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李存孝的這一番話,朱瑾不由得搖搖頭,緩聲道:“李大哥,咱們想要把同州城里的偽齊軍耗死,談何容易?”
“我聽說朱溫之前就在河中劫掠了數十艘的漕運船,獲得糧米不知凡幾?!?
“以同州城之堅固,再加上賊軍的糧草甚多,堅守個一年半載的,怕是不難?!?
“耗?我軍怕是耗不過他們。畢竟,黃巢的賊兵喪盡天良,就算沒了糧食果腹,以人肉充饑,未嘗不可。”
這是一個相當殘酷的事實。
生逢亂世,最倒霉的無疑是底層的老百姓。
不管是官軍,還是叛軍,他們都只會把黎民百姓當成草芥、“兩腳羊”。
偽齊軍有食物的時候,城里的百姓或許還能安全一些。
一旦偽齊軍的糧草消耗殆盡,城里的婦女兒童,甚至是老人,都難免要淪為他們的果腹之物了。
道德敗壞嗎?
連生存都成了問題,也沒人會在意道德之事了。
“那我軍何不強攻同州城?”
李存孝頗為不解。
朱瑾嘆息道:“同州城,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城防固若金湯,要破城而入,殊非易事。”
“城里的賊兵也不是軟柿子,能任人拿捏的?!?
“朱溫現在龜縮不出,想必是向黃巢求援。只是一晃月余時間過去了,黃巢也沒增援過來一兵一卒?!?
“這戰事,也勢必僵持不下了?!?
聞言,李存孝頗為信服的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坐在一邊的王彥章有些好奇的詢問道:“大哥,如果換你是咱們唐軍的統帥,你將如何破城,擊敗敵軍?”
朱瑾沉吟道:“依我看,現在最好的破敵之策,就是勸降朱溫?!?
“勸降朱溫?”
王彥章很是疑惑:“大哥,朱溫能輕易接受朝廷的招安嗎?”
“未嘗不可?!?
朱瑾的嘴角微微翹起,淡然一笑,說道:“我對朱溫有一定的了解?!?
“此人的祖上經世濟學,祖父和父親都是私塾先生,還跟宿州碭山縣當地的官吏有聯姻關系?!?
“只是朱溫的父親早死,他們兄弟三人被寡母撫養長大,傭食于豪右之家?!?
“朱溫卻顯得很另類,作為家中老三的他,長大成人之后,不事生產,以豪雄自居?!?
“乾符四年,朱溫與二兄朱存加入了黃巢軍。”
“期間,朱溫追隨黃巢轉戰南北,屢立戰功,勸降定難軍節度使、檢校右仆射諸葛爽。”
“攻占鄧州,俘虜刺史趙戒,阻扼了由荊襄之地反擊的朝廷各路大軍。”
“他還在東渭橋、富平一帶大敗鄜延節度使李孝昌、夏州節度使李思恭的軍隊?!?
頓了頓,朱瑾意味深長的說道:“朱溫之能征善戰,可見一斑?!?
“這是一個亡命之徒,唯利是圖?,F在黃巢敗亡乃是大勢所趨,難道朱溫看不出來嗎?”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依我之見,招降朱溫,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失為上策。”
在場的唐軍將士聽見朱瑾說得頭頭是道,都微微頷首,表示了贊同。
這時,朱瑾的身后忽然響起了一個清朗卻透露出些許尖銳的聲音。
“說得好!”
朱瑾、王彥章等人回頭看去,卻見在一隊甲兵的簇擁下,一名面白無須,穿著寬衣大袖卻頂盔摜甲的中年人,緩步而來。
不知道何時,他站在了朱瑾的背后,聽見了他們適才交談的事情。
這中年人身材頗為肥胖,個子不足六尺,白臉上的肥肉一顫一顫的,略顯油膩,卻是一副和善的模樣。
嘴角自始至終都掛著一抹微笑,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
要知道,古人一般都是蓄胡子的,尤其是有身份的人。
朱瑾看著眼前這中年人沒有半點胡須,說話還透著一種娘娘腔的味道。
隔得近了,他甚至能聞到一種莫名的臭氣。
小朱心中不禁暗暗犯起了嘀咕。
難道,這是一個……
太監?
還不等朱瑾開口說話,那中年人便饒有興致的詢問道:“小兄弟,你很好,見識不凡。”
“能否告訴咱家,你姓甚名誰,現居何職嗎?”
咱家?
朱瑾基本上已經確定,眼前這個中年人,的確是宮中的閹宦。
不過,朱瑾對其并沒有絲毫的不敬、鄙夷。
自安史之亂后,大唐的皇帝們對外人信不過,于是給予了身邊的宦官極大的權力,動輒就讓閹宦們外出監軍,或是收取鹽稅、關稅。
甚至于,朝廷還設立了一支神策軍,專門由宦官統率。
自唐穆宗以后,天子多受制于宦官。
穆宗以后共有九帝,其中,除敬宗、哀帝外,其余均為宦官所立。
宦官集團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廢立大權,根本原因在于他們掌握神策軍兵權,以神策軍為工具控制皇權。
因此,誰也不敢小覷了宦官,尤其是掌握著一定兵權的宦官。
“末將義武軍節度使王公麾下兵馬使朱瑾?!?
“見過大帥?!?
朱瑾朝著這中年宦官行了一禮。
聞言,中年宦官瞇起了眼睛,臉上笑得跟一朵菊花一般。
他饒有興致的問道:“朱兵馬使,你怎知道咱家是一方節帥?”
“以末將觀之,大帥你儀表堂堂,氣度不凡,一定是久居上位的大人物。在軍中,何不為節帥?”
“哈哈哈哈!”
朱瑾的這一番阿諛奉承,讓中年宦官很是受用,不禁放聲大笑起來。
笑了一陣之后,這中年宦官點了點頭,很是欣賞的看著朱瑾,緩聲道:“朱兵馬使,你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
“咱家很看好你。不過,咱家可不是一鎮節度使?!?
跟在中年宦官身邊的一個將領輕咳一聲,正色道:“朱瑾,站在你面前的這位,乃是天下兵馬都監楊公,諱復光!”
楊復光?
朱瑾的心中早就猜到了中年宦官的身份,旋即再次鄭重其事的朝著楊復光作揖行禮,道:“末將朱瑾,參見楊公?!?
“末將雖久居宋州,卻早已聽聞過楊公您的大名了。”
“我大唐的權宦,多阿諛諂媚之徒,庸碌無能之輩,唯獨楊公您,讓末將由衷的欽佩!”
“今唐室傾頹,社稷喪亂,以末將觀之,能如郭子儀一般挽天傾者,非楊公莫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