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鄱陽湖雙雄斗艦 瓜州渡士誠折戟
- 烽煙洪武錄
- 榫卯404
- 792字
- 2025-02-02 12:07:12
詩曰:
鐵鎖橫江戰鼓催,火龍燒破錦帆危。
鄠都城外旌旗暗,瓜渚津頭血浪飛。
且說元末群雄并起,漢王陳友諒據荊襄之地,擁甲士六十萬,自比楚霸王再世。這日聚文武于江州,指輿圖謂眾將曰:“吾觀朱元璋小兒,雖得應天府,然張士誠鼠目寸光,徐壽輝徒擁虛名。今當先取洪都,順流而下,則金陵唾手可得!“遂命工匠晝夜伐木,造連環巨艦百艘,號“混江龍“,艦高三丈,可載甲士八百,船首鑄鐵錐如蛟龍獠牙。
時值至正二十三年七月,友諒親率大軍壓境。但見鄱陽湖上檣櫓連云,鐵索連環,戰艦首尾相接延綿百里,白日竟蔽天光。洪都守將朱文正,乃朱元璋之侄,年方廿八,聞報登城遠眺,但見敵艦旌旗如林,笑謂左右:“陳賊徒恃舟楫之利,豈知洪都城堅池深?“乃命軍士于城頭遍插旌旗,每垛置草人持火銃,夜半令百姓持炬繞城而行。友諒疑有伏兵,竟三日不敢攻城。
卻說友諒帳下謀士張定邊獻計:“可遣死士掘地道入城,某觀天象,今夜子時東南地氣浮動。“是夜月黑風高,三百壯士負鋤潛行,不料文正早命人埋甕聽地,忽聞城西有聲如悶雷,急令士卒以沸油灌之。但聽地底慘嚎不絕,友諒折兵二百有余。
如此攻守八十五日,洪都城糧草將盡。文正暗遣死士持蠟丸求援,朱元璋得書泣曰:“吾侄真當世霍去病也!“急召徐達、常遇春商議。軍師劉基觀星良久,撫掌笑道:“明日戌時必有東南風起,可效周郎赤壁故事。“元璋乃命廖永安率火舟百艘,滿載硫磺焰硝,船首皆裝鐵錐。
卻說八月廿四日,鄱陽湖上忽起大霧。友諒登樓船觀陣,忽見霧中隱現朱字大旗,急令萬箭齊發。豈料廖永安率敢死之士駕火舟突入,恰值東南風驟起,火借風勢,頃刻間百里船陣盡成火海。友諒驚惶欲退,忽一流失透重甲,正中咽喉。
正是:
鐵索連環枉自雄,東風一夜化飛蓬。
潯陽江上濤聲怒,猶訴當年烈焰紅。
殘部奉太子陳理退守武昌,后話暫且不表。單說張士誠聞友諒敗亡,暗喜江東無主,竟趁元璋北征之際,親率戰船千艘欲襲瓜州渡。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