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謝罪
- 大宋馬夫:開局靖康恥
- 愛吃火鍋老頭魚
- 2062字
- 2025-03-19 12:05:00
出師未捷,裨將不合,不是什么好現象。雖然張晉已經居中調停,說和他們各退一步,顧全大局,但是不管誰都能看出來,他們只是賣了張晉一個面子,私底下仍舊互不搭理。
種家軍押運糧草,供給人馬吃喝,每次停下造飯,都把飯食一搶而光,剩下殘羹冷炙給王貴和林孝直。
兩人摔碗罵娘,種家軍冷笑不語。
喂馬也不給他們倆的馬兒好草,趕路幾天,王貴的戰馬餓的不走路,去啃樹皮和荒草,王貴指著種暉,祖宗十八代罵了一遍。
本來這是種家軍看不慣王貴,瞞著種暉做的惡事,王貴直接罵祖宗,種暉豈會給他好臉色,干脆順著屬下的意思,一根草料也不給了。
王貴和林孝直帶來的上百名兵卒和馬匹吃不飽,故意找茬,說某處有敵情,讓種家軍的探馬去查看,結果去了什么也沒有,讓王貴和林孝直摁在山窩里一頓暴打。
那探馬鼻青臉腫的回來跟種暉報信,種暉怒不可遏的罵道:“兀那賊子,竟敢謊報軍情,把他給我綁了!”
種家軍立刻上前。
對面,王貴等人拔出環首刀和馬刀,并沒有因為人少就退縮,刀鋒指著他們:“誰來綁一個試試!”
“綁!”
“那就別怪爺爺我刀下無情,今兒個要見血了!”
沖突又起,比前幾天更加激烈。
張晉這時才理解一個將領的威信有多么重要,沒有過人的武力和戰功,很難約束不聽話的部下。
現在的張晉當然不能跟宗澤、種師道相比。
他們一個被稱為宗爺爺,用兵鬼神莫測,讓金人膽寒,一個在西夏建功立業,素有威名,不管什么樣的兵蠻子到了他們手下,都不敢放肆。
張晉只是頭一次領兵的文官,到了戰場上,壓不住他們。
然而鬧到這個地步,也不能不管,張晉站到他們中間,拍拍自己的胸膛:“要見血是不是,先把我砍了吧!”
王貴、林孝直等人見他面色陰沉,又說出這等氣話,心知激怒了這位先鋒使,紛紛放下刀刃。
張晉睨視著他們,毫不留情的訓斥道:“因私廢公,說的便是你們這種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互相爭斗的廢物,朝堂爭權奪利,耽誤了抗金大業,你們身為武將看不慣,結果怎樣呢,還不是一樣?”
“......”
“朝堂之爭不能帶上戰場,年前的戰事怎么敗的,汴梁怎么丟的,都忘了嗎,腦子讓驢踢了?”
一群人讓他罵的訕訕垂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王貴倒是臉皮厚,想要辯解自己吃的虧,讓林孝直戳了一下后腰,沒開口。
雖然他們都承認張晉說的對,但是讓他們道歉,那也做不到,這里一個個的都是寧愿流血也不低頭的漢子,豈會像朝臣一樣隨便道歉。
沒關系,張晉有辦法,彼此不用道歉,也不用和好,張晉手指南方:“你們都給我面朝南方跪下,給死去的干千萬黎民百姓謝罪!”
說罷,張晉第一個撩起衣襟下擺,面朝南方,坦然下跪。
砰砰砰。
磕了三個響頭,然后說:“罪臣張晉無能,身為大宋朝臣的一員,上,不能勸諫宰相發兵,下,不能統御士卒,環視四周,群狼環伺。赤地千里,千千萬死去的百姓在質問,為何大宋一敗至此,為何葬送了大好河山,為何家園慘遭荼毒,罪臣無力回答,只求北上戰死,以謝天下!”
說罷一頭叩到黃土里,久久沒有起身。
站在后面的種暉、王貴、林孝直,以及數千名士卒,全都屏住了呼吸,許多人的家鄉和戰友也慘遭橫禍,化作了一捧黃土,此時聽了張晉的肺腑之言,均是眼眶發紅,隱約泛起了淚光。
種暉第一個面向南方跪下,王貴、林孝直,還有那上千士卒也都面向南方跪下了,他們身在冀州,這里原本是故土,卻已經荒無人煙
,只剩南方的故國可以告慰,喪失親人戰友的忍不住嚎啕大哭。
“只求北上戰死,以謝天下!”
屬下跟隨種暉高喊:“只求北上戰死,以謝天下!”
王貴惡狠狠的加了句:“死也要拉上幾個金狗墊背!”
莽莽荒原上,這支三千人的隊伍整齊劃一的面向南方,跪了很久,張晉不起,他們便也不起身。
一路上的諸多矛盾,終于在愧對黎民百姓的負罪感中化解了。
坦白的講,張晉一開始有做戲的成分,這是他轉移矛盾的計策,但是當那番話說出來的時候,他的眼角也潮濕了。
人啊,終究還是要有家國情懷的,無他,國家二字,國在先。
張晉撣撣襠褲上的灰塵,回身上馬,輕喝一聲走,種暉、王貴、林孝直二話不說,收了行囊,上馬追隨。
或許是被張晉的一番告罪之詞打動了,又或許是醒悟了之前的愚蠢,這一路上,他們三個再也沒有互相刁難。
行軍幾里,順著新河來到冀州城外。
遠遠看到城門坍塌,冒出一個大豁口,豁口縱貫整個城池,南來北往的兵馬暢通無阻。不用說,這肯定是金人干的。
因為金人不擅長攻城,高大的城邦對他們來說是巨大的威脅,一旦出現擅于防守的將官,就要損失很多士卒,所以南下打草谷的路上,看到城池,就把城門拆掉,或者直接找些民夫,把門樓拆了。
然后河北一帶就冒出很多滿是豁口的城池
金人南下北上,進城出城,如入無人之境,想怎么搶就怎么搶,想怎么殺就怎么殺,河北已經淪為人間地獄。
冀州也算是比較大的城池了,沒行到也全是豁口。
張晉騎在馬上,遠遠的眺望片刻,便要進城,忽然前方探馬來報,臉色甚是嚴肅:“大人慢行,前方發現金兵了!”
不等張晉回話,王貴壓抑了一路的火氣陡然冒出來,放聲吼道:“來的好,爺爺我的環首
刀已經饑渴難耐了!”
“把你饑餓難耐的大雕收回去。”張晉橫他一眼,詢問探馬金兵的規模和從屬。
探馬回道:“這隊金兵只有五百人左右,應是河間府一帶先頭部隊的探馬,路過冀州,正在燒殺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