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父親的鋼筆(續)》
- 紅星七子闖天都
- 益洲ZYP
- 2375字
- 2025-02-12 00:42:34
《父親的鋼筆(續)》
隨著歲月的流逝,父親的身體不再像年輕時那般硬朗,但他的奉獻精神卻從未有過絲毫的減退。那支鋼筆雖然被珍藏起來,可它所蘊含的力量卻一直影響著父親。
村里的小學由于年久失修,幾間教室的屋頂開始漏雨,孩子們上課的環境變得十分惡劣。村小學的校長找到了父親,滿臉愁容地說:“老李啊,你看這學校的情況,咱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啊。”
父親皺著眉頭,看著那破舊的教室,眼神中滿是堅定:“校長,你放心,我一定想辦法。”回到家后,父親翻出了那支許久未用的鋼筆,又找出了一疊信紙。他坐在那張已經有些搖晃的書桌前,擰開鋼筆帽,開始寫信。筆尖在紙上劃過,發出的聲音仿佛是父親內心堅定的回響。
父親寫信給曾經在村里出去闖蕩有所成就的鄉鄰們,向他們講述村里小學的困境,希望他們能夠為改善學校的條件出一份力。每一封信都傾注了父親的心血,他用那支鋼筆,將自己對孩子們的期望、對教育的重視一一書寫出來。
母親在一旁擔憂地說:“衛國,你這樣到處求人,會不會太辛苦了?你這身體也經不住啊。”
父親抬起頭,笑著對母親說:“這算啥,為了村里的孩子們,我做這些都是應該的。當年我拿著這支鋼筆就立志要為村子的發展努力,這學校的事也是村子發展的大事啊。”
在父親的努力下,一些鄉鄰紛紛響應。有的寄回了錢款,有的送來了建筑材料。父親又用那支鋼筆,仔細地記錄著每一筆捐款和每一份物資的來源,確保賬目清晰透明。
學校開始動工修繕的時候,父親每天都會到施工現場去查看。他戴著一頂破舊的草帽,手里拿著一個本子和那支鋼筆。他會和工人們交流工程的進展情況,把發現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用鋼筆記錄下來。
“李大爺,您都這么大年紀了,還天天來盯著,您可真負責啊。”一個年輕的工人敬佩地對父親說。
“小伙子,這是關系到孩子們未來的大事,我可不能馬虎。”父親認真地回答道。
在父親的監督下,學校的修繕工程順利完成。孩子們坐在煥然一新的教室里,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父親站在教室外,看著孩子們,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支鋼筆在他的口袋里,仿佛也感受到了這份喜悅。
后來,村里計劃修建一座小型的圖書館,為村民們提供更多的知識來源。父親再次主動承擔起了許多籌備工作。他拿著那支鋼筆,去拜訪村里的老學者,請教適合村民閱讀的書籍種類;他走訪每家每戶,用鋼筆記錄下村民們對圖書館的期望和建議。
“李文書,你都為村子操勞了一輩子了,這圖書館的事就交給年輕人去做吧。”村里的一位長輩勸父親。
“叔,我這一輩子都在為村子做事,現在雖然年紀大了,但還能發揮點余熱。這圖書館是能讓咱村變得更好的好事,我可不能袖手旁觀。”父親固執地說道。
在籌備圖書館的過程中,資金出現了缺口。父親決定帶頭捐款,他拿出了自己多年來的一點積蓄。當他用那支鋼筆在捐款名單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時,他的手微微有些顫抖,但眼神卻無比堅定。
“爸,你把自己的積蓄都捐了,以后萬一有個什么事怎么辦?”我有些擔心地問父親。
“孩子,我這一輩子在村子里得到的已經夠多了。現在村子需要我,我就應該奉獻出來。這支鋼筆陪著我這么多年,它見證了我的承諾,我不能讓它失望。”父親撫摸著那支鋼筆說道。
父親的奉獻精神感染了村里的每一個人。大家紛紛踴躍捐款,最終圖書館順利建成。父親的那支鋼筆,也成為了村里的一種精神象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為村子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歲月無情,父親的身體越來越差,但他依然心系村子。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還緊緊握著那支鋼筆,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他一生的奉獻與堅守。那支鋼筆被我們家族小心地保存著,每當看到它,我們就會想起父親的奉獻精神,它像一盞明燈,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懂得在生活中要時刻懷著奉獻之心,為家庭、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那支鋼筆,最終被父親傳給了我。他的手顫抖著,眼神卻透著無盡的期望,他說:“孩子,這支鋼筆承載著太多,它見證了咱們村子的發展,也見證了我的一生。我沒什么太多能留給你的,就把它和它背后的奉獻精神交給你。”
我接過鋼筆,感覺它沉甸甸的,仿佛握住了一段厚重的歷史。我深知,這不僅僅是一支鋼筆,更是父親一生奉獻的接力棒。
后來,村子決定發展特色農業,要引進新的果苗,還要打造一套完整的灌溉系統。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面臨著資金、技術等諸多難題。我看著那支鋼筆,想起父親的一生,心中涌起一股力量。
我像父親當年一樣,拿著鋼筆開始記錄所有的信息,從每家農戶的土地面積到可能投入的勞動力,從各種果苗的特性到灌溉系統的設計規劃。鋼筆在紙上劃過的每一筆,都像是我對村子未來的承諾。
在尋求資金支持的過程中,我四處碰壁。有一次,一位投資者輕蔑地對我說:“你們這個小村子,能有什么發展潛力?”我緊緊握著鋼筆,堅定地說:“您可能小看了我們村子的力量。我們有勤勞的村民,有肥沃的土地,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就會奉獻所有去爭取。”
我的執著和父親傳承給我的奉獻精神,漸漸打動了一些人。資金開始一點點地到位,技術人員也被請進了村子。
在果園建設的過程中,我每天都在果園里忙碌。白天,我用鋼筆記錄工程進度,標記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夜晚,我就著微弱的燈光學習新的種植技術,并用鋼筆做下詳細的筆記。
有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了村子。剛剛種下的果苗有被沖走的危險,灌溉系統的一些設施也面臨損壞。我毫不猶豫地沖進雨里,和村民們一起搶救果苗,搶修設施。那支鋼筆被我小心地放在懷里,雖然雨水濕透了我的全身,但鋼筆卻安然無恙。
經過大家的努力,果園終于建成并開始盈利。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村子也煥發出新的生機。
每當我看到那支鋼筆,就會想起父親。他用一生的奉獻,讓這支鋼筆有了靈魂;而我,也將繼續帶著這支鋼筆,傳承這份奉獻精神,為村子的不斷發展,為村民們更加幸福的生活,奉獻自己的所有,讓這股奉獻的力量在村子里永遠流淌,就像那永不干涸的灌溉水源,滋養著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