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半幅對聯
- 大唐李恪:從貶謫到千古一帝
- 顛沛人生
- 2247字
- 2025-02-15 00:05:23
正想著,那名孩童開門走出來。
接著搬出一張桌子。
“先生說了,筆墨紙硯只要公子想用,就請隨便用。”
孩童這次客氣了許多,接著道:“還請公子稍等,我這就去拿筆墨紙硯來。”
“謝謝小哥!”
很快,孩童取來了筆墨紙硯,將其一一放在桌上。
“公子請用吧!”
李恪微微點頭,他走到桌前,拿起毛筆,蘸上墨水,目光看向院門上那半幅對聯。
“歸隱山林塵世遠。”
李恪想了想,隨即眼神一動,嘴角勾出一道弧線。
他抬起手腕,筆走龍蛇,在紙上刷刷刷寫出一行字來。
李恪前世在書法上下過不少功夫,雖然比不上褚遂良這等大家,但字也不難看。
鄭玄站在李恪身后,見他寫完,便隨口讀了起來。
“再入宦海帝王師。”
“帝王師?”
剛將這句對聯后面三個字讀出,鄭玄猛地一驚。
他雖然讀書不多,可是還是能領會這半幅對聯所表達的意思。
再入宦海,不就是勸褚遂良再進入官場。
帝王師?
讀到這三個字,鄭玄心中頓時掀起巨浪來。
李恪這是將自己比喻成帝王,褚遂良是…
鄭玄抬頭看向李恪,就見李恪也在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
頓時。
鄭玄心中一驚,連忙跪了下來,顫聲道:“末將該死!”
其他侍衛也趕緊跪了下來。
李恪面無表情:“你們都是忠于本王的人,本王不會責怪你們,不過你們將今日之事徹底忘掉,免得招來殺身之禍!”
“末將明白!”
“好了,你們都起來吧。”
李恪說完,轉身將這半幅對聯拿起,遞給那名孩童,微微一笑道:“麻煩小哥,將這半幅對子交給褚先生。”
孩童剛才見到侍衛對李恪下跪的剎那,李恪露出的威嚴氣勢,讓他震撼。
他接過李恪遞過來半幅對聯,忙不迭的走進來院子。
待孩童離開,李恪背負雙手,抬眼看著遠方,默默的想著心事。
鄭玄等人跟在他的身后,畢恭畢敬的,不敢有絲毫的打擾,可是心里卻是活泛起來。
蜀王身在蜀州卻志在天下,他們這些做侍衛的,或許…
“鄭玄。”
正想著,李恪突然喊道。
鄭玄聞言,急忙上前躬身道:“末將在。”
李恪依舊看著遠方,仿佛自言自語:“你等對本王忠心耿耿,都是本王的凌煙閣功臣,未來均可出相入將。”
這話看似隨口而出,可是落在鄭玄等人的耳中,猶如平地一聲雷。
鄭玄等人激動的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行三跪九叩大禮:“臣等愿為殿下粉身碎骨,萬死不辭!”
凌煙閣的功臣?
李恪拿他們比作李世民手下的那些大功臣。
凌煙閣的那些功臣哪一個不是封侯拜相,位列國公!
他們只不過是一些普通的侍衛,竟然能得到李恪如此的看重。
這讓他們如何不激動,如何不興奮!
當然,他們也在心中對李恪更加的忠心。
士為知己者死!
“好了,你們都起來吧,你們對本王的忠心,本王都看在眼里!”
“本王若能繼承大統,絕對虧待不了你們!”
聞言,眾人都站了起來,眼神炙熱的看著李恪。
就在這時,院子內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個面目儒雅的中年人,快步走了出來。
簡單看了一眼,便直接來到李恪面前,深深一拜:“草民褚遂良叩見蜀王殿下!”
“褚遂良愿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褚遂良的言語動作,都是極為尊敬。
這與之前兩次拒絕李恪的怠慢,形成鮮明對比。
鄭玄等人看在眼里,都是一臉的懵逼。
剛才,殿下送來拜帖,人家褚遂良連面都不露一下。
后來,殿下自報蜀王身份,結果還是沒給殿下一點面子,依然不露面,不接待。
現在,殿下只是寫了半幅對子,送進去,褚遂良便急匆匆的走了出來,還給殿下行如此大禮。
鄭玄等人完全不明白,這些讀書人是怎么想的。
而李恪似乎早就料到這一切。
他依舊背負著雙手,目光和煦的看著褚遂良,嘴角帶著一絲微笑。
“一切,果然與我所料一點不差!”
李恪心中暗道。
在前世的記憶中,褚遂良最后成為一代名相,流芳千古。
褚遂良雖然隱居在此,看似逍遙快活,可是作為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讀書人,怎么可能就此終身歸隱。
他只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復出。
褚遂良在院門上故意留下半幅對聯,其實表達的是滿腔的抱負不能如愿,他心有不甘。
他只能期待能遇上明主,將他的對聯補充完整。
李恪第一次送上拜帖,沒有表露身份,褚遂良理都沒理,一般人打動不了他。
第二次,李恪表明了身份,褚遂良顯然心動了,所以才猶豫了片刻,才讓書童回稟。
褚遂良之所以還是拒絕,那是因為李恪雖為皇子,蜀王,卻被打發到偏僻的蜀州,想要有所作為實在太難。
而且太子李承乾與李恪不睦,天下皆知。
李承乾穩穩坐在太子位置上,一旦登基,將會對李恪進一步打壓。
跟著前途堪憂的李恪,能有什么好下場?
褚遂良畢竟遭遇過打壓,當然知道跟著這樣一個藩王,沒有什么好下場。
可第三次,李恪寫給褚遂良的半幅對聯。
再入宦海,可謂是正中他的心懷。
同時也表露了李恪自己的抱負。
當然更重要的,則是半幅對聯中所表露的意思。
帝王師?
若是沒有帝王,何來帝王師?
這些連鄭玄這等粗人都能看出其意,一代大儒褚遂良豈會不知。
當然,褚遂良也很清楚。
李恪在他面前,完全顯露出繼承大統的野心,若是褚遂良還不愿意追隨,其結果怎樣他也很清楚。
李恪絕對不會讓他活著留在世上的。
所以聰明的褚遂良,最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而且帶著十足的誠意,真心的效忠李恪。
李恪盯著褚遂良看了一看,微笑著上前一步,一把扶起他:“褚先生太見外了,本王能得先生投效,真是開心至極。”
聞言,褚遂良忙道:“殿下恕罪,草民之前無禮,實在是罪不可恕。”
“草民決意投效殿下,愿為殿下殫精竭慮,死而后已。”
李恪連連點頭,笑道:“能得到先生,是本王之大幸!”
“不枉本王千辛萬苦尋來此地,一切都值了!”
“古有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三分天下,成為傳世佳話!”
“今日本王三請先生,請先生出山助本王開創大業,未必不是又一段佳話。”
褚遂良聽到李恪竟然將自己比作一代謀圣諸葛孔明,心中也是激動不已。
三國之后。
無論哪朝哪代的文臣謀士,誰不以諸葛亮的功績為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