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新式火槍
- 大明:朕真不想做皇帝啊
- 再叢中笑
- 2044字
- 2025-04-16 23:13:01
陳厚,杭敬兩人幾乎將整個登州走了一遍,倒是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地方。
那就是位于登州北部的常山群島,只是這個地方距離蓬萊實在是太近了,離寧海州的寧海衛也太近了。
其實朱祁鈺原本在地圖上便看中了這個地方,長山群島大大小小幾十座,全都是適合開鹽場的地方。
而且這些小島都是荒島,上面或許會有一些海盜停泊,但是大明百姓是沒有的。
而且由于小島特殊的地理環境,四面環海,這讓消息泄露的風險天然便降到了最低。
這一切條件都太適合朱祁鈺將這里開發成鹽場了,只是有一點不好,距離蓬萊太近了,也離寧海衛,登州衛太近了。
只不過現如今情況卻已經明了了,登州衛,寧海衛指揮使都被白蓮教牢牢的攥在手里,有這兩位幫忙打掩護,朱祁鈺就算是在他們眼前開鹽場,估計也沒什么事。
白蓮教提供的人手也很快到位,鹽場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當然,由于小島特殊的地理環境,任何消息都沒有泄露出來。
當然了,蓬萊百姓也感覺到了些異常,畢竟有幾千人就在離他們不遠處,他們當然能感覺到不對。
五千人,縱使是吃喝也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消耗,更別提還有建設鹽場的各種消耗了。
不過朱祁鈺倒也不怕畢竟朱祁鈺便將王府的選址選擇在了王府城外,別人看見只會以為是運輸材料建造王府。
其實對于一般的王爺來說,王府一定要建造在城里,畢竟城里才繁華不是?
只是對于朱祁鈺來說,講究卻沒有這么多了,畢竟在朱祁鈺眼中,這只是個短期住的地方,時間不用太長,他就會風風光光的回到京城。
不過城中百姓可不這么認為,只認為朱祁鈺不愧是王爺,每天運輸那么多材料只為了建造一座王府,當真是奢侈。
而且更是一致認為朱祁鈺不將王府建在蓬萊城內,是因為嫌棄蓬萊城太小了,要想建下王府,恐怕將整個蓬萊城的地盤都算上也不夠。
這樣一來,倒是也沒有什么人懷疑朱祁鈺是在另外建造什么,只覺得王爺不愧是闊氣,竟然要將王府建造的比蓬萊城還大。
雖說建鹽場是一本萬利的事情,花費也不算太多,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五千人光是吃喝也要耗費不少錢,更別說那些材料了。
島上是可以防止消息外泄,但是一些島上沒有的建材卻需要用船運送上去,這么一套下來朱祁鈺也花了不少錢,但是和預估的收入來比的話,恐怕就不算什么了。
一切都在走上正軌,但是李德全這邊就不怎么樣了。
朱祁鈺安頓下來之后,便將李德全弄回來了,畢竟研發火槍才是大事,建造王府,那就是純粹的面子工程,為了讓小島上的鹽場不被發現罷了。
雖然那邊確實需要一個監工,但是李德全還有更重要的任務。
再加上裴琰受了一點小傷好的差不多了,朱祁鈺便將裴琰直接給打發去做監工了。
將李德全給弄了回來,李德全也很快開始了研究。
小規模制造火槍需要的工具不太復雜,大概就是鐵匠的那一套工具。
再加上朱祁鈺給的圖紙也已經很成熟了,最開始的制造還真沒有遇到多大困難。
最基本的槍管,原來的制造工藝其實就已經很成熟了,只是需要在其中加上膛線。
給槍管刻上膛線的方法也很簡單,便是用一方形的沖子直接順著槍管內壁沖進去就是了。
只是以現如今的技術,要解決后膛槍密閉性的問題還是有些難,但朱祁鈺卻又不想退讓。
畢竟前膛槍和后膛槍的裝填速度不可同日而語。
日后要是打那些草原韃子,用射速緩慢的前膛槍可不成。
雖然用了紙殼定裝子彈火槍的射速會有一定提升,也不過就是從原來的基礎之上提高了一兩倍而已。
要想真正的穩妥,保證到時候一定能將也先打回草原上去,那就一定要有后膛槍。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后膛槍的密閉性始終是一個難以跨越的問題。
用最純粹的鐵制零件結合,大明現如今的技術還沒有到那種程度,鐵制零件的結合達不到朱祁鈺的要求。
簡單來說,就是會漏氣。
那將一邊換成木制的也不太行,雖然比鐵制的好多了,但是木頭天然無法抵御火藥燃燒時產生的高溫。
用不了幾槍,用作和槍管接觸的木制密閉零件就會報廢。
不過不得不說,李德全是個人才,李德全幾乎試驗了所有能找得到的材料,最后才定下了鐵蒙銅皮的解決方法。
純鐵雖然有硬度,但是會漏氣,純銅的接觸雖然比鐵好了不少,但是實際上卻有些柔軟,有點不太耐用,有些時候可能連發幾十槍便會漏氣。
但是采用鐵蒙銅皮這個方案,制造出來的火槍閉氣機構不僅能夠很好的閉住氣,而且試驗了幾百槍也依然堅挺,沒有任何漏氣的現象出現。
朱祁鈺將試驗了幾百發子彈的新式火槍拿在手中,心中也頗為激動。
畢竟這是他真正給這個世界帶來的進步,如果沒有他的話,這種火槍恐怕到八國聯軍侵華時依舊不會出現。
而現在是大明正統十一年十一月,公元1446年。
而八國聯軍侵華是多少年?
公元1900年,也就是說朱祁鈺造出了領先這個世界四百多年的產物。
這一切都是因為朱祁鈺帶來的改變,無論是誰看到這種改變也都會感觸不已吧?
李德全也興奮異常:“王爺!這火槍搭配上咱們制造的紙殼子彈,射速快了不知道多少。
原先的火槍二三十息興許才能射一發子彈,而咱們造出來這火槍,我估計熟悉的人可以一息一發子彈!”
朱祁鈺此時也滿意的點了點頭,當初他將李德全收入麾下或許是他做的最為正確的選擇之一。
這樣的火槍,別說是將韃子打回草原了,就算是將整個世界打下來都不在話下。
只是話又說回來了,這么犀利的火槍,一個月能生產幾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