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求快樂:快意人生人人向往

享受的主要訴求在于求取快樂。起初是因享受而覺得快樂,后來卻逐漸變成為了尋求快樂而享受。于是,求快樂就成為人性的第三個弱點。

人有喜怒哀樂是很正常的事,然而人總是趨向于盡量求喜和樂,極力避免怒和哀。喜和樂經常是互相伴隨出現的,又往往以樂為代表。

“人活著,只要快樂就好!”

享受的主要訴求在于求取快樂。起初是因享受而覺得快樂,后來卻逐漸變成為了尋求快樂而享受。

“不管人家怎么講,自己快樂,管他那么多做什么!”

這些話好像是至理名言一樣影響著人們。

快樂在哪里?要向哪里去求?最基本的快樂是感官的快樂,要從個人感官需求的滿足去尋求快樂。

追求感官刺激獲得快樂

求快樂的第一個特征是刺激,從刺激感官來獲得快樂。

在飲食上求新求變,旨在滿足口和胃的刺激。山珍海味的營養未必勝過粗茶淡飯,卻能夠帶來不同的感官刺激。

在娛樂方面極盡聲色之娛,主要為滿足耳朵、眼睛的刺激。五光十色,變化無窮還不夠,還要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增強,而且希望刺激時時刻刻都有,最好不離身。

在運動方面,原本以健身為主,逐漸變成以高度刺激為先。練拳覺得不過癮,還要互相擊打才覺得夠刺激。

覺得文字讀起來很沉悶,就加一些插圖;又覺得圖畫缺乏動感,于是改用電視;畫面動起來了之后還覺得不夠,還要加上彩色,并且配以音樂。一步一步,都是在通過刺激尋求快樂。

爭奪得來的果實格外甜美

求快樂的第二個特征是爭奪,通過競爭、奪取來求取快樂。

獲得快樂的資源有限,引起眾人以多逐少,形成爭奪。例如山珍海味得來不易,于是以價制量,只讓少數付得起錢的人享受;第一名只有一個,想得到這種快樂,就必須參與競爭。

爭奪不一定快樂,然而人們卻為了快樂而爭奪。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來鼓勵自己,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來警示自己,更拿“競爭才能進步”來掩飾自己的爭奪行為。

爭奪不一定快樂,然而人們卻為了快樂而爭奪。

人們認為爭奪所得的果實是甜美的,可以帶來無比的快樂,因而奮不顧身,全力以赴。

爭奪的果實固然甜美,卻往往是難以長期擁有的。今年勇奪冠軍,明年可能敗北;這一次考第一名,下一次可能考第十名;今天吃得到山珍海味,明天也可能只是粗茶淡飯。

勝利的果實不能長期擁有,所帶來的快樂也就無法持久。獲得冠軍時人人稱羨,快樂得很;敗北時無人理睬,十分喪氣。考第一名時受到大家稱贊,非常快樂;考第十名時聽到大家的冷言冷語,覺得難以承受。山珍海味吃在口中,樂在心中;一旦買不到吃不成,就難過之極。

占有美好事物獲得極大快樂

一陣子快樂,一陣子不快樂,仍然是不快樂。因為快樂的時光好像很容易過去,而不快樂的時間一日如三秋,很是難挨。

于是人們就興起了征占的念頭。能占據的,就想辦法長期占據;不能占據的,也要設法征收,強行占為己有。這種征占的行為,成為求快樂的第三個特征。

看見好的東西,只是欣賞就能產生快樂。但是,唯恐好的東西不久就會消失或被轉移到別處,不得不進一步占為己有,以便長期欣賞,以帶來更長時間的快樂。

求快樂的三個特征,如圖3:

圖3 求快樂的三個特征

請問問自己:

我尋求、追逐感官刺激嗎?

我參與爭奪以獲取快樂的果實了嗎?

我設法把喜歡的東西占為己有嗎?

這三點多多少少都有,對嗎?

這樣,人性的三個弱點如圖4:

圖4 人性的三個弱點

把它們產生的過程和各自的特征列在一起,如圖5。

圖5 人性三個弱點的特征

一切都為了求生存,不料卻產生不讓別人生存的后果,最后也顧不了自己的生存,甚至產生為了快樂不惜犧牲生命的怪異后果,這是不是人性的弱點?

求生存原本是一件好事,怎么會變成人性的弱點呢?難道人類不應該求生存嗎?

人類求生存是正當的,也是正確的念頭。求生存本身沒有問題,之所以演變成人性的弱點,是人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赞皇县| 静乐县| 贵溪市| 兖州市| 太谷县| 常山县| 蒙阴县| 广德县| 武陟县| 隆尧县| 安康市| 梁平县| 阳新县| 工布江达县| 叙永县| 柳林县| 红河县| 宝坻区| 上高县| 蛟河市| 富平县| 调兵山市| 榆林市| 阳朔县| 依兰县| 西充县| 建平县| 民勤县| 台江县| 河北省| 星座| 桂平市| 巴林左旗| 五河县| 泸西县| 正安县| 陇西县| 雷波县| 资兴市| 临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