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6章 沁園皂坊 一來一去

次日一早吃過早飯后,江河便命福伯備了馬車。他親自駕車,帶著江沁與采薇主仆兩個一起出城。

出城的路上,自是先去那家木工作坊,取昨日定做好的十個大木盤與十把雕刻了“沁園”商標的木錘。

江沁也跟著一起下車,問了問價格后,就順便在這家木工作坊里先定制了一批香皂盒。

做為香皂的包裝盒,所用的木料也不必用太好,最主要是樣式精美,完成后還要上漆,“沁園”的商標名也直接用漆筆寫上去。

她也沒弄太多,先訂做了一百個。

趁著江沁在與這家木器店老板談生意時,江河注意到這店里有使用松香,便順便買了些。

他記得前世的老式手工肥皂里,好像也有往里面加松香的,既能夠增加肥皂成品的硬度,也能夠做為填充物,讓肥皂的成品更多。

也就是按他原本一斤原料制作,成品能出十塊肥皂的話,加入松香作填充,便很有可能做出十二塊、十三塊,甚至更多。

他也是瞧到這店里有用松香后,才忽然臨時想起來。在傳統的木工行業里,松香是作為膠水使用的,而且松香還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徽州附近都是山,山上松木也多的是,所以本地的松香很便宜,并不貴。這家店里的松香,甚至是老板讓學徒們自己進山采的。江河也沒買太多,先買了二斤作嘗試。

之后江河又駕車去了他之前買油的那家汪記油鋪,又各買了些山茶油與菜籽油。酸桔子也沒忘了買一些,香皂與肥皂最大的不同,還是要維持酸堿平衡,需要添加酸性物質。否則堿性太大,會傷皮膚。

所有采購的東西,都是由江沁負責出錢,包括江河昨日讓書硯去定做的那些大木盤與木錘,也是由江沁一起出錢。

因為所有這些東西,都是肥皂作坊要用的。所以實際上用的,其實是他們各出一百五十兩的那些起始資金,只不過這些資金是暫時由江沁負責掌管。

接著一路順利出城,過橋抵達西甲莊后,江河驅車直抵莊內的江家別院。

此時江大中妻子丁氏早已帶著女兒江小鳳與莊內的一些婦人迎了過來,江河便讓他們幫忙卸貨。

接著走進院內,但見前院里靠東墻一排十座爐灶果然已經壘就,而且昨日江沁買好命人送來的那十口大鍋都已架了上去,甚至丁氏已經帶人把這十口大鍋清洗了一遍。

丁氏并不知道江河要具體怎么制作肥皂,便還是按照尋常用鍋的經驗,先做了清洗。

江河得知后,也不吝夸贊了兩句,雖然這些鍋不是用來做飯,但洗一洗也不是壞事。

而且等過兩日開始在莊內練兵時,這十口鍋也未嘗不可分出來幾口,用來做大鍋飯。一百號人訓練,當然也得安排好伙食,如果制作肥皂緊張的話,說不定都分不出來鍋做飯。

這十口爐灶是用磚石壘就,用泥漿來進行膠合填充。古代沒有水泥,石灰也不是到處都有,很多時候就是和泥砌墻,有時里面再添把碎茅草,增加黏合的韌性。

這種用泥砌壘的,當然不如水泥結實,但也勉強可用。江河前世小時候在鄉下農村里,甚至都有見過仍有人家用泥砌墻的。不過多是用在不重要的地方,比如豬圈、羊圈等,就地取材,把土篩細,加水開和就行,也不用錢。

有些地方甚至連磚都不用,直接夯土為墻。

眼下壘這些爐灶也沒花錢,泥土不用錢,磚石則是各家以前建房時剩的一些,不夠再撿些石塊打底,也就湊夠了。

人工也沒用錢,江大中負責安排的,管了中午一頓飯,席間再送幾壇酒就夠了。這么點兒小活,一日即可完工,也確實花不了多少。

這些爐灶壘好后,還直接點火燒了一遍,把茅草泥漿燒的干透,也更加結實。

正好,十口爐灶里燒完的,都還有剩余草木灰。江河便命人鏟出來,加水攪伴過濾,開始先制作草木灰水。

江大中雖然帶走了田莊里的大部分男人去砍樹,但此時的田莊里也不是光剩女人與孩子。

還有些年齡較大與體力較弱,不適合砍樹這種高強度體力工作的有留守。

這時除了年齡太大以及太小,實在干不動的,江河也把這些人都招了過來,其中還包括些半大孩子。

這些人砍樹雖然砍不動,但幫忙給他打下手制作肥皂還是沒什么問題的。

今日初制,只需要動用兩口鍋,其實也用不了幾個人。

江河在旁責制指點,一上午時間也就熬煮了一大鍋肥皂液出來。他還抽空在旁邊分別完成了加松香桐油肥皂,以及用山茶油、菜籽油混合制作香皂的實驗。

江河讓木匠訂做的那些大木盤,每個都是六尺見方,內盤高度便定為一寸。到時只需要橫豎切分即可,不需要再橫向對剖。

一大鍋皂液,也只鋪滿了兩個半木盤。最后只用到少半個時,江河讓人臨時裁了塊木板擋住即可。

江沁所買的是市面上最大的大鐵鍋,專門用來做大鍋飯的那種,每口的直徑都在四尺以上,據說一口鍋就足以炒出一百人的菜量。而這一口鍋,裝下一百斤桐油綽綽有余。

所以江河今日只動用兩口鍋,便用完了江沁昨日采買的一百斤桐油原料。而按江河之前實驗制作時,一斤油兌一斤草木灰水大概可以制作出十塊肥皂來看,這一百斤原料,就是至少一千塊。

而江沁購買這一百斤桐油,只花了一兩八錢銀子。肥皂江河打算賣的更便宜,就暫定為一錢銀子一塊。那把這至少一千塊肥皂全部賣出去,就可售得一百兩銀子,差不多是百倍的利潤。

當然,中間還要刨除人工、包裝、店面等方面的成本。但就算把這些折算進去,也是至少能達到八十倍以上的利潤,仍是血賺。不過要把這一千塊肥皂全賣出去,顯然也不是一蹴可就的事。

但大致算下來的話,他們差不多熬三大鍋肥皂,就可以賺回成本了,果然這門生意大有可為。

這還是按走量銷售的便宜肥皂來計,如果之后把售價賣的更高的香皂搞出來,那可就不止是百倍的利潤了。

“想不到這一百斤原料這么不經用,也就夠一鍋的,看來下次直接就可以讓人送一千斤的了。”江沁等江河忙完后,開口說道。

“確實。”江河點點頭,看了眼天色,道:“趁還沒中午,我們這就回城吧,等回到城中再用飯,然后下午我們去把鋪子租下,就可以著手雇人收拾,刻匾額了。”

江沁自是點頭同意。

接下來江河命人把做好的肥皂直接抬進前院大廳去陰干,便與江沁告辭離去,也謝絕了丁氏留他們用午飯的盛情。

駕車回到城中后,江河直接趨車趕到了江沁看中的那間鋪面,在附近尋了家飯館用飯。

用飯之際,江沁命采薇去跑腿聯系牙行,再讓牙行的人直接約好房東,帶齊租房的各種契約、資料,來他們用飯的飯館會面。

下午的時間,他們終于成功租下這間鋪面。不過江沁同房東當面議價時,卻是也只談到按一年起租,為二十二兩銀子,那房東只肯少了二兩,相當于減免一月房租。

不過二兩也是錢,江沁成功殺價二兩,還是頗為開心。

談妥房租,簽好契約后,江沁還送了塊江河之前制出的肥皂給房東,做為禮物。

這些肥皂是江河前天讓書硯拿到別院后剩下的,江沁瞧到后,便又一并帶了回來,正好是現成的。

簽契約前,江河與江沁當然也有讓房東先打開鋪子,進去看過滿意后,方才議價簽約。

租好鋪子后,他們又就近另尋了家木工作坊,請人盤了尺寸制作門頭匾額。

寫店名時,江河也直接讓江沁來,江沁推讓了回,便順勢答應,提筆寫下了“沁園皂坊”四字。

再次日,江沁帶了自己院中的丫環與仆婦去收拾鋪子。

江河則又趕去西甲莊,今日不出意外,江天一與書硯兩兄弟應該就會攜母搬過來,他自然要趕去迎候。

※※※

上午時分,徽州城東的官道上,車馬轔轔,江天一親自駕著輛牛車,趕往徽州城。

牛車后面,是書硯與另一名年約十六、七歲的少年騎馬并行跟在后面。這少年眉宇間看上去與江天一、書硯兩兄弟也略有幾分相似,卻是兩人的堂兄弟,名叫江之永。

江天一考慮到自己這次搬過去便要開始幫江河一起練兵,身邊也得有個頭腦靈活且需識字的親信跟隨幫忙,做些雜事,便自行做主叫了這堂弟過來。

江之永一聽,都不問具體做什么,便一口答應了下來。他對自己這堂兄一向信服,認為江天一無論做什么都是對的,也絕不會害他。

牛車之中,便正坐著江天一、書硯兩兄弟的母親賀氏。

賀氏的年紀其實也還不大,今年尚不到五十。但因出身貧苦,嫁人后也常年勞作,再加上又久病纏身,卻是顯得氣血衰敗,滿頭已盡是灰發,看上去直像是個過了花甲之年的老婦。

對比同樣年紀差不多的江河母親而言,看上去便完全是兩代人。

江天一用牛駕車,而不用馬,也是因為怕母親顛簸,而牛車則相對舒緩。

他們行到能夠望到徽州城時,一邊趕路,一邊四下打量景色,但見相鄰不遠的新安江上,一條裝飾華麗,顯的十分干凈整潔的三桅大船正張帆順流而下。

他們不知道,那正是汪汝謙的座船。在他們將要進城之時,汪汝謙剛放舟離城而去,踏上了回返杭州的道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城县| 通山县| 同心县| 双江| 海阳市| 读书| 泗洪县| 苍山县| 神农架林区| 庄浪县| 吴忠市| 凤山市| 观塘区| 红原县| 维西| 平昌县| 马山县| 永嘉县| 灵武市| 铜陵市| 永年县| 屏山县| 汝城县| 和龙市| 永春县| 承德县| 岫岩| 耒阳市| 奉化市| 重庆市| 加查县| 广东省| 闽清县| 综艺| 红安县| 乌鲁木齐市| 浮梁县| 从化市| 泽普县| 健康|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