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他逃他追(求追讀,求收藏)
- 三國:吾非蛾賊,但請大漢赴死!
- 東南風來了
- 4080字
- 2025-02-22 00:00:00
“皇甫將軍,我等一直向北追查,一里地后,就無法查明那群黃巾逃竄何方。”
下曲陽城縣衙內,一名斥候前來報到。
皇甫嵩坐在上位,前方炭火正噼啪作響。
待他雙目突然圓睜,眼底閃過一道兇厲紅光。
隨即,他側過頭,看向郭典。
“看來君業所言沒錯,這支黃巾之中亦有能者。”
說完,皇甫嵩又轉過頭看向自家侄兒,沉聲問道:
“堅壽,你如何看?”
皇甫酈跪坐于左,抱拳道:
“叔父,蛾賊拖家帶口,定走不遠,依我之見,其或許藏在了北方那座山中。”
皇甫嵩放聲大笑,快步走到主位,拿起漢劍,敲了敲掛在身后的輿圖。
劍鞘由下曲陽城往北而上,直至嘉山。
落在此處,皇甫嵩牛眼微瞇,斜向皇甫酈道:
“堅壽,你可愿帶兵前去嘉山?”
皇甫酈目光閃爍,心中對此事并不上心。
昨夜,他雖率軍殺潰襲營的十萬多余黃巾,將張寶首級也收入囊中,但卻也得罪太多人。
不少將領麾下都因他的命令而死。
叔父早已交代,要他親口讓功。
如今,正是讓功之時。
于是,皇甫酈隨之看向對面。
等看見郭典座下袁紹,他不由抱拳道:
“叔父,吾看郭公對此支逆賊頗為上心,吾還是不搶這份軍功了,讓郭公帶著麾下去吧。”
袁紹抬起頭,見皇甫酈主動讓出這份軍功,不由大喜過望。
他趕緊對郭典勸道:
“郭公莫要多慮,此次我等定要一雪前恥。”
曹操也在一旁幫腔。
皇甫嵩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看著郭典。
郭典見堂中竟無一人反對,便不再扭捏,起身抱拳請求道:
“皇甫將軍,我欲再剿此支逆賊,還請將軍允諾。”
皇甫嵩咧嘴一笑,拍手道:
“好,好,好,知恥而后勇,我很歡喜,只是君業汝準備如何剿滅躲在山中的黃巾賊?”
郭典抱了抱拳道:
“我欲火攻,逼其出山。”
皇甫嵩聞言,面色一沉,拿著劍再次拍了拍輿圖道:
“君業可知嘉山多大?”
“吾還不知,但如今時節,天干物燥,無論山再大,亦能一把火覆蓋。”
郭典垂首回道。
皇甫嵩嘆了口氣道:
“正是因此,故汝絕不能火攻,火勢若大,豈非滅之不盡,到時連中山國都會受到連累,恐怕會有無數百姓都活不過這個冬日。”
郭典面色微紅,只好告錯道:
“是末將思慮不周,不知將軍可有指點?”
皇甫嵩微微頜首,回頭看向輿圖。
看了三眼后,他指著嘉山北面道:
“君業到嘉山后,直往北而去,然后尋找山民帶路,封住北方通道,再派人由南搜山,我想必有所獲。”
郭典雙眼一亮,立馬頓首而拜。
“多謝將軍指點,我欲帶上一萬五千人馬前往,不知可行?”
皇甫嵩先搖搖頭,在郭典略有失落的目光中,笑道:
“我給汝兩萬人馬,封山之后,爾等便可細心搜查,望汝此去凱旋而歸。”
郭典本以為只能領萬余人,沒想到還會有額外驚喜,頓時大樂。
“多謝將軍恩典,我此刻便去。”
說完,他喜氣洋洋站起,直勾勾看著皇甫嵩。
等皇甫嵩點頭后,他轉身便往縣衙外走。
袁紹和曹操相視一眼,對著皇甫嵩抱拳一禮,立馬跟了上去。
“郭公,等等我倆……”
-----------------
嘉山之中,張旸剛剛給虎子立好木牌。
木牌多數被他砸入泥中,只留半寸與土外,以免漢軍破壞。
他有預感,漢軍必不會放過他們。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一斥候跌撞撲至張旸跟前,喉頭滾動,嘶聲道:
“稟渠帥!山外……山外盡是漢旗!”
從木牌前站起,張旸拍了拍手上泥,同時說道:
“不用管他們,我們立刻動身,繼續向北走。”
“喏!渠帥,我這就去通知。”
漢子抱拳而退,轉身便大喊道:
“快準備好,我等即刻動身。”
張旸見此,稍看了一會后,拍拍屁股,俯身拿起長戟,便先一步往北走去。
黃巾眾見張旸離去,立馬緊跟而上。
一條長龍出谷。
往北六里地。
一個多時辰的功夫,張旸率著萬余人馬緊趕慢趕,終于抵達太行山脈主脈。
從高處借著夕陽往北看,廣昌縣地界被連綿不絕的高山阻隔,峭壁如削,谷深林密
此時,張旸停下,對著身后人招招手道:
“來六十人。”
幾息之后,六十人便已湊齊。
等他說完交代,這些人就手拿松枝條,兵分為西與北兩路,各自而走。
至于,張旸則帶著剩余人往西而去。
萬余人浩浩湯湯往西走,在吩咐下,每個人都盡量往中心擠,最后幾十人負責清理人踩過的痕跡。
當天色快擦黑時,之前分出去的六十人相繼趕回。
“渠帥,我等已按吩咐做好迷惑漢軍的痕跡。”
兩隊人馬都帶著笑意向著張旸打起包票,然后歸入人流中。
天黑后,張旸也不再帶人趕路。
在險山峻嶺中走了這么久,體力消耗很快,似他這種漢子都感覺累了,身后眾人更是不堪,如今只能先歇著。
等張旸下達歇息命令,萬余人齊齊松了口氣。
個個都是四仰八叉地躺倒在地上,開始捶腿,或是吃起干糧。
不過,沒有人敢點火。
這禁火令是張旸嚴令禁止的。
夜里點火,在荒山野嶺太過顯眼。
不過為了避免眾人夜間挨凍,等眾人歇息完二刻鐘,張旸帶人再次趕路。
月光如霜,林風如刀,在稀疏搖擺的枯葉林中,張旸是可以做到清晰視物的。
人流中,他身后最近的兩人緊緊抓著他的衣服,后方亦是如此,兩列并行,呵出團團霧氣,緩緩慢行。
路上,野獸嚎叫不斷,聲音哀戚滲人。
張旸不斷打量四周,耳朵也直豎著,盡量避免遭到野獸偷襲。
要是遇到難走的路段,他也會及時通知變隊。
不過,可能是他們這群人否極泰來。
這一走就是大半夜的,一路倒也沒出什么幺蛾子。
當月亮歸于正南,趕路的眾人又累又困,實在是走不動了。
尤其是孩子,昏昏欲睡,幾次跌倒。
但成年人也有跌倒情況發生后,接連有人開始向張旸請求歇息會。
但是張旸很清楚不能停。
這深夜里,只要腳步一停,人不僅累還會冷,到時便會有一批人傷寒。
于是,他一直以再等一會拖延,一直拖到天空泛起魚肚白,眾人才得以歇腳。
而這一歇,眾人就完全不想再站起來。
他們三五成群地抱在一起,搶著余光處,曬著曦光。
-----------------
當陽光普照大地。
嘉山與太行山交界地都由黑轉亮。
但郭典臉色卻依舊陰沉。
在其后方,曹操和袁紹也是皺著眉,垮著張臉。
“這群黃巾去哪了呢?”
“誰知道黃巾這群賊球神神叨叨的,會不會通神之術,怕不是山神爺幫忙,替他們隱匿了行蹤?”
“真有可能,不然獵狗不可能嗅不到氣味……”
遍布山頭的漢軍們壓低著聲音,議論紛紛。
郭典聽進耳中,怒在心里。
他猛地一伸手,拉過一名穿著獸皮的山民,惡狠狠問道:
“汝是不是在戲耍吾,怎么會兩條路都突然沒了蛾賊的線索?”
山民年紀頗大,這么一拉,撞在郭典手上,重重咳嗽了兩聲。
隨之,他抬頭便見郭典似要殺人,縮著頭,慌張回道:
“我等怎敢欺騙將軍,我家狗兒確實沒嗅到人的氣味,才停步不前。”
郭典見山民被這般嚇唬,還是如此說,雙目之間除了膽怯,毫無心虛,心中也消了疑慮。
他目光閃爍地松開手,轉頭指向西面,對山民問道:
“若黃巾走了西面,那我軍現在急行軍可還能追上?”
山民暗松了口氣,看向西面后,撓頭說道:
“將軍,西面乃太行山,廣袤無垠,莫說萬余人,就是十萬人藏于其中,只怕也難找出。”
曹操聞言,嘆息一聲,上前勸道:
“郭公,不如歸去吧!些許黃巾賊而已,翻不起什么大浪。”
袁紹卻不以為然,抱拳道:
“郭公,既已到此,不如沿西面而歸,若能追到,便是大功,不能追到,吾等便順山而下,如何?”
言罷,袁紹與曹操相視一眼,接著又都面向郭典,等著答復。
郭典雙眼微瞇,摸著下巴胡須。
思忖良久后,他拍板道:
“全軍向西急行軍,橫穿過太行山,回歸軍營。”
軍令已下,漢軍便再次馬不停蹄上路。
山民打頭陣,領著一群這嗅那嗅的狗子,在前方帶路。
狗子嗅了一路,跑的飛快。
山民領著漢軍也只得匆匆跟上。
路中,見狗子毫無停歇之色,郭典便肯定黃巾果然是往這邊逃了。
當路過一處三岔口,漢軍終是得見雜亂的腳印。
不少人都驚呼道:
“黃巾竟真走了這邊,這一路怎么毫無行蹤可循,真是見了鬼!”
他們都不敢相信區區黃巾賊能有此等能耐見識。
此時,山民拉著狗子,在三岔路各路口十米處都聞了聞,最后狗子拉著人狂奔中間那條小徑。
郭典見此,心中大喜,在后趕緊催促:
“諸君快些跟上,等剿滅黃巾賊等,我必向皇甫將軍為爾等請功。”
-----------------
待日頭正中,張旸領隊,已復行二十里有余,正全員暫歇在亂石關隘處。
此處易守難攻,其上有無數亂石可用。
待在這里,他心才能稍安。
等坐了三刻鐘后,張旸又坐不住了,正準備催促黃巾眾再次上路。
可剛站起來,他突然就看到不遠處有動靜。
極目遠眺下,張旸就看見大片紅黑色的浪潮涌動,那顯然不屬于冬日山林之色。
這一刻,繼續趕路的心思頓時被打消。
此刻趕路死路一條,留在這險地或許還能給漢軍一個大大的“驚喜”。
他環顧周遭,片刻間就將這塊險地需守住的地方記在心中。
這時,他不得不贊嘆一句:
這地方選的真好!
一個葫蘆谷,四周峭壁,若是中路與后路一封,只能拼命沖上絕峰才能有活路。
摸了摸下巴,張旸心中騰起一股殺氣。
地利已占,人和若來,也不是不能吞下漢軍。
再看山下幾眼,張旸當即舉手招來離他較近的幾名漢子,低聲道:
“漢軍追來了,快去通知婦孺老者立即搬運石頭,堵在勢緩之地,再分別派千余名精壯去前中兩個谷口上處,等追軍進谷,立馬滾落巨石封路,分割漢軍。”
緊接著,他停頓了一下,指著前方密林,煞氣騰騰道:
“其余精壯皆去伐木,制作短矛滾木,這一次漢軍若是追進來,我要讓其死無葬身之地。”
漢子們領命而去,個個都較為亢奮。
相比之下,得知消息的婦孺老者就慌張的多。
他們時不時就要上前,向山下看一看。
個別老者還勸他風緊扯呼。
張旸看在眼里,卻不為所動。
世間上,強者總是少數,遇事慌不擇路的平庸者才是大多數。
他不能因此而去責怪這群剛剛相熟的人,也不會因為他們的恐懼影響到自己的判斷。
一個時辰后,葫蘆谷萬事俱備,只欠西風。
所有黃巾眾都躲在山石之后,不露蹤影,甚至大氣都不敢粗喘。
山下漢軍姍姍來遲。
數只狗子一接近谷口,便興奮異常,吟吟狂吠。
山民見此,立馬高聲呼喊道:
“將軍要找的人就在前方不遠,我等已然追上,大家再快一些。”
前方漢軍聽完,立馬腦袋一熱,就加速涌進谷中。
后方將士見前方人加速,也急忙跟上。
郭典等將領在后方,還未看清形勢,就看見前軍中軍亢奮地向前跑,呼喊聲此起彼伏。
“黃巾賊就在前方,我等快去搶功。”
瞬息間,郭典也被將士裹挾著向前,越靠越近。
等其看清山嶺全貌,嚇之一跳,趕緊大喊道:
“快停下,此處乃險地,小心埋伏。”
話音剛落,谷口上方的漢子們大感不妙,立即滾落巨石和滾木,開始封谷。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封谷時,前方黃巾高聲大喊。
好幾顆一人多高的巨石配合著圓木接連滾下,好似天上落星,嚇得谷口處的漢軍屁滾尿流。
逃的慢的,瞬間就成了肉泥,被鎮壓在巨石亂木之下。
“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