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我才是大忠臣!
- 大明:我有猛將朱元璋!
- 承百年
- 2131字
- 2025-05-06 21:48:22
“當然。”
李平點了點頭,面帶微笑。
在他的示意之下,郭寧蓮命令親衛引著昌浩離開。
于軒沒有多言。
倒是孔宏心有擔憂。
李平拍了拍孔宏的肩膀,他安撫道:
“孔宏,莫憂。”
“你只需盡快訓練兵卒,做好與脫脫開戰的準備即可。”
“其余之事,我自有決斷。”
孔宏躬身一拜:
“末將明白,主公放心,只要主公一聲令下,我這中軍,絕不后退半步!”
“嗯。”李平點點頭。
孔宏獨自離去。
整個邳州城,依舊籠罩在一股壓抑的氣氛之中。
一支又一支傳信兵小隊策馬而來,向李平稟報著各處的軍情:
南面的衛暉領兵出西南,攻下廬州路的舒城和英山,直接進逼蘄州路徐壽輝的大本營蘄水;
鎮南軍猛攻江浙行省,元軍望風而逃,難有與定遠軍一戰者;
整個江浙行省之中的元廷守軍,早已人心惶惶,他們被定遠軍切斷了與大都的聯絡,已是孤立無援;
徐壽輝發出了“剿賊檄文”,親率六萬大軍向金陵城進軍;
只是,衛暉率領的三萬大軍阻擋在徐壽輝東進的必經之路上,兩軍之間的戰事,一觸即發;
至于西面的李思齊,則按照李平的命令,率三萬歸降的元軍南下,進入黃州路,同樣威脅著與黃州路毗鄰的蘄州路。
……
安豐路以南風起云涌。
在得知李思齊和衛暉同時來攻之時,徐壽輝強行冷靜了些許。
他若強攻金陵城,李思齊與衛暉,必然率先攻取蘄水,將其釜底抽薪。
徐壽輝進退維谷,竟在荒野之間,陳兵了五日有余。
五日之后。
邳州城以北。
數以十萬計的元軍,浩浩蕩蕩地出現在了李平的視野之中。
李平佇立于城墻之上,遠眺那旌旗陣陣的元兵隊伍。
夜不收早已回稟:
脫脫率領的三十萬大軍,猶如看不到盡頭的長蛇,朝著邳州城緩緩靠近。
今日便是元軍兵臨城下之時。
李平扭頭詢問孔宏:
“城中百姓,可有全部撤退到黃河以南?”
孔宏點頭回應:
“按照主公的命令,三日內,我等已將城中的百姓,全部撤退到了黃河以南。”
“若脫脫強行攻城,我軍隨時可以向南撤退,以黃河為天塹,阻止脫脫的三十萬大軍南下。”
李平點了點頭,他又看向常遇春:
“常將軍,歸德府、汴梁路和淮安路黃河沿線的橋梁,是否全部炸毀了?”
常遇春抱拳一拜,他答道:
“按照主公的命令,我與征西將軍、征東將軍共同巡弋了汴梁路、歸德府和淮安路的黃河沿線!”
“除邳州城南門外的橋梁之外,其余橋梁,均已被我等毀去!”
“我軍繼續巡弋著河岸沿線,避免不軌之人重建橋梁,更不允許渡船擺渡!”
“嗯。”李平再次點頭。
他的內心稍安。
北面,脫脫的大軍已來到了兩里之外。
大軍開始就地安營扎寨。
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騎兵隊伍,朝著邳州城猛沖而來。
這些騎兵氣勢洶洶,戴著帽兒盔,身披鎖子甲,腰間掛著彎刀,背后背著弓弩。
當他們來到邳州城之外約莫八十步的時候,李平等人方才看清,這一支騎兵隊伍,竟全部是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組成,無一名漢人!
“狗賊李平,脫脫大人率三十萬大軍來此,你還不快快出城投降?!”
“慢了半步,休怪我大汗天兵將這邳州城碾碎,再將爾等反賊五馬分尸、株連九族!”
怒吼之人乃是一名蒙古人將領。
李平上下打量著此人。
此人應當是一名千戶,或者萬戶。
孔宏、常遇春的面色皆是一寒。
二人仔細查看了一番,在城外的騎兵隊伍之中,他們似乎并未看到脫脫的身影。
至少,沒有任何有大將氣質的人,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之中。
孔宏道:
“哪來的混賬東西,也敢威脅我家主公?!”
“若要開戰,爾等只管攻城便是!”
“若要談和,就請脫脫大人親臨,與我家主公詳談!”
“再叫囂狂吠,莫怪我定遠軍的弓弩手銃,收了爾等的性命!”
孔宏的話,令得元軍將領的面色一沉。
他意欲上前繼續呵斥,只是,他身旁的另一名蒙古人,立刻伸手將其攔住。
這人策馬向前,他遙望李平,高聲道:
“你可是李平?”
李平微微一笑,他點了點頭。
城下的蒙古人將領再向前幾步,他打量了李平,而后道:
“我乃督指揮使忽蘭!”
“脫脫宰相讓我問你三個問題,你可愿回答?”
李平稍感興趣,他詢問忽蘭:
“哪三個問題,說來聽聽。”
忽蘭整理了一下語言,他嚴肅問道:
“第一,你是否執意強取漕運和鹽政的控制權?”
忽蘭盯著李平。
李平思忖了片刻,片刻之后,他答道:
“漕運、鹽政之權,歸于百姓,我李平,只是代百姓管理,若大汗和宰相給我一條活路,給百姓一條活路,我又何必斷了朝廷的漕運和鹽運?”
“若大汗和宰相繼續受奸人蠱惑,繼續將天下百姓和我李平趕盡殺絕,我李平強取之,又如何?”
聞言,忽蘭皺起了眉頭。
一會兒過后,忽蘭又問:
“第二個問題,你是否執意強攻江浙行省?”
這個問題令得李平笑了笑,他不假思索地答道:
“若大汗和宰相剪除奸佞,同時封我為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的兩省總督,我自然不會與朝廷兵戎相向!”
“相反,我會恢復大都的漕運和鹽運,繼續替大汗和宰相剿滅天下反賊,還天下以安寧!”
這話猶如一記重雷,劈在了所有人的心頭。
忽蘭的臉面有些發黑,他咬了咬牙,繼續問道:
“第三,你是忠是奸?”
忠奸之問一出,邳州城內外立刻安靜了許多。
李平沉默了良久,他認真思考著這個問題。
一會兒過后,他抬起腦袋,對視忽蘭,回答道:
“忽蘭,何為忠,何為奸?”
“如今天下豪強并起,朝廷疲于剿賊,大廈將傾!”
“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朝廷視百姓如豬狗,百姓無以聊生,便只可揭竿而起罷了!”
“我李平,給百姓活路,與百姓分田,替朝廷殺叛賊,除奸佞,革除弊政,以歸正道!”
“大都的奸臣蛀蟲卻以為,我李平是大奸臣!”
“何以為忠?”
“我李平才是忠,是挽大廈之將傾的大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