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22世紀的文娛市場
- 去22世紀躺平
- 明漸
- 2832字
- 2025-03-09 16:11:36
上午十點。
高新區,文化產業園,D棟1501。
墨月文娛公司。
許遠來到了這里。
“先生,請問你有事么?”門口的女前臺問。
“呃,我是過來入職的。”許遠想了想道。
“不好意思,我們公司最近沒有招人,也沒有面試計劃,先生你是不是走錯地方了?”女前臺禮貌的道。
“跟你說不清楚,我給沈總打個電話,問她到沒到。”
許遠只得掏出手機,撥出一個號碼。
踏踏踏~
電梯口處,一陣腳步聲傳來。
“不用打了,我已經到了。”
沈慕月走到許遠的身旁,提了提自己的手提包道。
許遠轉頭看去。
眼前的女人,穿了條剪裁合身的雪紡連衣裙,搭配一條精致的細腰帶突出盈盈一握的腰線;腳下是一雙一字跟水晶涼鞋,突出一個簡約。
由于保養的極好,雖然只是化了淡妝,依然給人驚艷之感。
“慕月你來了。”許遠露出笑臉的道。
“不錯,你穿正裝的樣子很帥。”
多天沒見。
一身西裝革履的許遠,也讓沈慕月眼睛一亮,這挺拔勻稱、寬肩窄腰的身材,還有似乎俊朗了好幾分的面容,竟讓她有了心動之感。
甚至想到了一個詞匯:性張力。
這個平平無奇的男人,只要認真打理一番,居然可以跟性張力掛上鉤。
“你衣領有點亂了,我幫你整理一下。”
沈慕月把手里的包遞給旁邊的秘書林嫣然,然后走到許遠近前,滿眼溫柔的幫他整理了下衣領和領帶。
這一幕。
林嫣然看的暗暗咬牙。
公司里的員工們,一個個驚訝的張大了嘴,沒想到一直是單身狀態的老板,似乎是脫單了。
隨后。
許遠、沈慕月進入了公司內部。
開始進行視察。
其實這家公司規模不大。
員工一共不到三十人。
有首席文豪一位。
特約作家五位。
編輯十位。
剩下的都是勤雜人員。
公司主營的業務,就是推銷原創文學小說,發布一些公眾號文章、專欄文章,且以文字內容為主,視頻內容極少,對外宣稱的風格是‘國內唯一堅持純文字內容的公司’。
目前公司有原創小說網站一個,公眾號二十個,相關的AI營銷號矩陣號一百多個。
許遠點開了公司的小說網站——墨月小說網。
這個網站是老牌小說網站,有近五十年的歷史,曾紅火過一段時間,二十年前被沈慕月以8800萬的價格買下,并一直經營至今。
只是在其他小說網站的激烈競爭下。
現在墨月小說網的日活躍用戶,不到巔峰期的1%。
讀者越來越少。
營收年年下降。
若不是還有些老本可以吃,早就陷入了入不敷出的虧損狀態。
不過許遠在網站后臺看到,入庫小說的數量,居然有1800多萬本,且多是百萬字以上的完本小說,隨便點開幾本,看看里面的內容,都覺得文筆、劇情、節奏都非常不錯,能吸引人繼續往下看。
即基本都是糧草。
“慕月,我們公司的小說網站,有這么多好看的小說,為什么還會走下坡路?”許遠很是不解的問。
“這些書超過90%都是AI寫的,人類原創的還不到1%,要么就是人類提供思路+AI創作的作品。”沈慕月道。
“我去!一千多萬本的小說,都是AI寫的?”
許遠十分吃驚,又道:“可是我看不出來人類原創跟AI寫的區別,好像都挺好看的。”
“不,AI寫的普遍要好看一些,爽點跟節奏把握的更好。人類寫的,文筆普遍差一些,合理性也差,爽點把握不足,爛尾概率很大,寫出的精品不多。”沈慕月卻道。
“怎么會這樣?”
許遠頓時難以接受,因為他以前也嘗試過創作小說,雖然撲的很慘,但他知道創作的不易,想要構思出一個小說的世界、寫出一個精彩的故事,真的很難很難。
AI什么的,確實可以生成一些故事內容,但全是對已有套路的抄襲或模仿,沒有自己的靈魂與思想,最后只能生成一坨上下文不相關、邏輯混亂、只會堆砌詞藻的縫合怪,很快就能看出問題。
沒想到22世紀的AI,強大到了能寫出精品小說的程度,乃至遠遠超過了人類作家。
意味著在文學創作領域,人類都被AI打敗,以后只能看AI寫的小說。
“不,文學藝術領域,人類沒有被AI打敗。”
沈慕月搖頭:“AI之所以強大,是在閱讀了幾百萬幾千萬本人類寫的小說后,擁有了無數素材,學習了無數的爽點和套路,再把這些東西合理的整合起來,稍微調整一些地方,就能生成一本‘集人類作者萬家之長’的小說。要爽點有爽點,要推理有推理,要智斗有智斗,怎么可能不精彩?但唯獨沒有的,就是創新,寫不出人類沒寫過的東西,這就是AI的唯一短板。”
奈何AI的其他長板都太長,仍可吊打人類作家。
于是AI作品大行其道,人類作家們,水平低的被淘汰;水平高的,就跟AI合作創作,互相取長補短,往往能寫出爆款。
只是對讀者而言,在幾十年的時間里,看了太多的AI作品后,讀者們逐漸審美疲勞了,精神世界越發的空虛萎靡,他們有的再也不看小說,導致讀者流失嚴重。
剩下的讀者,則開始對原創的要求越來越高。
如果是100%AI生成的作品,他們堅決不看。
若是人類提供思路+AI創作,他們愿意看一看。
若是100%由人類創作,且腦洞大開創意十足的作品,哪怕毒點無數,也會成為不少讀者眼中的糧草。
于是多家的網絡文學平臺,聯合推出了一個《原創文學標準》,把小說類型劃分成了‘100%AI’‘70%AI+30%人類’‘50%AI+50%人類’‘30%AI+70%人類’以及‘100%人類’五個創作標準。
且不只是在小說領域。
音樂領域。
繪畫領域。
還有舞蹈、藝術設計、影視、雕塑等藝術領域,都有類似的標準。
自然而然。
在質量評價差不多的情況下,人類創作的比例越高,原創的內容越多,價值就越高。
比如幾本精彩程度差不多的小說,如果是人類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即便創新較少,價值也至少是100%AI創作小說的十倍以上。
只是到了22世紀,龍國沒有多少人愿意成為小說作家,該群體人數不到50萬。
至于堅持100%自己碼字創作的作家,估計不到1%,只有幾千人的樣子,若是這個群體里,有人寫出了經典的作品,哪怕只有一本,也會冠以‘文豪’稱號,社會地位非常高。
墨月文娛公司里,就有一位文豪,名叫古樹陽,今年四十多歲,有一間單獨的辦公室。
但許遠去他的辦公室視察,發現他正在玩電腦游戲,理都不理許遠一下。
而就是這個上班玩游戲、不修邊幅的中年男人,年薪足有350萬。
“慕月,公司上個月的進賬只有98.5萬,不到百萬,再除去租金、員工薪資、所得稅等開銷,估計20萬都剩不下,哪來的年盈利五百萬?”
在了解公司經營情況時。
許遠發現公司的收入在不斷減少,開銷卻一直很大,照這個趨勢下去,保證收支平衡都是個問題。
也說明沈慕月根本沒說實話,把一家處于下坡路的公司交給了他。
面對許遠的質疑。
“這家公司以前的利潤表現是不錯的,但文學市場現在在萎縮,大環境不好,我平時管的也不多,慢慢成了這個樣子。”
沈慕月解釋:“不過你不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么?如果你能讓公司經營狀況改善,實現盈利的增加,利潤不僅歸你,我以后還會給你更多的機會,給你更好的發展平臺。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那還是做好一位家庭煮夫吧。”
“你——”
許遠登時不爽,這哪是什么鍛煉,分明是有意為難。
若是他有辦法在行業的整體下行期里,做出一番亮眼成績,他何不自己創業開公司?
“許遠把合同簽了吧。這樣,我要求不高,你只要有能力讓這家公司繼續運營三年,沒有破產倒閉,我就認可你的能力,后面還給你機會,這樣如何?”
沈慕月拿出兩份合同,給予了口頭承諾。
“行,你得把這條加進合同里。”
想了想許遠道,而他的腦中,忽然冒出了一個能解決問題的想法,有了四五分的把握。
“好,我們簽字吧。”
很快。
兩人都在合同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協議就此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