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加班,長期透支體力,小心癌癥悄悄在身體里潛伏。
職場人士由于工作繁忙,很多都習慣于加班。而五花八門的娛樂方式也在偷偷地占據人們本該安睡的時間,對很多人來說,熬夜打牌、看球賽、唱卡拉OK乃是家常便飯。加班和熬夜等于長期透支體力,會帶來很多身體上的不適,比如易激動、劇烈運動后呼吸急促、胸悶、眼瞼水腫、失眠等,這些癥狀很可能是癌癥的早期征兆。
即使平時工作再辛苦,對自己的健康也不應馬虎大意,而由于種種原因養成了熬夜習慣、睡眠狀況不佳的人也要提高警惕,做好相關措施,防止癌癥的發生。
在本章中,醫學博士將指導您怎樣在癌癥發生的早期就洞察它的蹤跡,防患于未然。
11.莫名其妙發脾氣,當心甲亢在作祟
征兆:眼球暴突,頸部腫大,易激動,食欲亢進但是身體消瘦。
大病:甲亢。
致病習慣:①飲食中攝入過多的碘。②工作生活壓力大。③受到強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
馮小姐最近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變“丑”了。原來細長的脖子,現在好像粗大了起來,一雙明眸也變成了“金魚眼”。而且,原本溫婉恬靜的她,最近脾氣也越來越暴躁了,經常與男朋友吵架,怨氣越積越深。最后,她只好去看精神科醫生,誰知居然檢查出了甲亢。
甲狀腺是合成和儲存甲狀腺激素的器官。甲狀腺激素可以促進代謝,讓機體和神經興奮起來。當然了,這種調節必須是適度的,過強或過弱都不好。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患者的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會比正常人高。受其影響,神經系統就會經常處于一種興奮狀態。表現在行為上,就是看起來特別暴躁和喜怒無常,有時會因小事而出現情緒低落甚至哭泣。另外,過高的甲狀腺激素還會令組織細胞處于高代謝狀態,出現眼球暴突、頸部腫大的身體表現。另外,患者還通常伴有食欲亢進、消瘦、體重下降,這些癥狀在令人不適之余更會削弱免疫力,使得患者身體素質下降。
過去人們認為,碘缺乏是引起甲狀腺疾病的主要原因,但后來人們發現,飲食中攝入過多的碘元素同樣會誘發甲亢。同時,情緒的過度起伏也是引起這個病的原因之一。近年來,甲亢病人中年輕女性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年齡在25歲左右的女性甲亢病例很多見,十八九歲的也不少。當人在受到極大的工作、生活壓力,精神刺激等因素作用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自身免疫調節異常,出現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的高代謝癥狀,這和女性的內分泌系統穩定性不夠有關。
馮小姐接受了近兩個星期的治療后,癥狀改善了,脾氣溫和了不少,和男友也和好如初了。要注意的是,甲亢痊愈以后也不要覺得萬事大吉了,一定要謹慎,小心甲亢會再次降臨。
敏感、愛發脾氣的年輕人,有可能提前被甲亢纏上。所以,年輕人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盡量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要學會放松心情,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這樣才能避免患上甲亢。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請判斷以下的情況您是否經常出現。
1.經常感到亢奮,心跳加速,對周遭的事物極其敏感。
2.頸部突然粗大起來,眼珠突出。
3.經常吃東西,還是覺得餓,疲倦無力,體重減輕。
4.怕熱,經常出汗。
掛號科別:內分泌科、甲狀腺外科
治療與保健:甲亢雖然不會危及生命,卻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約有三成的甲亢患者的癥狀比較輕微,有自愈的機會。但大部分甲亢患者都需要接受治療。如果久拖不治,甲亢將很有可能累及心臟,導致更為嚴重的心臟問題。另外,甲亢患者一般有眼球突出的癥狀,甲亢治愈后,眼功能一般都會有所改善,但眼球突出的情況則需要通過眼科手術來矯正了。
此外,雖然普通的甲亢并不會直接發展為甲狀腺癌,但如果是甲狀腺結節伴高功能性甲亢,發生惡變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而且甲亢本身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誘發多種疾病,所以一定要及早重視。
12.頸上腫塊能移動,有可能是甲狀腺瘤
征兆:脖子上出現腫塊,吞咽時上下移動,呼吸困難,吞咽不暢。
大病:甲狀腺瘤。
致病習慣:①長期壓力大。②情緒不穩定。
30歲那年,何女士諸事不順,先是事業進入瓶頸期,升職無望,后來又離婚,心情煩悶。
有一天,她約一位女性朋友出來喝咖啡。朋友坐在對面,發現何女士光潔的脖頸上似乎有一個蠶豆大的腫塊,每次何女士喝一口咖啡,腫塊就會上下移動。她連忙告訴何女士,何女士一摸,果然如此。可是這腫塊不痛也不癢,她最近正忙得焦頭爛額,根本沒心思管這茬。
這樣一拖就是兩年,何女士脖子上的腫塊慢慢變大。她時不時感到呼吸困難,吞咽也不順暢,這才去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腫塊是甲狀腺瘤,好在是良性的,何女士這才稍稍安心,并在醫生的建議下動了手術,預后良好。
甲狀腺在人體頸部甲狀軟骨下方、氣管兩旁,形狀像盾甲,所以叫甲狀腺。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通過分泌甲狀腺激素來調節全身各組織器官的代謝活動及生長發育等。正常情況下,在頸部是摸不到甲狀腺的。良性甲狀腺瘤初期一般沒有明顯癥狀,容易被忽視。當腫塊變大時,可能會壓迫到氣管和食管,使這兩者發生移位。此時,患者就會出現何女士那樣的呼吸困難和吞咽困難。
甲狀腺瘤是頸部的慢性病變,多發于頸前部。雖然甲狀腺瘤良性居多,但是10%的甲狀腺良性瘤有惡變的可能,一部分雖然是良性但呈“熱結節”,可能會引起甲亢,所以需要積極治療。由于本病初期隱匿性高,所以為了身體健康,人們應該定期體檢,不要放過身體任何的微小病變。
甲狀腺瘤的病因還不太清楚,所以也沒有特別好的預防手段。近年來,甲狀腺瘤的發病率是10年前的4倍,且高發于年輕女性。因為甲狀腺瘤是激素依賴型腫瘤之一,年輕女性的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容易患病。同時某些年輕女性白領因為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過大,變得情緒不穩定,也易患甲狀腺瘤。心理學家認為,腫瘤的發生與人的心情大有關聯。抑郁、煩惱、愁悶都極易誘發癌癥。因此,要學會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緒,保持好心情。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面對鏡子,用手指輕壓頸部前面氣管的兩側,仔細觀察頸部有無腫塊及腫塊特點。
1.腫塊形狀。呈蝴蝶形腫塊,可能是甲狀腺炎或部分甲狀腺功能亢進;呈圓形腫塊,可能是甲狀腺囊腫、甲狀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甚至甲狀腺癌。
2.腫塊大小。單個結節直徑在2厘米左右,一般是良性腫瘤
或囊腫;直徑超過2厘米,可能是甲狀腺癌。
3.腫塊光滑度和軟硬度。感覺光滑、觸感均勻可能是腺瘤;不光滑,有實體感,可能是癌癥。
4.腫塊生長速度。良性腫瘤及囊腫病程可以持續幾個月到幾年;甲狀腺癌的腫塊增長明顯。
5.腫塊周圍是否可觸及淋巴結。如果在甲狀腺周圍頸部能摸到質地較硬的淋巴結,應及早就醫。
以上自測可以大概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得甲狀腺疾病,但是確診仍需要到醫院做規范檢查。
掛號科別:甲狀腺外科、內分泌科
治療與保健:甲狀腺瘤有不同類型,所以治療方案應個體化。如果瘤體較小,又是良性的,可以保守治療,比如服用中藥;對于瘤體較大或者有惡變傾向的應盡早采用手術治療。良性甲狀腺瘤預后較好,復發率不高。所以一旦懷疑自己得了甲狀腺瘤,應盡早到醫院接受B超檢查,發現甲狀腺瘤則及早治療。
13.過了40歲還長高,當心垂體激素腺瘤
征兆:成年人身體突然長高,體重增加,手腳變粗大。
大病:腦垂體腺瘤。
致病習慣:①壓力大,過度勞累。②抽煙酗酒。③愛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劉女士40歲時,經歷了喪夫之痛。過了整整兩年,她的情緒才慢慢穩定下來。可就在這時候,她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地長高了,足足高了好幾厘米。同時,她的身體也發生了變化,就像重新發育了一次,體重增加了20多千克,手腳都在相應地變大,以前的鞋子都穿不進去了。更讓她郁悶的是,體形改變的同時,她的視力也在下降,同時出現了氣促、乏力等癥狀。
對正在成長的青少年來說,長高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可對已經過了發育期,甚至已經步入中年的人來說,突然又開始長個子,肯定不是什么好事。為了這個“二次發育”的病,劉女士這些年來一直在找醫院、找醫生,可一直沒有得到一個確切的答案。沒有確診,自然也就沒辦法正確治療。
幾個月前,劉女士到省內一家著名醫院的神經外科看病。醫生了解她的病情后,立刻判斷這是典型的腦垂體腺瘤,而且是生長激素型的。隨后的一系列檢查結果顯示,劉女士的生長激素果然遠高于正常值。核磁共振也查出,她的垂體窩里有個直徑接近3厘米的腫瘤,并且壓迫了視覺神經。
腦垂體是人體最復雜的內分泌腺,它的工作就是分泌多種激素,保證人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正常發揮。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就是促進生長發育的。患有腦垂體腺瘤時,腦垂體的正常激素分泌功能被破壞,就可能導致成年后身高突然增長或發育期身高停滯。如果對這樣的癥狀置之不理,任由身體的內分泌系統繼續惡化,往往會有非常嚴重的后果發生,比如終身失明、不育等,這時才開始治療就有可能來不及了。
腦垂體腺瘤的產生原因非常復雜,一般認為是和腦部的一些激素分泌異常有關。像劉女士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因為她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創傷,腦部激素分泌發生了紊亂,誘發了腦垂體腺瘤。生活在現代都市的人們通常壓力巨大,他們經常透支精力,這會造成身體虛弱,免疫力下降;還有部分人抽煙酗酒,貪食咸辣食物,使身體中累積過多的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就會成為致癌因素。因此,我們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防范癌癥的重中之重。
不久前,醫生為劉女士進行了微創經鼻手術,切除了腦垂體腺瘤,手術后她的視力明顯恢復了。雖說劉女士開了刀,但總算有驚無險,也是幸事。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成年人在25歲之后,應注意是否出現生長發育異常,例如鞋子碼數突然增大、個頭長高、手指突然肥大等。
掛號科別:神經外科、內分泌科
治療與保健:不同種類的腦垂體腺瘤,產生的癥狀也有區別。有些是直接影響身體生長發育,有些影響視力,有些則會導致尿崩癥(多尿),還有些會使甲狀腺功能亢進,或導致突然的肥胖、閉經、溢乳。這些異常的癥狀,都有可能是腦垂體發出的特殊信號,告訴我們,它現在出了狀況。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及早上醫院做詳細的檢查。
14.呼吸急促又困難,警惕心衰的可能
征兆:劇烈運動后,出現明顯的呼吸急促、呼吸困難。
大病:心力衰竭。
致病習慣:①加班熬夜。②運動過量。③情緒波動過于劇烈。
去年曾有一則報道,說一名大三學生在參加某市舉辦的馬拉松活動時,忽然倒地不醒,經搶救無效,最終死亡。醫生最后下的結論為心力衰竭。這名學生平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身體很健康,為什么這樣的人也會心力衰竭呢?很多關心這條新聞的人都疑惑不解。
一旦心臟收縮或舒張出現問題,或心內血流出現異常,心臟的功能就會大大受損,一旦受到外界強烈的刺激,就很可能發生心力衰竭。比較常見的心力衰竭都是由一些心臟疾病引起的,例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肌代謝障礙等。患有這些疾病的患者,心臟機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因此很容易出現心力衰竭的危險。
中老年人心臟機能比較弱,因此比年輕人更容易發生心力衰竭。但為什么很多運動員也會出現心力衰竭呢?這可能與他們鍛煉過度有關。因為人在運動時,心臟的負擔會加重,如果長期運動過量,就會令心臟負擔過重,甚至會誘發心臟的隱疾。一些運動員不幸出現急性心力衰竭,就是由這個原因造成的。除此之外,加班熬夜、抽煙過多等不良生活習慣誘發心力衰竭的病例也很多,還有病毒感染、水和電解質紊亂、情緒波動等都會是這個病的誘因。
心力衰竭最常見的征兆體現在呼吸上,例如活動后氣短、呼吸困難,上樓梯時的胸悶,睡覺時憋氣和胸悶,甚至需要多放幾個枕頭才睡得舒服。以上現象的產生是因為人體活動時,氧氣的需求量會增加,但功能減弱的心臟不能提供相應的心輸出量,令人體缺氧,這時人體就需要通過不斷呼吸來解決了。另外,肺部的順應性降低和二氧化碳潴留,也是導致以上癥狀產生的原因。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請判斷以下的情況您是否經常出現。
1.運動后,總出現呼吸困難、氣短;有時咳出帶血絲氣泡。
2.出現食欲不振、腹脹等疑似腸胃炎的癥狀。
3.經常有咳嗽、氣喘等毛病,但并沒有氣管炎或哮喘病。
4.排尿量少,身體水腫,卻沒有腎臟疾病。
掛號科別:心內科
治療與保健:心力衰竭在臨床上分為左側心力衰竭和右側心力衰竭。左側心力衰竭患者一般會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嚴重時不能平臥,夜間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是端坐也難以喘息,更嚴重的會出現咯血、咯粉紅色泡沫樣痰。右側心力衰竭患者則會出現低垂部位水腫、大量腹水、胃腸道消化不良,甚至是肝淤血、肝功能下降,晚期甚至出現心源性肝硬化。心力衰竭的早期癥狀較隱蔽,容易與腸胃疾病、肺部疾病相混淆,
要引起足夠重視。心力衰竭患者在平時應注意控制體力活動,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臟的負荷。但長期臥床并不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恢復,會降低患者的消化功能。因此,心力衰竭患者應主動運動,可根據自身病情,從床邊小坐開始,逐步向低強度的戶外活動過渡。另外,心力衰竭患者血容量增加,減少鈉鹽的攝入有利于減輕水腫癥狀。
15.休息時心跳也加速,小心可能是房顫
征兆:胸悶、心悸、心跳加速。
大病:房顫。
致病習慣:①作息不規律,經常加班或熬夜。②酷愛抽煙喝酒。③愛喝咖啡濃茶。
老江雖然有一點冠狀動脈硬化,但身體還算壯實,早上經常去散步,偶爾還會和朋友去郊游遠足。但最近一個月他覺得自己有些不對勁了,時不時地會感到胸口悶悶的,心跳很快,老是覺得心慌。一般說來,我們緊張時往往會出現心跳加快的現象,這屬于一種正常現象。但老江的心跳有多快呢?他測了一下,發現1分鐘居然跳了120次。他看到報紙上說,一般人的心跳都在60~80次/分,運動后也最多到100次/分。而且心跳加速的情況總是發生,一天要出現十幾次。老江決定上醫院接受正規檢查。
后來老江去了醫院檢查,測了心電圖、B超后,醫生判斷老江的情況是房顫。房顫,當然不是說房子在顫動,而是一種癥狀,是說心臟跳動出現了異常和紊亂,變得又快又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