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楚頃襄王迎娶秦國公主以來,秦、楚兩國十幾年來一直保持著和平友好的關系。直到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1),這種關系率先被楚國打破。楚頃襄王是位有野心的君主,樂毅伐齊時他就曾派淖齒去齊國渾水摸魚殺了齊湣王。這次,他受到楚國國內隱士之言的刺激,便派出使者,打算動員齊國、韓國和楚國一起討伐秦國。
這個策略看起來很不錯,實際上卻有很大的缺陷。
首先,齊國在幾年前被樂毅打得大敗,連失七十余座城,齊湣王也被楚國大將淖齒殺死,正掙扎在亡國的邊緣,新君齊襄王手里能有多少兵力?即使齊國還有些實力,但齊襄王能跟一個與自己有殺父之仇的國家合作嗎?根本不會。其次,韓國的實力是三晉中最弱的。目前,其根本不具備與秦國一戰的條件。
除了這個完全不現實的合作計劃,頭腦發熱的楚頃襄王竟然還打起了周王室的主意。周王室早就名存實亡了,其之所以能一直堅持到現在,是因為還頂著“天下共主”的招牌。誰要是敢在周王室頭上動土,就等于給其他國家制造把柄,幾乎沒有國家會做這種蠢事。
但這對楚國來說不算什么問題,因為楚國從來都沒有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只是忌憚其他國家,這才沒有動手?,F在楚國覺得完全可以瓜分這塊地皮,把它作為合作的紅利拉其他人入伙了。
聽到楚國打算攻打周王室的消息后,周赧王特意派東周武公來見楚國令尹昭子。東周武公說:“你們不要打周王室的主意?!?
昭子一聽,趕緊賠著笑臉說:“我們從沒有這個想法啊。不過,我還是想問問,為什么不能打周王室的主意呢?”
東周武公回答道:“現在周王室的地盤還有多大?認真算起來,也不過方圓一百里。得到那塊土地,并不會使國家強大起來;得到那里的百姓,也不會使軍隊壯大起來。周王室擁有天下共同擁戴的宗主之名,誰要是去跟其作對,誰就得背上犯上作亂的罪名。盡管如此,有些人仍然想去占領它,我想,肯定是因為從古代傳下來的祭祀重器還在那里。老虎的肉既有腥味,本身又兇猛無比,但人們仍然獵取它;山林中的麋鹿沒有老虎的爪牙,如果給它披上一張誘人的虎皮,那么人們想要獵取它的欲望一定會增加萬倍?,F在楚國正處于老虎一樣的情形。誰要是瓜分了楚國的土地,誰的國土面積就會大大地得到擴張,誰的人口數量也會大大地提升,而且還能獲得尊崇周王室的名聲。”
昭子聽完東周武公的話,覺得攻打周王室的計劃確實不太合適,就打消了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