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西湖龍井!
- 上品寒士:從鑿冰求鱸開始
- 瀟逸神
- 2089字
- 2025-02-22 12:01:00
東晉時期,物事按品級劃分,田地也分九品。西樓陳氏的二十頃地一直為下品,繳納租稅較少。若全部調為上品,佃戶將難以承擔租稅,陳操之一家也需支付巨額賦稅。
在聽到外面的喊聲后,陳操之已經是眉頭緊鎖。
“賢弟,外面是何人?”劉浚之關心的問道。
陳操之輕嘆一聲,“是我六伯父的次子陳流,此人行為不端,仗著在縣衙當差,屢屢為難于母親和我。”
劉浚之點點頭,淡淡說道:“既然是賢弟的堂兄,那我就不出面了,賢弟切去看看吧。”
“多謝劉兄。”陳操之一拱手,致謝之后起身走了出去。
東晉時代,宗族聚集而居,秉承的宗旨是依照家規治家,從而信奉‘兄弟鬩墻外御其侮’,一家人的事情,若是引外人插手,極容易被宗族排擠。
劉浚之不露面,真是為著陳操之著想。
一出門,陳操之便看到堂兄陳流囂張的站在母親面前,一副張牙舞爪的模樣。
“堂兄好大的威風,縣衙的事情,難道憑你一人獨斷嗎?”陳操之冷著臉說道。
陳母此時臉色顯得異常蒼白,顯然是真的憂心陳流剛才的話。
“哼,我這可是念在同族兄弟情分上,為了你們考慮。”陳流不屑的說道。
他剛剛從縣城回來,并不知道陳操之最近的情況,只覺得憑借自己在縣衙的胥吏身份,有魯主簿撐腰,拿捏西樓的孤兒寡母還不是手到擒來。
“不需要堂兄操心,我自己有分寸。”
陳操之說罷,便扶著母親向著家中走去,不再理會陳流。
陳流還以為陳操之是怕了自己,冷笑一聲。
“有你求我的時候!”
陳母回到家里,劉浚之連忙上前關心的問道:“伯母切勿過于擔憂,檢籍評田的事情,又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
陳母李氏面帶歉意,“多謝浚之寬慰我,只是今日的事情,讓你見笑了。”
家丑不可外揚,陳流再怎么說,也是她的侄子。
今日的事情,著實有損錢塘陳氏的顏面。
陳母唯恐劉浚之因為此事輕視兒子,故此致歉。
劉浚之又安慰一番,令陳母總算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隨后,劉浚之便與陳操之一家用晚飯。
在飯后,陳母知道劉浚之和兒子還有事情要商議,便帶著宗之和潤兒上樓,把廳堂留給了劉浚之和陳操之。
“賢弟,你這個堂兄不過是個胥吏,背后肯定有官員撐腰,否則不敢如此囂張。”劉浚之說道。
陳操之點點頭,“劉兄所言甚是,我這個堂兄,一直覬覦我家田地,若是沒有人撐腰,必然不敢如此。”
搶奪同族兄弟的田產,在宗族當中,必然會引起公憤,除非背后有人,才敢如此肆無忌憚。
“田產評定,按理來說是十年一次,今日他卻說要借此要挾你,賢弟無需怕他,汪縣令與我算是有些交情,陳流的在縣衙靠山再大,難道還能大過縣令?”
劉浚之的話,令陳操之安心不少。
既然堂兄扯虎皮作大旗,他便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劉浚之也知道,此等小事根本難不住陳操之,也就不再談論,隨即拿出帶來的炒茶給陳操之品嘗。
陳操之讓小嬋幫忙燒水泡茶。
隨著一縷縷茶香飄出,令陳操之心曠神怡。
輕飲一口之后,陳操之不禁大贊。
“好茶,已然堪稱完美!”
江東的水土氣候,乃是茶樹絕佳生長之地,茶葉鮮美嫩綠,哪怕炒制手法稍弱,也足以出來上品的茶葉。
一口綠茶入喉之后,陳操之不禁想起前世喝過的西湖龍井,其滋味頗為相同。
劉浚之見狀,心中也是大為高興。
相對于飲茶的經驗,他前世更加喜歡喝酒,在此方面的鑒賞經驗,自然是不如陳操之。
既然陳操之如此滿意,那就足以征服東晉時代的茶客們!
隨后,劉浚之便向陳操之說了自己的茶商經營之道。
主打兩線并行,一是以上品茶在貴族富人打開銷路,二是以粗茶硬梗向番邦胡人進行嘗試售賣。
在聽到劉浚之的計劃后,陳操之心中可謂是震驚無比。
一向淡定從容的他,此時也已經難掩驚訝的神情。
“劉兄,真乃奇才!”陳操之不禁由衷贊嘆,心中暗道:我不過是提及炒茶,劉兄便派人制作出來此等上品口感的茶葉,而且想要做茶葉生意,他能想到用精品茶走上層路線,倒也不算稀奇,可是,用茶葉跟番邦胡人做交易,這不就是歷史上的‘茶馬互市’嗎?奇才,奇才也!
陳操之越是欽佩劉浚之,在心中也越是替‘他’惋惜,為何青史無名呢?
二人一番詳談,共同敲定了具體的一些細節。
這時候,劉浚之提出了早就想問的問題。
“賢弟,我有一件事情,想要問問你,可曾在那本藏書中看過。”劉浚之認真的問道。
“劉兄想問什么?”陳操之道。
“此茶經過炒制,密封干燥自然沒有什么問題,可江東潮濕,一旦受潮,不過兩三日便發霉,若是向番邦胡人貿易,只怕千里轉運之后,早就霉變不堪,不知道可有辦法解決?”劉浚之問道。
原來是這個問題,陳操之微微一笑,顯然是胸有成竹。
“原來是此事,我在藏書上,恰好看過一些應對之法。”陳操之笑道。
“哦?竟然真有,賢弟速速為我解惑!”劉浚之連忙催促道。
隨后,陳操之便把前世記憶中的紅茶發酵法,盡量詳細的跟劉浚之說了一遍。
在聽完之后,劉浚之便已經全都明白了。
其中的原理,竟然十分簡單,可謂一學就會。
劉浚之大喜,如此一來,兩條茶葉生意的路子,便已經萬事俱備了。
“劉兄,此茶可有名字?”陳操之忽然笑問道。
“未曾想過此事,賢弟不如給取個好名!”劉浚之道。
陳操之略微一想,便取筆寫下四句詩。
劉浚之湊前望去,輕輕念起來。
“西子湖畔春意濃,湖光山色映蒼穹。龍團翠葉凝香露,井泉烹茗醉清風。好詩,好詩,不過,這名字有些太長了吧。”
陳操之置筆之后,笑著說道:“劉兄,藏頭詩。”
“西,西湖龍井?”
“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