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天下一等一的軟心人呢
- 大宋馬夫:開局靖康恥
- 愛吃火鍋老頭魚
- 2042字
- 2025-02-12 12:06:24
趙仙瑯在后面拽他衣衫,悄聲說:“那女子名叫楚伶月,藝名琵琶仙,才情過人,最擅琵琶曲,名滿東京,據說單獨聽她奏一曲要五兩黃金,你居然不認得,真是個土老帽!”
張晉揚眉道:“是嗎,看樣子咱們公主殿下經常逛青樓啊,連這都知道。”
“誰逛青樓了,別瞎說,我那是聽來的……”
正在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談,忽然聽到宗穎驚呼:“糟了!”
連忙過去查看。
剛才楚伶月看到掛滿殘肢的大樹,嚇暈了,一直沒蘇醒,服侍她的小婢連掐人中,毫無反應。
玉容漸漸蒼白。
宗穎和小婢都慌了神。
一個搖晃,一個去驢車里翻找藥石,翻出個小玉瓶,擰開放到楚伶月的瓊鼻下,細嗅半晌,并無好轉。
張晉在一旁看了會,覺得不對,普通人不會驚嚇到這種程度,便問:“她是不是有什么病?”
滿頭冷汗的宗穎匆忙回道:“伶月自小便有哮鳴(哮喘)的毛病。平時發作,吸點梁御醫配的醒神明旌粉就好了的,今日也不知怎么了,就是醒不過來……”
原來是哮喘。
根據張晉前世的經歷,如果不在第一時間搶救,會對呼吸道產生不可逆的影響,甚至產生腦部病變。
此地遠離京師,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送醫問診是不可能的,那小婢只能期盼御醫的藥粉有效,使勁往楚伶月的鼻子里塞,全無章法。
眼看著沒效果,張晉把他們推開,將楚伶月打橫抱起來,宗穎慌忙阻攔:“兄臺你干什么?”
“有沒有枕頭或者小襖?”
宗穎愣了剎那,急忙點頭,使喚小婢去驢車里拿來粟麥枕,然后張晉把人平放到地上,粟麥枕墊住后肩。
這樣可以讓頭部下垂,氣管平直露出,張晉捏住她臉頰兩側的咬肌,順著口腔往里看。
同時朝后面伸手:“把蘆葦管拿來。”
趙仙瑯原地轉圈,上下摸衣兜:“我沒蘆葦管啊。”
“前兒個你摘蘆葦包木桶,我不是用蘆葦管扎了個花環嗎,你討了去,放哪兒了?”
“哦哦。”
行囊翻的亂七八糟,終于把張晉扎的蘆葦花環找到了,拆開一根,按照張晉的要求用水沖洗,送到他手里。
他跪到楚伶月身邊。
左手掐咬肌,右手用蘆葦管探入口腔,順著舌背往里延伸,到舌根部,輕輕挑撥會厭軟骨。
由于蘆葦管比較柔軟,連挑了七八次,才把會厭軟骨挑開,露出里面的吸氣聲門。
如果他當初在急診科看的沒錯,再多一步,就能讓病人蘇醒。
于是他抬頭道:“來個人,幫我扶住這根蘆葦管。”
“我來。”
趙仙瑯蹲在另一側,用手扶住蘆葦管,蘆葦管稍稍偏移,掛在楚伶月嘴角的一側,然后看到張晉深吸口氣。
“兄臺……”
“啊!”
宗穎和楚伶月的小婢不約而同的發出驚呼,試圖阻攔,但又覺得不像是猥褻,伸出去的手懸在半空。
然后目瞪口呆的望著他往楚伶月嘴里吹氣。
吹氣加心肺復蘇,還有蘆葦管掀開的吸氣聲門,忙活片刻,忽然聽到楚伶月劇烈咳嗽。
這一口氣總算是續上來了,張晉拔了她嘴里的蘆葦管,讓大家散開,給她呼吸的空間。
緩緩復蘇的楚伶月黛眉微蹙,眼眸微張,抿著干裂的朱唇,白玉無瑕的臉蛋漸漸浮現血色。
嬌弱中透著美艷,宛如病西施。
小婢連忙托住她后背,驚喜連連的說:“小姐你可算是醒了,剛才快把我們嚇死了。”
“我又……犯病了?”視線恰好對著遠處掛滿殘肢的大樹,慌忙別開頭,多看一眼都不敢。
宗穎挽住張晉的臂膀,拉到她面前:“多虧了這位兄臺的巧妙醫術。”
她想起身道謝,病體孱弱,被大家攔住,攙扶著送回驢車里。
或許那小婢把人工呼吸和心肺復蘇的過程講給楚伶月聽了,恢復過來的楚伶月再次從驢車里走出來時,看他的眼神多了幾分羞赧。
二五一耽擱,暮色四合,黑夜降臨。
旅途中相遇的兩撥人在這荒村外面扎營休息。
村落荒無人煙,但是二里外的小樹林里住了不少饑腸轆轆的流民,夜晚升起篝火,流民順著火光找來。
在遠處匍匐。
用野獸般的眼神盯著他們。
宗穎和楚伶月來自東京,衣衫不俗,常居于富貴之所,沒有感覺到這種眼神的含義,從驢車里拿出幾張餡餅扔過去。
餓死人的年月,居然還有餡餅,剛扔出去就讓流民哄搶光了,然后繼續用火熱的眼神望著他們。
張晉想要阻攔,已經來不及,起身朝黑暗的平原眺望,皺眉道:“你的好心會害死大家的!”
給流民分發食物的是歌妓楚伶月,聞言微微蹙眉,身邊的小婢珠兒蹭地彈起來,掐著小蠻腰反駁:
“你不舍得分給流民食物也罷了,干嘛寒磣我家小姐,我家小姐是天底下頭一等的軟心人兒,遇見挨餓的土狗,也愿意用肉包子打的,你說我家小姐害人,這真是天下頭一等的笑話。”
這個伶牙俐齒的小婢說完,發現張晉直搖頭,還以為拆穿了他的心思,洋洋得意的哼了聲。
主人楚伶月往她腿上戳了一下,嗔怪道:“休要胡說,張公子豈會是見死不救的人,方才還救了我的。”
想起人工呼吸的情景,楚伶月美艷的臉龐浮現出淡淡的紅暈。
她總把人往好處想。
然而人之初,性本善的格言在這亂世之中行不通,很快他們就發現,越來越多的流民從四面八方涌來。
以篝火為中心,將他們團團圍住。
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匍匐在光與暗的交界處窺探。
有些人吃了太多觀音土,挺著圓溜溜的大肚皮,身體其它部位卻骨瘦如柴,眼中已經沒有人性,只有對食物的無盡渴望。
一個野獸般的饑民可以憐憫,一百個呢。五百個呢?
知道這里有餡餅,數百個饑腸轆轆的流民,遠遠的圍攏篝火,盯著他們,誰也不說話。
危險臨近。
楚伶月和珠兒這才知道張晉所言非虛,她們的好心惹來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