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北地事了,東海災厄
- 封神:截教聞仲,請諸圣出局
- 言瘋魔
- 2337字
- 2025-03-30 00:10:00
清風拂身而過,通天教主淡淡一笑,跨步而歸。
截教眾弟子皆恭禮送別,石磯小墩更是跳起來呼喊。
“老師,你被禁了修為,回去之時小心一點。”
眾人皆是無語,皆見通天教主揮手一指,一道劍意倏然而至,打入石磯小墩體內。
使其身晶瑩光滑起來,不似之前那般粗糙。
“老師不是被封禁修為,怎還有如此之力。”
卻聞道言聲聲,“劍生吾心,意可通天,單只天道,又怎可束縛吾身。”
通天教主離去,此戰(zhàn)才算徹底平息。
玄都,多寶道人,金靈,龜靈二位圣母,三霄娘娘各自回歸朝歌坐鎮(zhèn)。
帝辛與殷郊再次相逢,痛哭流涕,共憶姜皇后。
東伯候姜桓楚,其子姜文煥也是在后默默哀傷。
見殷郊此時模樣,帝辛勃然大怒,痛斥闡教手段之陰狠,竟將其子化作兇煞模樣。
期間帝辛問起,“郊兒,可知你幼弟洪兒下落。”
殷郊神色黯淡,言道,“二弟拜入赤精子師叔門下,此時應當早已下山,只是不知行至何處。”
四人聞言皆是擔憂不已,卻只聞仲心中有數(shù),道。
“二殿下此時無恙,當有回歸大商之時。”
帝辛疑惑,不由問道。
“太師為何如此篤定洪兒會回歸大商。”
卻見其神秘一笑,說起當初。
“大殿下可還記得勸服你之人。”
“是那個騎黑豹的申公豹。”
“不錯,二殿下回歸正應在其身,我已許下重諾,相信此人定可功成。”
“那自是最好。”
見聞仲如此信心,帝辛也放下心來,隨即便對殷郊言道。
“吾兒,且隨為父回歸朝歌,大商不可無主,亦不可無儲。”
殷郊怔愣一瞬,隨即面容苦澀,羞愧道。
“父皇,請容孩兒不能隨你回歸朝歌,亦不可為大商之儲。”
帝辛聞言,不由驚愕,急問道。
“吾兒難道還有難言之隱,不妨直說,父皇就算求遍諸天,也會為你解憂。”
卻見殷郊垂首,神色黯淡,站起身來,見其身雄壯,赤發(fā)藍靛,三頭六臂,兇惡至極。
“父皇,王當有儀,行止高尚,便如孩兒一般,兇戾難當,不似人形,如何可為人族共主。”
眾人皆是一愣,隨即勸慰道。
“大殿下不必如此妄自菲薄,我族不當以外容而定心之圣賢,其心有德,便可不必計較外容之患。”
卻見殷郊搖頭,鄭重其事的說道。
“何位都可如此,唯獨王不可有暇,此非內政之賢,而是御外之儀,豈容他族以此詬病,損吾人族顏面。
還請父王恩準,使兒臣為吾大商內平逆亂,外御邊疆,鎮(zhèn)守國門,也好震懾不軌之族。”
帝辛與眾人皆是動容,不由聲言顫抖,詢問道。
“吾兒可想好,此時洪荒萬族林立,邊疆兇險無比,若有不測,怕是有性命之憂。”
殷郊堅定己心,鄭重的說道。
“兒臣決心已定,當為吾大商鞠躬盡瘁,他日即便戰(zhàn)死,尸身也當化為豐碑,震懾一方。”
“好,吾兒之志,動徹云天,當入成湯王族祭譜,銘刻詳細。”
帝辛見殷郊心意已決,也不再勸阻,便應允其列入聞仲麾下,等平定西岐之亂,便鎮(zhèn)守西域,震懾邊疆。
隨即玄鳥脫離帝辛之身,其以香火之力滋養(yǎng),不可離朝歌時間過長。
此時也到了回歸朝歌之時,帝辛立于人道豐碑之間,不舍的看向殷郊。
人族大軍皆是恭送,其聲震天。
“恭送陛下回歸。”
只聞玄鳥長鳴,雙翅一振,載著人道豐碑,帝辛,向朝歌而去。
隨后眾軍駐扎陳塘關,匯聚一堂,處置后事。
此時北地亂軍已盡數(shù)歸降,還有數(shù)千西岐之軍,也被統(tǒng)統(tǒng)拿下。
聞仲高坐最上,見其下亂做一團,也不阻攔,只閉目養(yǎng)神。
眾將論了半天,也未得出結果,只得求稟聞仲。
聞仲微微睜目,便問道,“叛軍都有何須人也。”
武成王黃飛虎出言道。
“正有西岐重臣伯夷,叔齊,及姬昌二十子,三千西岐軍士。”
聞仲皺眉問道,“曹州候崇黑虎,可是臨陣被斬。”
黃飛虎面色微變,回稟道,“這廝開戰(zhàn),便領小股叛軍,直奔西岐而去,連伯夷,叔齊都未告知。”
“哼,無膽鼠輩,難成大事,西岐之軍,有愿降服。”
“皆以國賊姬昌為大義,無人愿降。”
“那便待到開拔之日,盡數(shù)殺了祭旗,吾族動蕩,不可留婦人之仁,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眾將聞言,心頭一緊,卻不多爭辯,朝堂,仙門皆以聞仲之命為準,他等怎可反駁。
卻有東伯候姜桓楚再問,“太師,北地已平,吾等接下來當如何行事。”
聞仲略一沉吟,開口道。
“東伯候率軍歸封地,鎮(zhèn)守東夷,莫要使其生亂。”
“謹遵太師命。”
“鄭倫領冀州軍駐扎西北接壤之處,以防叛軍再亂北地安寧。”
“末將領命。”
“陳塘關總兵李靖,入崇城,督北地全域,若有動蕩,即刻發(fā)兵剿滅,不可姑息。”
“李靖領命。”
“蘇護領北海舊部歸朝,一戰(zhàn)十五載,將士們當有歸家之時。”
“罪臣領命。”
“將北地亂軍盡數(shù)打入陷陣先鋒營,由伯邑考,蘇全忠統(tǒng)帥。”
“末將領命。”
統(tǒng)配完畢,再見剩余戰(zhàn)將,格列兩行。
正有姜尚在左,石磯小墩立于其肩,龍須虎隨行,金吒,楊戩別扭的立于最后。
聞仲見此不由嘴角挑起,闡教三代已被他拆的七零八落,怕是要無人可用。
再見趙公明在右,哪吒,殷郊,雷震子,辛環(huán),馬善,溫良,黃花嶺三將緊隨其后,也是威風無比。
此戰(zhàn)去,正要一舉壓滅西岐叛逆之火,定鼎大勢。
若可一鼓作氣,沖入西域之中,自是最好,畢竟截教在其內損失兩萬弟子。
雖然都是枯枝爛葉,但用來做借口,卻也夠了。
只不過此事還要看通天教主如何決斷,畢竟西方背后有兩位圣人坐鎮(zhèn),不可不慎。
此時倒有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還未打通。
封神榜此時還未降世,姜尚投身大商,元始天尊自不可再將此寶交予其手。
還有那打神鞭,天克上榜之人,也當早早處置為好。
只是此轉機不知當應在何處,聞仲苦思亦沒有頭緒。
心中不斷盤算,東海,當有封神榜出世最后一道契機。
只是怎么看都是薄弱無比,難以逆轉乾坤。
卻在此時,有傳令官來報。
“稟太師,東伯候,東夷起亂,東原諸侯發(fā)來求助訊息。”
又有龍族來報。
“東海生變,若不鎮(zhèn)壓,恐連累四海,殃及大陸,還請?zhí)珟熢郑瑬|海龍王敖廣已然先行一步,入了東海深處。”
東海果然乃是非之地,能讓敖廣不顧一切回返,此事定然不小。
“武成王,整兵開拔,隨本座去東海一探,助東伯候鎮(zhèn)壓東夷之禍。”
此言一出,聞仲突覺心神一警,大有不妙之意,竟不由自主的說一句。
“征調三山關總兵孔宣,來助東原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