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AAU,扣籃(求收藏)
- 肘進NBA
- 迎著晨曦跑
- 2513字
- 2025-03-25 15:20:25
“孩子們,都停一下,看向這里,我有事情要宣布。
為了增加球隊的競爭力,在接下來的賽程中贏下更多的比賽。
我決定將球隊第六人——馬龍,提升至球隊首發?!?
史密斯教練沒有耽誤時間,直接快刀斬亂麻,當眾宣布馬龍成為首發球員。
沒等新生隊的球員們發表不滿情緒,史密斯教練又吩咐道:“還有一件事。
從今天開始,首發陣容將會重新進行調整!
之前替補球員,也有機會進入首發陣容。
距離下一場比賽還有兩天時間。
時間不多了,我們必須加緊時間訓練。”
既然將馬龍安排進首發陣容,史密斯教練自然也不會允許首發陣容里其他人聯手排斥馬龍,暗地里給馬龍下絆子。
為了讓馬龍在首發陣容里有足夠的話語權,足夠的自由度。
史密斯教練主動打散了原來的首發陣容,再給替補球員畫餅。
如此一來,首發和替補這兩撥人,瞬間形成了對立面。
即便原先因為膚色、人種報團取暖,現在也會因為個人利益,開始勾心斗角。
畢竟沒有人愿意一直打替補。
特別是對新生隊的高二學生而言,馬上要高三了,即將離開新生隊,重新謀求二隊的地位。
新生隊的首發球員進入二隊,還是有一定幾率繼續擔任首發的。
可如果是以替補身份加盟二隊,運氣不好沒準還要從球童做起。
值得一提的是,籃球是典型的冬季學期體育項目。
等三月份比賽結束,新生隊這一批高二學生,即便有實力競爭首發席位,也沒有舞臺供他們展示。
如今距離聯賽結束,滿打滿算也就一個半月。
這種時候突然有機會打上首發,自然是要盡可能的去爭取這個機會。
于是乎,替補球員舉雙手支持史密斯教練的決定,并且在訓練中開始拼命表現。
替補球員的所作所為,首發球員都看在眼里。
為了避免角色互換的事情上演,同時也是不想重新淪落為替補球員。
尚且占據首發位置的新生隊主力,也不得不跟著內卷起來。
甚至個別聰明的球員,主動向馬龍靠攏。
如果馬龍能夠為他們在史密斯教練面前說話,那么新生隊首發的位置,還是有很大幾率能夠保住的。
球隊原來的首發,不跟馬龍內耗,反倒主動接近馬龍,這一幕是史密斯教練期待看到的。
而為了球隊盡快形成戰斗力,贏下更多比賽,史密斯教練也有些心急,于是主動找上馬龍。
“馬龍,你更希望跟誰一起打球?”
“教練,你決定就好,我堅決服從你的安排?!?
馬龍不在乎跟誰打球,反正隊友不會比他強,不會給他帶來太大幫助。
在獲得球隊首發,球隊核心的地位后,馬龍就沒什么追求了。
既然如此,還不如在史密斯教練面前表現的乖巧一點,以此方式維護史密斯教練的權威。
聽到馬龍這么回答,史密斯教練非常高興。
“很好,那就按訓練賽中的戰術配合效果來吧!”
在史密斯教練的計劃當中,等校際聯賽結束后,他還想帶馬龍去打AAU。
AAU,即The Amateur Athletic Union,業余體育聯合會,又名青少年業余體育聯賽。
是美國體育青訓體系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絕大多數NBA球星,就是在AAU發跡的。
詹姆斯能成為耐克之子,沒進入NBA就獲得耐克提供的天價球鞋合同,就是因為在AAU打出了名堂。
相比較,大洛杉磯地區,私立高中新生隊之間的小打小鬧。
全美關注,商業影響力極大的AAU,才是馬龍職業生涯初期的重頭戲。
只要能從AAU,一級一級賽事打上去,打到頂級聯賽。
那么最終能夠一戰成名的,不止是球員,連教練也會大受裨益。
史密斯教練相信,只要馬龍不棄他而去,不脫離他的掌控。
那么等他帶領馬龍打完四月份到七月份的AAU,就能完成身份上的蛻變,一舉功成名就。
到時候,他即便無法在這座學校執教一隊,也能去另一座工資待遇差不多的學校另謀高就。
然而,一切的前提就是馬龍愿意跟他去打AAU,愿意在他手下效力。
如果馬龍通過其他人的渠道加盟AAU球隊,那么之前一切的投資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正是有一這層擔憂,史密斯教練在答應將馬龍提上首發后,就立刻想辦法解決隊內矛盾,盡可能的讓馬龍在新生隊待得舒服、舒心。
不過,球隊經過陣容調整,隊內人心不定,也很快讓史密斯教練自食惡果。
接下來的兩場比賽,新生隊都以失敗告終。
其中一場對手實力很強,輸球也算正常。
另一場的對手,整體實力甚至要比新生隊稍弱一些。
可新生隊因為場上多次出現戰術配合失誤,球員本身的實力又無法完全發揮出來,最終以一場糟糕的失利結束比賽。
輸了兩場之后,史密斯教練雖然算不上備受打擊,但心氣方面確實有些受損。
對于本賽季剩下比賽的勝負,史密斯教練表現的不再那么用心。
轉而找部分球員單獨聊一聊,開始以這部分新生隊球員為骨干,構建一支全新的AAU球隊。
對于史密斯教練私下里的行動,馬龍并不關心,所以了解的也并不多。
馬龍關心的只有自己的訓練,自己的實力。
【籃壇最強馬龍系統】
【球員模板:卡爾·馬龍(已激活,100%)】
【球員信息:馬龍,16歲】
【身體素質(成長中)
靜態:身高186厘米,臂展195厘米,摸高241厘米,體重163斤
力量:上肢79,核心66,下肢68
速度:直線75,橫向64,爆發62
彈跳:站立68,助跑72,彈速50
敏捷:平衡67,協調68,柔韌66
恢復:體力75,耐力83,精力93】
【籃球技術(成長中)
控球:運球64,護球75,傳球52,球感33
無球:接球73,跑動67,擺脫73,空切78,掩護68
防守:干擾45,外防66,內防43,協防31,搶斷73,封蓋26
籃板:前場43,后場58,卡位83,預判62
面框:突破74,扣籃6,上籃76,近投68,中投62,三分10
背筐:要位77,腳步63,背打36,勾手21
其他:罰球62,補籃24,擋拆74,快攻79,假動作65,造犯規35】
【實力評估:天才高中生,身體天賦出眾,籃球技術一般?!?
“終于能夠扣籃了,真不容易??!”
經過兩三個月的努力,馬龍終于具備了扣籃的能力。
除此之外,隨著身體素質大幅度增長,以及各方面技術的精進。
馬龍的持球能力、無球能力、投籃能力、籃下終結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
單從面板數據來看,馬龍的實力已經接近NBA飲水機管理員。
不過,數據是數據,實力是實力。
幾乎每年都有身體天賦爆表的樂透秀,在NBA打了幾年后就迅速消失不見。
作為職業球員,沒有技術,不知道總結比賽經驗,單靠身體打球,必然會被殘酷的NBA生存法則給淘汰掉。
所以,在進入NBA之前,馬龍需要打更多的比賽,來促使自身成長。
“我該去二隊、一隊,跟那些年齡比我大的球員打球了!”
成為新生隊首發后,馬龍每場比賽砍瓜切菜,雷打不動20+得分,逐漸有點“郵差”的味道。
也是每場比賽的內容差不多,每次打比賽都像是在打卡上班。
這讓馬龍覺得新生隊的比賽有些枯燥乏味,沒有什么挑戰性。
于是想要向上,向高難度的比賽發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