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竹編椅》
在我記憶的深處,老家的那間小屋總是彌漫著一種寧靜而又帶著些許滄桑的氣息。小屋里有一把竹編椅,那是父親晚年最親密的伙伴,它承載著父親的病痛、希望與無盡的愛。
這把竹編椅是村里一位名叫趙伯的手藝人編制的。趙伯是個沉默寡言但手藝精湛的人,他選取了后山竹林里最堅韌的竹子,那些竹子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淡淡的青綠色光芒。趙伯將竹子精心處理后,開始編織這把椅子。他的手指在竹條間靈活地穿梭著,像是在彈奏一首無聲的樂章。竹編椅的椅背有著精致的花紋,那是趙伯花費了好幾天才編織出的吉祥云紋,寓意著平安如意。椅座則寬闊而又平滑,周邊用細細的竹條加固著。
父親年輕的時候,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勞人。他能在農田里從早忙到晚,那時候他的身影矯健而充滿活力。然而,風濕病這個無情的病魔慢慢地侵蝕了他的身體。到了晚年,父親的雙腿幾乎無法正常行走,雙手也時常因為疼痛而顫抖。
那把竹編椅就被放置在小屋的窗邊,陽光正好能灑在上面。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戶紙照進屋子時,父親就會從床上慢慢起身,他穿著那件洗得有些發白的藍色布衫,一步一步艱難地挪向竹編椅。他的每一步都伴隨著輕微的呻吟,那是風濕病帶來的痛苦。
“老頭子,我來扶你。”母親總是心疼地說道。
“不用,我自己能行。”父親倔強地回應著,他的目光緊緊盯著那把竹編椅,仿佛那是他此刻唯一的目標。
當父親終于坐到竹編椅上時,他會輕輕嘆了口氣,那是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他會用那雙粗糙而又有些變形的手撫摸著竹編椅的扶手,那扶手被他的手摩挲得越發光滑。
坐在竹編椅上的父親,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看著窗外。窗外是我們家的小院子,院子里有幾棵果樹,還有母親種的一些花草。春天的時候,果樹開花,五顏六色的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花香會飄進屋子里。
“看,那花開得多好。”父親會對我說道,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欣慰。
“是啊,爸,等果子熟了,我們就能吃了。”我站在父親身邊回應著。
有時候,村里的老友會來探望父親。他們會圍坐在父親的竹編椅周圍,談論著村里的大小事情。
“老林啊,聽說村東頭的那片地要重新規劃了。”張叔一邊磕著煙袋鍋子一邊說道。
“哦?這是怎么回事呢?”父親的眼睛里閃過一絲好奇,他微微向前傾著身子,竹編椅發出輕微的嘎吱聲。
“說是要建個小作坊,能讓村里的年輕人有活干呢。”張叔解釋道。
父親聽了,點了點頭,說:“這是好事啊,咱村里的年輕人也該有個盼頭了。”
父親雖然身體殘疾,但他的心依然關心著村里的發展。他坐在竹編椅上,就像一位智者,用他的經驗和見解為村里的事情出謀劃策。
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母親會在竹編椅旁邊放上一碗涼水,父親會時不時地喝上一口。午后的陽光熾熱無比,蟬在樹上不停地鳴叫著。父親坐在竹編椅上,有時會打起盹來。他的頭微微低垂著,竹編椅仿佛成了他最舒適的搖籃。
有一次,村里發大水。洪水洶涌地沖進了村子,我們家的小屋也面臨著危險。父親心急如焚,他想要站起來幫忙,但他的雙腿根本使不上勁。他坐在竹編椅上,焦急地指揮著我和母親。
“把糧食搬到高處,快!”父親大聲喊道。
我和母親奮力地搬運著糧食,而父親則在竹編椅上看著我們,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擔憂和自責。
“要是我這身體能行,就不用你們這么辛苦了。”父親無奈地說道。
“爸,你別這么說,你在這兒指揮我們就好。”我安慰著父親。
洪水退去后,小屋里一片狼藉。父親坐在竹編椅上,看著被洪水浸泡過的地面和有些損壞的家具,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哀傷。
“又得重新收拾了。”父親喃喃自語道。
我和母親開始清理屋子,父親也想要幫忙。他用手撐著竹編椅的扶手,試圖站起來,但試了幾次都失敗了。
“爸,你就歇著吧,這些我們來做就好。”我勸阻著父親。
父親坐在竹編椅上,看著我們忙碌的身影,他的眼神中有著感激和愧疚。
隨著時間的推移,父親的身體越來越差。他在竹編椅上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有時候,他會一整天都坐在那里,不怎么說話。母親很擔心他,會在他旁邊放上一些他愛吃的點心,但父親往往只是看一眼,并沒有什么食欲。
有一天,我從城里帶回了一些治療風濕病的新藥。我興奮地走進小屋,對父親說:“爸,這是我在城里找的新藥,據說對您的病很有效果。”
父親抬起頭,看著我手中的藥,眼神中閃過一絲希望。
“真的嗎?”他問道。
“真的,爸。您吃了肯定會好一些的。”我堅定地說道。
父親點了點頭,他的手又不自覺地撫摸起竹編椅的扶手。
然而,父親的身體并沒有因為新藥而有太大的改善。他依然每天坐在竹編椅上,忍受著病痛的折磨。
冬天的時候,小屋很冷。我給父親買了一個小暖爐放在竹編椅旁邊。父親坐在竹編椅上,把腳放在暖爐旁邊,他的臉上會露出一絲愜意的神情。
“這暖爐真暖和。”父親說道。
“爸,只要您覺得舒服就好。”我笑著說。
過年的時候,家里很熱鬧。親戚們都來探望父親。父親坐在竹編椅上,和親戚們聊天,他的臉上難得地露出了笑容。
“看您精神還不錯呢。”大伯對父親說。
“都是這把竹編椅的功勞,我每天坐在上面,感覺還挺舒服的。”父親笑著回答。
可是,父親的健康狀況還是在不斷地惡化。他在竹編椅上的坐姿也越來越蜷縮,他的身體仿佛被病痛一點點地吞噬著。
有一天晚上,父親突然病情加重。他坐在竹編椅上,呼吸困難,臉色蒼白。我和母親嚇壞了,趕緊把父親送到了村里的診所。醫生看了父親的情況后,搖了搖頭。
“準備后事吧。”醫生無奈地說道。
我和母親把父親又帶回了小屋。父親依然坐在他的竹編椅上,他的眼神已經有些迷離。
“爸,您感覺怎么樣?”我哽咽著問道。
“兒子啊,這竹編椅陪了我這么多年,我舍不得啊。”父親微弱地說道。
我緊緊握著父親的手,說:“爸,我知道,這竹編椅就像您的老朋友一樣。”
父親點了點頭,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竹編椅上,然后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父親走了,但那把竹編椅依然留在小屋里。它靜靜地放在窗邊,仿佛還在等待著父親的歸來。每次我回到老家,看到那把竹編椅,就會想起父親坐在上面的樣子,想起他的堅強、他的愛和他對生活的希望。那把竹編椅不僅僅是一件家具,它是父親晚年的象征,是我們家一段難以忘懷的記憶的載體。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經歷了很多生活的起伏。有時候我會感到迷茫和無助,但是每當我想起父親和他的竹編椅,我就會重新振作起來。那把竹編椅就像是父親留在這個世界上的精神支柱,支撐著我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
我時常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老了,我希望能像父親一樣,在面對生活的苦難時保持著那份堅韌和樂觀。那把竹編椅將永遠在我心中有著特殊的位置,它是我對父親思念的寄托,也是我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
日子還在繼續,小屋里的那把竹編椅雖然漸漸變得破舊,但它的故事卻永遠不會被遺忘。它見證了父親的晚年時光,也見證了我們這個家庭的愛與溫暖,它將永遠在歲月的長河中散發著獨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