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十幾年來邊送外賣邊背古詩詞,最終厚積薄發,在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總決賽上,戰勝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彭敏,逆襲奪冠。
主持人董卿曾這樣稱贊雷海為:
“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我覺得你所有在日曬雨淋、在風吹雨打當中的奔波和辛苦,你所有偷偷地躲在那書店里背下的詩句,在這一刻都綻放出了格外奪目的光彩。”
“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說得真好!
記得上大學時,一位室友酷愛計算機。當年,計算機還屬于新鮮事物,一個學校也沒有幾臺。想上機操作,就要和老師搞好關系,幫老師打掃衛生,幫老師錄入文字,干一切雜事,換來寶貴的上機機會。而當時學的內容,無非是打打字,學學BASIC編程一類的東西。
我們都笑他盡干沒用的事,但他樂此不疲。后來,快畢業時,有一家不錯的單位剛好新上了電腦,無人會操作,正好室友在場,演示一番之后,對方馬上就決定留用。那時候,懂電腦的太少,能夠會基本的操作已算高人。
從此,室友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后來辭職創業,也有小成。比起我們這些當年笑話他的同學們,人生的層次高了不止一個級別。
曾經,上海市浦江電表廠一位小工的故事流傳甚廣。
故事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有一位小工沒事就看英語書自學英語,而其他的小工沒事就抽煙打牌踢球,還嘲笑這個小工讀英語有什么用,一個電表工人用得到英語嗎?
后來,廠里來了一些英文材料,全廠沒一個人看得懂,就這個小工能看懂。廠里一下子轟動了,所有人都對這個小工另眼相看。又過了一段時間,政府有個部門缺個翻譯,聽說這里有個年輕人可以勝任,就把他借走了。從此,他再也沒有回來。再后來,這位小工成了國家外交部部長,他的名字叫楊潔篪。
有句話叫“上天眷顧笨小孩”。
我剛上初一的時候,老師要求班里每位同學都要買一本《現代漢語詞典》,每天堅持寫日記,每學期都要讀名著。有一些同學把老師的話當成耳旁風,有一些同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但有一位笨小孩,把老師的要求一直堅持了下去,一直到高中,到大學,到參加工作。而堅持的結果是,他作為理科生在高考時,語文拿下了全校的最高分,近些年在報紙上發表了幾千篇文章。那個笨小孩,就是我。
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默默努力的人,我們的每一次努力和付出,都會在將來得到回報。而且,除了世俗的收獲,我們還會得到一個大家看不到的回報,那就是生命有了寄托后的快樂。
正如雷海為所言,讀詩、背詩于我而言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能得到快樂,這才是最主要的動力。要知道,在雷海為利用一切業余時間背詩的時候,并沒有《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
有評論說得好,詩詞于雷海為的最大意義,倒不是讓他在舞臺上技驚四座,一夜成名,而是在每一段風吹雨淋的奔波路上,在每一個孤獨的異鄉之夜,那一首首穿越千年時光而來的唐詩宋詞,給了他直抵內心深處的溫暖和慰藉。
這恐怕是對雷海為的堅持做出的最好詮釋。從本質上講,世俗的成功與出名,只是我們努力的副產品。我們默默努力的真正作用,是能夠讓我們的生命感到寧靜與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