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房保管室的歲月》
1970年初春的一個清晨,陽光灑在這個寧靜的小鄉村。村子里彌漫著泥土和晨露混合的清新氣息。在村子東頭那間略顯破舊的土坯房里,年輕的文書林強早早地起了床。林強,也就是我的父親,他身材挺拔,眼神中透著堅定與熱情。
父親站在那張簡陋的木桌前,桌上攤著幾張發黃的紙張,上面畫滿了草圖。那是他昨晚又一次修改的修建公房保管室的規劃圖。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是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強子,起來沒?”是村長的聲音。
父親趕忙打開門,“村長,早啊。我正琢磨這保管室的事兒呢。”村長進了屋,他是個頭發花白的老者,臉上滿是歲月的痕跡,但眼睛里卻閃爍著和父親一樣的光芒。“強子啊,這事兒可不容易,咱村窮,材料不好找,人手也有限。”村長皺著眉頭說道。
父親笑了笑,“村長,我都想好了。咱們村后的山上有不少樹木,可以砍伐一些用作房梁。至于人手,咱們挨家挨戶動員,大家齊心協力,肯定能行。”村長看著父親堅定的樣子,點了點頭,“行,就按你說的辦。”
當天上午,村里的大喇叭就響了起來,村長那略微沙啞的聲音傳遍了整個村子:“各位村民們,咱們村要修建公房保管室啦。這保管室對咱們村來說可是大好事,以后咱們的糧食、農具都有地方放了。大家有力的出力,有材料的出材料……”
沒過多久,村子中央的空地上就聚集了不少村民。李大爺扛著一把鋤頭走了過來,他是村里的老莊稼把式,“強子啊,我這把老骨頭雖然不中用了,但出點力氣還是可以的。”
張嬸也來了,她手里拿著幾個雞蛋,“強子,這幾個雞蛋給你們補補身子,修保管室可是個累活。”父親感激地接過雞蛋,“張嬸,謝謝您。”
父親站在人群前面,大聲說道:“鄉親們,咱們要修建三個保管室。這第一個保管室就建在村頭的那塊空地上,那里離農田近,以后放農具方便。第二個建在村子中間,用來存放糧食。第三個建在村尾,那里地勢高,可以存放一些備用的物資。”
接下來的日子里,父親和幾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們上了山,去砍伐樹木。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但砍伐起來并不容易。父親揮舞著斧頭,一下又一下,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強子,這樹可真難砍啊。”和父親一起的大柱喘著粗氣說道。
父親抹了一把汗,“大柱,再堅持堅持,咱們得把這幾根大梁弄好。”經過幾天的努力,合適的樹木被砍伐下來,然后村民們齊心協力將樹木拖回了村子。
與此同時,婦女們和老人們也沒閑著。她們在村頭的空地上挖土、和泥。王奶奶雖然年紀大了,但她坐在小板凳上,認真地篩選著泥土里的石塊。“這泥啊,得和得均勻,這樣建出來的墻才結實。”王奶奶說道。
而年輕的姑娘們則忙著編織用來遮蓋屋頂的茅草。小蘭和小菊坐在院子里,雙手靈巧地編織著。“小蘭,你說這保管室建成了會是什么樣子啊?”小菊問道。小蘭笑著說:“肯定又大又結實,咱們村以后就更像樣了。”
隨著工程的推進,第一個保管室的地基漸漸成型。父親每天都在工地上忙碌著,他仔細地檢查著每一個角落,確保地基打得牢固。“強子,這地基打得夠深了吧?”村里的泥瓦匠趙師傅問道。父親蹲下身子,用手量了量,“趙師傅,再加深一點,咱們要保證這保管室能經得住風雨。”
在修建保管室墻壁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難題。村里的土坯不夠用了,這可急壞了父親。他在工地上來回踱步,思索著解決的辦法。突然,他眼睛一亮,“咱們可以用石頭啊,村子周圍有不少石頭,把它們鑿平了,用來砌墻也很結實。”
于是,村民們又開始四處尋找合適的石頭。孩子們也加入了進來,他們在河邊、山坡上尋找著小石頭,然后用小推車運到工地上。石頭運來了,泥瓦匠們開始精心地砌筑墻壁。每一塊石頭都被放置得恰到好處,墻壁在一天天增高。
當第一個保管室的墻壁砌到一半的時候,又出現了新的問題。用來粘合石頭和土坯的泥漿不夠粘稠,導致墻體有些地方出現了裂縫。父親看著那些裂縫,心急如焚。他找來了村里最有經驗的老人,大家一起商量對策。
一位老人說:“強子啊,在泥漿里加一些碎稻草試試,這樣能增加泥漿的粘性。”父親按照老人的建議做了,果然,墻體的裂縫問題得到了解決。
隨著第一個保管室的逐漸完工,村民們的干勁更足了。第二個保管室的修建也緊鑼密鼓地開始了。這個保管室是用來存放糧食的,所以在防潮方面要格外注意。
父親專門去了一趟鄰村,向那里的村民請教防潮的方法。回來后,他讓人在保管室的地面下挖了一條深溝,溝里填滿了沙子和木炭,然后再鋪上一層厚厚的石板。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汽上升。
在修建第二個保管室的屋頂時,父親決定采用一種新的結構。他用幾根粗木搭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框架,然后在上面鋪上木板和茅草。這種結構既穩固又能很好地排水。
然而,在鋪設茅草的時候,天氣突然變了。一陣狂風席卷而來,剛剛鋪好的茅草被吹得七零八落。村民們趕緊四處追趕那些被吹走的茅草。父親站在屋頂上,大聲喊道:“大家別慌,先把茅草收攏起來,等風停了再鋪。”
風終于停了,村民們重新開始鋪設茅草。這一次,他們用繩子把茅草固定得更加牢固。
第二個保管室完工后,第三個保管室的修建也提上了日程。這個保管室位于村尾,地勢較高。由于前兩個保管室的修建經驗,第三個保管室的修建進展得比較順利。
但在修建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些小插曲。有一天,村里的一頭牛不小心闖進了工地,把剛砌好的一段矮墻給撞倒了。牛的主人王大伯趕忙過來道歉。父親笑著說:“王大伯,這不是您的錯,牛也不懂事。咱們重新砌就是了。”
在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第三個保管室也順利完工了。三個公房保管室矗立在村子里,成為了一道新的風景線。
這一天,村子里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村民們都聚集在保管室前的空地上,臉上洋溢著自豪和喜悅。村長站在保管室前,激動地說:“這三個保管室的建成,離不開每一位村民的努力。尤其是強子,他為了這事兒忙前忙后,費盡了心思。”
父親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
從此以后,這三個保管室在村子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糧食在保管室里得到了妥善的保存,農具也有了整齊的存放之處。而那段修建保管室的歲月,成為了村民們心中一段難忘的回憶,它見證了村民們的團結和勤勞,也見證了父親和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