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有力量的父親更容易給孩子建立規則

因家庭變故,我的大兒子龍龍從4歲開始由我一個人帶大。

很多人都覺得我這個爸爸特別細心,給孩子買鞋子,買襪子,做飯,洗洗刷刷,等等。很多時候,我除了是爸爸,還要具備媽媽的職能。一個人兼具兩個人的角色和職能一定是辛苦的。我發現,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我的兒子有一些特別有趣的特質。

他是一個情感非常細膩的孩子,這種細膩體現在他對待身邊的人的方式上。我們之間發生過很多令人難忘的互動。他8歲時,我工作特別辛苦,有一天晚上哄他睡覺時,他閉上眼睛,我和他聊天。我談到工作上的辛苦時,有一些傷感,此時他體現出一種非常強的共情能力,拍拍我的肩膀,說:“爸爸,沒事兒的。”

那一刻,我心里真的很暖,很感動。感謝上天給了我這么好的兒子,我愿意一直陪伴他成長。

有人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親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做30件事情,例如,和孩子一起做個手工凳子,和孩子一起在沙灘上奔跑,等等。這些看似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其實那樣有趣和溫馨,能讓孩子充分地享受父愛,感受父親的存在。

父親角色的缺失

然而,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是缺席的。某位知名人士在一次訪問中談到過對孩子的愧疚。有一天,他去接兒子放學,開車到兒子小學門口等了半天都沒接到兒子,他打電話問妻子,妻子說:“兒子已經上初中了。”

父親對兒子的愧疚也是對自己的責怪,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

有一次,我在機場候機廳聽到旁邊三位男士談論自家孩子。其中一位說道:“兒子放寒假,我答應帶他坐飛機去北京。兒子聽了高興得很,說這實現了他兩個心愿——一是坐飛機,二是第一次去北京,而且是和爸爸一起。”那位父親說的時候情緒激動,有點兒哽咽:“我沒想到9歲的兒子會這樣開心,這讓我意識到我陪兒子的時間太少,心里很愧疚。”其他兩位若有所思地點頭說:“是啊,我們也覺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了。”他們忽然都不說話了,仿佛在沉思著什么。爸爸們很想愛自己的孩子,但又常常不能陪在孩子身邊。

機場中總會有很多玩具店。總有腳步匆匆的男士停下來為孩子選玩具,他們是想彌補一些缺憾吧。可是,父愛要通過“愧疚——補償與憤怒——原諒”這樣的模式表現嗎?難道愛得深沉的父親沉默寡言地給孩子一個忙碌的背影就是父愛的正解嗎?

很顯然,我們錯了。我們這樣理解父愛,只是想讓孩子理解父親,不想讓孩子因為在缺失父愛中成長,體會到虛空而抱怨。

有多少孩子曾看到父親離去的背影悵然若失?在當代,“父愛是無言的”這種觀念似乎很難具有說服力。

父愛是有條件的

心理學家弗洛姆曾說過:“母愛的體驗是一種消極的體驗。”意思是,孩子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贏得母親的愛。因為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

但父愛與母愛不同,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父愛的原則是“我愛你,因為你符合我的要求”。

曾有一位年輕人面帶困惑地來找我,對我說:“胡老師,在我小時候,我爸爸很忙,經常不在家,有時候我一兩個月都見不到他,他回來的時候,總會記得給我帶份禮物。但是,只要我犯一些小錯誤,他就會勃然大怒,把我痛扁一頓。為什么我的爸爸會忽然對我很憤怒呢?難道他不愛我嗎?”

我告訴他:“你父親是愛你的,所以他不在你身邊的時候會心生愧疚,但同時他也對你有所期待。他期待你能幫助他解決他的愧疚,方法就是:我不在,孩子也成長得很好,和我想象的一樣。”

給父親教育孩子的權利

父親給予孩子力量也會讓母親的焦慮感減少,讓她感到安穩。在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里,夫妻關系是第一位的。

然而,有的媽媽會對自己的丈夫說:“幫我帶下孩子。”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是:孩子是我自己一個人的。這樣的媽媽把養育孩子當成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她們的丈夫被排斥在她們和孩子的關系之外了。

媽媽在和孩子的互動中能體驗到存在的價值,是因為她們感覺到自己被重要的人看見了。如果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長大后能給你一切”,而從來沒有男人對媽媽這樣說過,那么她肯定特別欣慰,會和孩子更密不可分。但在一個家庭中,爸爸、媽媽和孩子的角色不能互相替代。如果有一天,孩子想和他爸爸一起玩的時候,轉頭問媽媽:“媽媽,我可不可以跟爸爸玩?”媽媽就要注意了,這說明你需要給爸爸更多參與家庭教育的機會。很多時候,不是爸爸不愿意參與養育孩子的過程,而是媽媽把爸爸趕走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些爸爸會主動讓出對孩子的教育權。

有力量的父親更容易給孩子建立規則

實際上,作為一名父親,讓孩子參與到自己的生命中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有一次,我去電視臺錄制節目時,帶上了豆子。那時,他才6歲。快上臺的時候,我告訴他:“你坐在臺下看,爸爸在上面工作。”并且向他交代好其他的注意事項。錄制開始前特別調皮的豆子在錄制期間很安靜,一直在我的視線范圍內。錄制結束的時候,豆子對我說:“老爸,你好厲害,比我想象的還厲害。”這讓我感動了許久。我問:“你以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呢?”豆子說:“我也要像爸爸那樣厲害。”

爸爸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價值體驗。當孩子在內心深處把爸爸當成強者看時,規訓的前提也就形成了。

較弱的爸爸想規訓孩子、給孩子建立規則時,孩子可能會說:“你自己都這么弱,還來要求我。”這樣的話是很多爸爸難以接受的,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強烈的挫折感。有的爸爸可能會因此惱羞成怒。

要知道,一個有力量的父親很容易給孩子建立較好的規則感,這意味著他的孩子在社會上與他人相處時更能遵循規則。

父親陪孩子體驗家庭之外的空間

媽媽帶給孩子安全的體驗,把孩子從媽媽身邊帶離后,爸爸必須帶孩子去另一個生存空間,即家庭之外的空間。爸爸要帶孩子去探索、去冒險,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學習幾項新技能,這些本身就是非常好的陪伴和支持。

有一次,我帶豆子去游泳池玩,看到有位媽媽帶著她8歲的女兒。

女孩學游泳已經3年了。這位媽媽對我說,教練在的時候,女孩游得很不錯;教練不在、只有她在的時候,女孩即使身上綁滿了漂浮物,也不敢游。她鼓勵女孩,說:“去游啊。”女孩卻說:“我不會,我害怕。”她把女孩拉到自己身邊,說:“沒事兒的,你游,媽媽在身邊。”幾次三番,女孩還是不敢離開媽媽。我在旁邊看不下去了,就對女孩說:“叔叔在旁邊,你看你能不能不戴那些漂浮物,游起來。”我為了證明自己能保證女孩的安全,還在女孩面前表演了幾個跳水動作。

雖然女孩還是有點害怕,但因為身邊有較好的安全保障,也就放心地去游了。在那一刻,我扮演的是女孩爸爸的角色,一個能保證孩子安全的爸爸,一個強有力的、能支撐她的爸爸。在爸爸面前,孩子更愿意探索新事物。

父親給孩子樹立價值觀

作為父親,該如何幫孩子樹立價值觀呢?價值觀是抽象的,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具體化,而實踐的方式就是陪伴。

一起去郊外爬山、一起游泳、一起散步的親子時光是最能讓人感到幸福快樂的。同樣地,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孩子也能從爸爸身上學到堅強、獨立、勇敢、負責任、敢于冒險和挑戰等好品質。如果爸爸特別熱愛生活,對很多事物都非常感興趣,時常帶孩子到處走走,探索新奇的東西,始終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孩子就會慢慢地在爸爸的影響下變成特別有趣、好奇心旺盛、樂于嘗試的人。如果爸爸是一個沉默、沒有任何情趣的人,那么,孩子也很難成為有情趣的人。爸爸的陪伴是無價的教育,這不是在否定媽媽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在說爸爸的教育可以彌補不足。

爸爸的陪伴不是奢侈品,而是非賣品,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爸爸能夠系統全面地幫助孩子認識世界,在孩子還沒有自己的判斷標準時,爸爸可以給孩子傳遞正確的價值觀,這對孩子日后形成健全的人格有著積極的重要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河市| 耿马| 宜兰县| 堆龙德庆县| 舞阳县| 阜南县| 登封市| 衡阳市| 措美县| 永春县| 宜阳县| 莫力| 黄骅市| 南丹县| 松溪县| 会东县| 柘荣县| 宁夏| 崇左市| 江津市| 临江市| 措美县| 密山市| 都匀市| 民和| 临潭县| 大名县| 万全县| 金堂县| 徐闻县| 门源| 德州市| 南充市| 连州市| 沛县| 襄垣县| 兴山县| 玛曲县| 新化县| 敖汉旗| 常德市|