄長,我已經在縣衙備好了酒宴。請!”
朱瑾作了一個“請”的手勢,就拉著朱瑄一起進入了下邑城。
其余王彥章、李振、薛先圖等人,以及天平軍的一眾將領,都紛紛招呼著,跟在了后面。
朱瑄所帶來的天平軍的兵將,則是暫時待在城外的營地里。
朱瑾雖想置辦一些酒肉,犒勞一些遠道而來的天平軍將士,怎奈何,囊中羞澀。
對此,朱瑄也清楚自家堂弟的難處,并不在意。
朱瑄是家里的獨苗,自幼跟朱瑾這位堂弟的關系最好,所以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弟弟,很是照顧。
朱瑾雖然有兩個兄長,但他從小被寄養(yǎng)在朱瑄的家里,跟朱瑄的關系更像是親兄弟。
這一晃幾年沒見,朱瑄也很是想念朱瑾。
“……愍哥,聽說你們宋州遭到賊兵的進犯,你遭遇困境。”
“我就率領一萬馬步軍,星夜兼程趕過來了。”
“沒想到你這么有能耐,以少勝多,憑借自己的力量就擊敗了幾萬賊兵!”
朱瑄喝了一碗酒水,就忍不住沖著朱瑾豎起了大拇指,笑著贊道:“咱家兄弟長本事了!”
“看來,這次愚兄是要白走一趟了。”
“哈哈哈哈,這樣也好。”
“至少你沒吃虧,沒有被人家欺負!”
聞言,朱瑾敬了朱瑄一碗酒,笑吟吟的說道:“兄長,還是要靠你來給我撐撐場子。”
有朱瑄這樣的好哥哥在,朱瑾心里也踏實了一些。
誠然,他的這位堂哥同樣野心勃勃,志在天下。
但,朱瑄是真的將朱瑾當成自己人看待的。
能幫上朱瑾的地方,朱瑄也會不遺余力的給予幫助。
在原來的歷史上,朱瑄就幫著朱瑾拿下兗州,使其成為泰寧節(jié)度使,出鎮(zhèn)一方。
鄆州適才解圍,朱瑄也才當上天平節(jié)度使沒多久,就親率一萬兵馬趕來增援朱瑾。
殊為不易了。
這年頭,節(jié)度使領兵出征,被別人“偷家”的例子數不勝數。
朱瑄未必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但是,為了幫助朱瑾,朱瑄還是帶兵來馳援了。
這份情誼,朱瑾怎能不記在心里?
朱瑄夾了一口菜,咀嚼了幾下,便問道:“愍哥,你什么時候到鄆州幫幫我?”
聞言,朱瑾遲疑了一下,便面露難色,道:“兄長,你的抬愛,弟弟記著。”
“只不過,我現在麾下有數千兵馬,又收編了萬余賊兵,張刺史也還善待我。”
“我怎可一走了之?”
朱瑄微微頷首,倒是并沒有責怪朱瑾。
朱瑾在宋州混得風生水起,一切大有可為。
如果他到天平軍為朱瑄效力,反而落了下乘。
“愍哥,有什么地方,愚兄能幫得上你的。你盡可直言。”
朱瑄的眼中閃過了一抹異色,咧著嘴發(fā)問。
如果朱瑾開口,讓他帶兵一起攻破睢陽城,拿下宋州作為朱瑾的地盤。
朱瑄,也樂意為之。
聽到這話的朱瑾,就再次敬了朱瑄一碗酒水,行禮道:“兄長,不瞞你說,我的確還需要你的幫忙。”
“說說看。”
“以張歸霸為首的賊兵,還盤踞在亳州。近日來,亳州的官吏豪右,都請我出兵剿滅賊軍,收復亳州。”
朱瑾緩聲道:“兄長可助我一臂之力嗎?”
“好。”
朱瑄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一口答應下來了。
這些日子,通過李振的努力,多方奔走游說,終于讓亳州的不少豪右資助朱瑾錢糧,以求后者盡快發(fā)兵進入亳州,鎮(zhèn)壓農民軍。
隨著朱瑄率兵到來,朱瑾南征亳州的時機,也成熟了。
……
永城,自古以來就有著“豫東門戶”之稱,源遠流長。
關于“永城”名稱的由來,有兩種。
據傳,隋朝大業(yè)年間,淮河、汴河流域連遭大水,多數城池被水淹沒。
隋煬帝楊廣乘龍舟順汴河(通濟渠)南下,一路上只看見馬甫城安然無損,隋煬帝順口一說:
五年水災毀多城,唯有馬甫是永城。
皇帝金口玉言,從此馬甫城改為永城,意即“永久堅固,摧而不毀”。
另外一種說法,是永城之名沿用了甲骨文中的原地名“永”。
話說紂王于十年九月率軍一萬余人征人方,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往返途經芒、酂及攸地之永。
永城的地理位置很是優(yōu)越,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朱瑾、朱瑄合兵一處之后,就南征亳州。
逃到永城的張歸霸得知消息,趕緊在永城的縣衙召集張歸弁、孫漢筠等一眾農民軍的將領商議對策。
孫漢筠皺起了眉頭,頗為惶恐的向張歸霸進言道:“大帥,唐軍來勢洶洶,怕是不可力敵。”
“朱瑾率兵數次擊敗我軍,他們連戰(zhàn)連捷,士氣正旺,又跟天平軍的朱瑄會合,有精兵萬余人,我們就算是堅守永城,也難以取勝。”
“不如退到譙城,堅守待援吧。”
張歸霸搖搖頭道:“如果永城都丟了,譙城豈能守得住?”
“而且,陛下的大軍正在進攻陳州,其余兵馬,都分散在鄭州、洛州、懷州、蔡州、潁州等地,各自為戰(zhàn)。”
“他們能顧得上支援亳州,給我等解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