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裹著雪粒抽打城墻,護城河浮尸青黑,腥臭味在空氣中彌漫。陸昭立于垛口邊,手中銀匕蘸取河水輕嗅,眉頭驟然緊鎖——砒霜混腐尸的氣味刺鼻異常。
“少主!”老仆陸忠佝僂著背遞上牛皮測繩,
“這水……怕是被下了毒?!?
他聲音沙啞,眼中卻透著決絕。
陸昭低聲道:“這水有毒,不止是為了殺人,更是為了斷我們的退路。若不盡快找到源頭,廣陽便成了甕中之鱉?!?
趙賁怒道:“誰敢用漢家子弟的血煉毒?狗賊必殺!”
陸昭沒有回答,只是握緊了腰間的玉玨,眼神冷峻如霜。
陸昭拾起冰碴,指尖摩挲著那層薄薄的鹽霜。這是《武經總要》所載火攻硝石結晶,但此刻它卻散發著詭異的幽藍微光。
而眼前的景象,分明是有人將砒霜與腐尸混合,利用永定河暗流擴散毒性。
趙賁獨眼含淚,鐵鉤敲擊冰面發出悶響:“少主,這些尸體多是昨夜突襲時陣亡的兄弟!他們不該如此下場!”
陸昭沉默片刻,抬手示意眾人噤聲。他側耳傾聽,隱約聽見冰層下傳來細微的水流聲,那是暗渠正在引導毒液向城內滲透。
陸昭轉身對陸忠低聲道:“速查此水來源,務必找到幕后主使?!?
陸忠點頭,顫巍巍地捧起一只陶罐,小心翼翼地舀起河水,準備帶回檢驗。
陸忠率百名老兵赤膊入水,手持磁石沿河底摸索。
片刻后,三十具官造煉毒器被打撈上岸,每只釜底刻有“幽州武庫監造”的銘文。
趙賁雙拳攥緊,鐵鉤狠狠砸向地面:“好個狗賊!竟用朝廷的器械殘害百姓,簡直是天理難容!”
陸忠顫抖著雙手捧起一只鐵釜,釜底陰刻的小篆在晨光中泛著冷光?!?
幽州武庫監造”六個字如刀鋒般刺痛眾人的雙眼。
趙賁咬牙切齒,鐵鉤猛然揮下,將鐵釜砸成兩半。裂開的釜壁內殘留著未燃盡的黑色粉末,散發出刺鼻的硫磺味。
“這是朝廷配發給邊軍的器械,怎會落入黃巾之手?”
一名老兵跪倒在地,哽咽道,“當年明遠公督造這批鐵釜時,我還在爐前掄錘!如今卻被用來殘害同袍……”
趙賁握緊鐵鉤,低聲道:“兄弟們,血債必償!”
陸忠顫抖著雙手捧起鐵釜,眼中閃過淚光。
陸昭凝視著鐵釜碎片,忽然發現釜沿處有一道極細的劃痕,形狀酷似十常侍張讓的私印。
他神色一凜,低聲命令:“速查此物來源,務必找到幕后主使?!?
陸忠顫抖著雙手捧起鐵釜,眼中閃過淚光:“少主,此事恐怕牽連甚廣……”
陸昭目光如炬,語氣堅定:“無論牽涉何人,都要徹查到底。廣陽百姓的性命不容踐踏!”
三千民夫揮舞鋤頭、鎬鏟,將黃巾軍遺棄的投毒車砸得粉碎。
木屑飛濺間,有人從車廂底部翻出幾卷染血的帛書,上面赫然寫著“十常侍密令”。
寒風裹挾著雪粒抽打人群,憤怒的吶喊聲卻蓋過了風雪。
一名老者顫抖著雙手拾起染血的帛書,指尖摩挲著那鮮紅的字跡,淚水順著滿是皺紋的臉頰滑落。
他喃喃道:“我的兒啊,你死得好冤……”聲音哽咽,仿佛要撕裂胸膛的悲痛。
陸昭緩緩開口,目光掃過沸騰的人群:“諸位鄉親,你們可知道,這些毒水是從哪里來的?”
他揚起手中的帛書,聲音陡然提高,如雷霆炸響:
“這是朝廷的密令!十常侍勾結黃巾,毒殺百姓,為的就是讓天下大亂!”
人群沸騰,有人高呼:
“狗宦官該死!”
憤怒的吼聲此起彼伏,像洶涌的潮水般席卷整個戰場。
陸昭抬手示意安靜,語氣沉穩卻帶著寒意:
“今日之事,不過是狂瀾初涌,更大的風暴尚在醞釀。若我們不能齊心協力,整個幽州都將陷入火海!”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敲擊在人心上,激起陣陣共鳴。
趙賁揮舞鐵鉤,將最后一具煉毒釜劈成兩半。
鐵鉤重重砸下時,火花四濺,映照著他獨眼中燃燒的怒火:“邊軍兄弟的血肉,不是爾等毒藥!”
他咬牙切齒,聲音嘶啞,卻透著一股不可撼動的決絕。
人群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士氣高漲如潮。
陸昭望向沸騰的人群,嘴角浮現一絲冷笑——這場輿論攻勢,已經點燃了民心。
寒風裹著雪粒抽打祭壇,黃巾軍在壇頂燃起熊熊烈火,黑煙直沖云霄。陸昭立于城頭,望筒掃視壇下。
瞳孔微縮,壇底嗡鳴隱隱,共振甕蓄力待發,似欲震裂城磚。
“少主,這壇子不對勁!”
老仆陸忠顫巍巍遞上牛皮測繩,
“甕口涂了松脂,怕是要借聲波攻城!”
他聲音沙啞,眼中卻透著決絕。
陸昭點頭,目光掃過壇下密布的黃巾士卒。
“若不盡快摧毀這些共鳴甕,全城百姓皆危矣。”
岳飛蹲下身,槍尖挑起一片沾血的布條:“少主,你看——這不是普通的布料?!?
趙賁獨目圓睜,鐵鉤敲擊冰面發出悶響:“少主,這些旗幟分明是用遼東魚膏浸泡過的,極易點燃!”
人群中頓時爆發出憤怒的吶喊:“狗宦官勾結逆賊,天理難容!”
陸忠應聲而去,趙賁則率領鉤鑲隊突襲壇底。不多時,三十壯士齊吼發力,將甕群從壇底拽出。
就在甕群離地的瞬間,陸昭揮手擲出火把:“焚!”火焰騰空而起,吞噬了整個祭壇。
辰時的陽光透過薄霧灑在城垛上,百面銅鏡整齊排列,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陸昭立于高臺,手中長劍指向遠方:
“諸位鄉親,今日之事猶如星火燎原,豈能坐視不理,不僅關乎廣陽存亡,更關乎大漢江山社稷!若任由奸佞橫行,我輩何顏見列祖列宗?”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在寒風中久久回蕩。
岳飛指揮士兵調整鏡面角度,光斑逐漸聚焦在黃巾軍的“蒼天已死”幡旗上。
陽光透過銅鏡折射出萬千金芒,映照在黃巾軍的旗幟上,仿佛天地都在審判他們的罪孽。
陸昭揮劍斬斷“蒼天已死”幡旗,擲入火堆:
“漢旗不倒,爾等皆為魍魎!”
他親自升起大漢赤幟,守軍士氣大振。
岳飛縱馬突前,瀝泉槍挑起燃燒的幡布擲向敵陣:
“黃天已死,漢旗當立!”
[注1]砒霜腐尸毒:參照馬王堆帛書《五十二病方》“冶葛配尸液“配方,結合居延漢簡“戍卒投毒案“記錄(EPT59:137)
[注2]銀匕驗毒術:《洗冤錄》載“銀遇砒霜則黑“,實際因古代砒霜含硫雜質所致,敦煌懸泉置遺址出土銀針驗證此法
[史注1]十常侍監造體系:東漢武庫由少府管轄,宦官直接控制軍械生產屬藝術加工,參考偃師東漢刑徒墓磚銘修正
[史注2]遼東魚膏應用:據《齊民要術》記載,魚油主要用于燈具,軍事用途取自《晉書·馬隆傳》火攻案例移植
[創作注1]銅鏡聚焦戰術:靈感源于阿基米德火燒戰船傳說,鏡面曲率經光學軟件模擬驗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