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智東懷揣著熾熱的希望回到琴島,剛下火車,連口氣都來不及喘,就扎進了忙碌的籌備之中。
清晨,天邊才泛起魚肚白,他已穿梭在琴島各個熱鬧的集市與花卉市場。眼睛像探照燈一樣,不放過任何一處可能的空位,逢人便滿臉堆笑地打聽:“老板,您這攤位租出去了沒?我想賣些花卉綠植,肯定給您照看好地兒,絕對不添亂。”攤主們有的愛搭不理,隨口報個高價想把他打發走;有的則饒有興致地跟他嘮嘮,像一位經驗老到的大叔,操著本地口音回道:“后生仔,這地兒搶手著呢,你打算租多久?能出啥價?這花卉生意可不好做,季節性強,損耗還大。”姜智東趕忙報出自己心里的價位,又滔滔不絕地詳細說著經營規劃,從花卉選品的獨特之處,到如何吸引顧客、打造口碑,一番討價還價后,總算鎖定了幾個意向攤位,他在小本子上仔細地記錄下每個攤位的優劣與聯系方式,準備后續深入考察。
聯系客戶更是讓他煞費苦心。他翻出之前在學校積累的人脈通訊錄,一個個打電話過去,聲音里滿是熱忱:“老同學,我是姜智東啊,好久沒聯系啦!我現在創業做花卉園藝生意啦,你公司、家里要是需要花卉裝點,找我就行,品質絕對杠杠的,價格還實惠!我這兒有剛從南方進的珍稀蝴蝶蘭,花期超長,擺辦公室特顯檔次。”有的同學很是熱情,當即答應幫忙宣傳,還調侃說要入股;有的則敷衍幾句便掛斷電話,姜智東雖心里失落,可一想到有希望的就絕不放棄,繼續撥打下一個號碼。
與此同時,從南方寄來的花卉與園藝用品陸續到貨。那天,姜智東接到快遞電話,火急火燎地趕到物流點。只見大大小小的包裹堆成小山,他滿心歡喜又略帶焦急地拆著包裹,檢查花卉的鮮活程度,查看園藝用品有沒有破損。一盆嬌艷欲滴的蝴蝶蘭花瓣卻有些蔫了,他心疼不已,立馬拍照發給南方的鄭亞萱,焦急詢問補救辦法。亞萱很快回復,告知他噴水保濕、調整溫度的竅門,姜智東照做,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
忙碌中,姜智東結識了隔壁賣觀賞魚的大爺李衛牧。大爺見他一個年輕人風風火火地創業,心生好感,閑暇時常來幫他搬搬花盆,指點一二:“小伙子,你這花卉品種是挺多,可擺放得雜亂無章,顧客看了沒購買欲,得歸類分層擺放。比如說,把開花的放一層,綠植放一層,再用你那些園藝小擺件點綴一下,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姜智東恍然大悟,趕忙重新布置攤位,還特意設置了一個小型“園藝景觀展示區”,用收到的園藝用品打造出精巧的微縮庭院,吸引不少路人駐足欣賞。
有一回,姜智東在整理花卉時不小心碰倒了一盆君子蘭,花盆瞬間摔得粉碎。正當他懊惱不已時,賣陶瓷花盆的商販阿浩路過,笑著遞過來一個新花盆:“兄弟,別愁,先用這個,創業初期都不容易。”姜智東連聲道謝,一來二去,兩人熟絡起來,阿浩還給他介紹了一些采購花盆的優質渠道。
一次,有個大客戶前來詢價,想為新開業的大型商場采購大批量花卉。姜智東既興奮又緊張,他詳細介紹花卉品種、養護知識,還承諾免費提供園藝設計方案。客戶挑三揀四,一會兒嫌價格高,一會兒質疑品質,姜智東耐著性子,一趟趟跑去倉庫拿樣品,對照著筆記講解優勢。經過幾個小時的軟磨硬泡,客戶終于被他的誠意打動,簽下訂單。
隨著時間推移,姜智東憑借著真誠與努力,結識了越來越多的商販。賣花土的阿安給他提供最肥沃、價格實惠的花土;做園藝工具的老王,為他推薦好用又耐用的工具,還幫他設計了專屬的工具套裝。他們慢慢發展成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互相支持、資源共享,姜智東的花卉生意也如同春日里的花朵,愈發燦爛,而他知道,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更多的挑戰要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